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城市再野化-6個案例,把大自然重新進入城市裡

2023/07/05 社企流/劉俐君

在荷蘭烏特勒支,公車站屋頂上種滿苔蘚,以幫助蜜蜂生存。在印度德里,好幾座生物多樣性公園正讓城市中的小型熱帶雨林逐漸恢復,成為野豬、鹿,甚至是豹的家。而在中國的海口市,一條受汙染的河流不再受到混凝土河道的限制,紅樹林和人工濕地也重新出現在河的沿岸。

遷安三里河生態廊道。 來源:<a href=
遷安三里河生態廊道。 來源:土人設計

城市再野化(Urban rewilding)的概念讓自然重新進入城市,這個思維正在快速發展和實踐。

曾經數百萬計的物種因為失去棲地以及氣候變化而瀕臨滅絕,雖然在城市中增加綠色空間,無法全然解決生物多樣性挑戰,然而,將自然融入混凝土空間仍有所助益,尤其在城市規劃時,設計更寬闊的綠色走廊,可幫助野生動物遷徙,亦能有助城市適應極端高溫和洪水等氣候影響。

在大型城市逐步發展的亞洲及非洲,具備高度的潛力可在城市規劃初期,就更完善地融入自然。「我認為城市發展和維護自然之間,不該二元對立,而是有一箭雙雕的辦法。」國際建築公司奧雅納(Arup)能源和氣候變化諮詢總監 Ben Smith 說道。

奧雅納(Arup)致力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設計,近期,他們與由城市首長組成的氣候聯盟 C40(註一)聯手釋出一份報告,提及城市再野化的 5 項執行原則:

註一:C40,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是一個結合國際上將近 100 位市長的網絡,成立目的是對抗氣候危機

1.讓自然引領:

將自然過程納入新舊生態空間,例如引入本土植物及物種、重新引入或恢復河道,以支持可持續、並具備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運作。

2.依據城市條件發展合適的規模:

執行專案的規模應考慮城市區域的因素,如人口特徵和密度、功能等。

3.打造具備韌性的景觀設施:

恢復或創造棲息地和生態系統,應同時考量在地的過往歷程、現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包含地形、歷史以及氣候危機等。

4.確保所有人都能體驗:

貫徹城市再野化精神,在執行城市生態復育項目時須確保自然和人類的安全共存。

5.創造支持地方經濟的機會:

執行城市生態復育項目,可同時培養在地居民相關技能、創造就業機會,開創社會經濟利益和機會。

此份報告亦列出許多來自各國、兼顧城市發展與自然的案例:

蒙特婁 Frédéric-Back 公園:垃圾掩埋場大變身

在蒙特婁,一塊曾為石灰石採石場和垃圾填埋場的地,正在轉變成一個 378 英畝的公園。這項計劃於 1995 年開始執行,將於這兩年內完工。此公園運用從城市收集而來的樹葉和木屑填充空間,並種植數百棵樹和數千種其他植物。目前,已有不少鳥類、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重新回到這片土地。

蒙特婁 Frédéric-Back 公園。 來源:<a href=
蒙特婁 Frédéric-Back 公園。 來源:Ville de Montréal

哥倫比亞麥德林綠色走廊:植樹對抗城市熱浪

麥德林(MEDELLÍN)位於安第斯山脈旁邊的山谷中,為了幫助城市對抗高溫,該市沿著連接鄰近社區的路線,種植了數萬棵原生樹木和其他植物。這樣的「綠色走廊」不僅提供樹蔭使步行更舒適,也有助於重建生物多樣性。

哥倫比亞麥德林的綠色走廊。 來源:<a href=
哥倫比亞麥德林的綠色走廊。 來源:C40 Knowledge

倫敦 Wild West End:綠化屋頂讓動物回歸

過去 8 年,為了吸引更多的鳥類、蝴蝶和蝙蝠回歸,倫敦市中心的數十座建築增建了綠化屋頂、生態牆、盆栽和袖珍公園。綠地增加之後,一些稀有鳥類(如黑紅尾鴝)開始在城市中出現。

倫敦 Wild West End。 來源:<a href=
倫敦 Wild West End。 來源:Green Cities Europe

中國遷安市三里河生態廊道:復育溼地恢復生態

過去幾十年來,中國遷安市的三里河因為建設新工廠和人口的快速增長而受到污染。經過重新建設,過去的混凝土屏障從河流周圍被拆除,現在的遷安市有一條長 16 公里的生態走廊,河岸上的濕地也恢復了。

國遷安三里河。 來源:<a href=
國遷安三里河。 來源:土人設計

南非德班 BUFFELSDRAAI 專案:植樹造林建良好棲地

在南非德班(Durban)一片​​垃圾填埋場周圍的退化土地上,政府雇用失業居民清除垃圾和入侵物種,並種植超過 75 萬棵原生樹木,恢復為曾經的草原和濕地。這項計畫不只讓鳥類和授粉昆蟲返回這個地區,還有助於該地區降低溫度和防止洪水泛濫。

南非德班 BUFFELSDRAAI。 來源:<a href=
南非德班 BUFFELSDRAAI。 來源:Wildlands 粉絲專頁

巴西聖保羅口袋森林:在家戶後院打造一座座迷你森林

10 年前在聖保羅,景觀設計師 Ricardo Cardim 在後院用本地的植物,模仿該地區天然林曾經生長的方式,種植了一片「口袋森林」。許多口袋森林接著陸續在城市中被建造。志願者協助建造前的清理工作,清除混凝土和垃圾、為土壤排毒,並精心種植巨型的巴西卡林玉蕊木(Jequitibá-Rosa)和巴西櫻桃樹(Grumixama)等樹木。

巴西聖保羅的口袋森林之一。 來源:<a href=
巴西聖保羅的口袋森林之一。 來源:CARDI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奧雅納所發布的報告指出,上述專案得以成功,與政策協助專案利害關係人(城市、社區團體、企業)的再野化需求支持程度有關。如果證明專案能使城市更有能力適應洪水或其他影響,那麼專案可能因此獲得更多資金。同時,居民的參與也很重要。Smith 指出:「這些專案的目的是培養一個長期關心這個地方的群體,而非一次性的措施。」


參考資料

From beavers and bats to pocket forests and wetlands, the creative ways 6 cities are embracing nature (Fast Company)

Urban rewilding: The value and co-benefits of nature in urban space(C40 Knowledge)

About C40 (C40 Cities)

遷安三里河生態廊道 (土人設計)


本文授權轉載自《社企流》(原文標題:讓野生動物現蹤、恢復濕地與樹林——從 6 個案例,看城市如何重新擁抱自然

延伸閱讀

>>台灣10處永續景點-出去玩,給自己和土地都放鬆

>>大象糞便造紙!泰國「PooPooPaper」便便筆記本

>>鯨鯊助漁村脫貧 菲律賓Oslob不再靠捕魚賺錢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社企流

社企流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教育訓練(實體活動)、人才培育(iLab育成計畫)等三大服務線整合個人消費者與企業CSR資源。創造核心競爭力與獲利,成為健全社會企業支持系統的領頭羊。
秉持「用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連結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健全台灣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和發展環境。

作者文章

維修咖啡店每月舉辦一次,目的是讓更多人具備維修物品的能力。 圖/Repair K...

面積雖小、電子垃圾卻年增6萬噸…新加坡開咖啡廳解決

2023/10/27
圖/來源PROPER 粉絲專頁

B型企業PROPER爆米花 在英國所有超市皆有販售 為何受Z世代喜愛?

2023/10/20
來源:Nuw Instagram

英國新創 Nuw 如何讓 Z 世代愛上二手衣,至今成交 5 萬件?

2023/10/05
看似無用的頭髮廢棄物,事實上卻可以重新再生,可以做成肥料、吸油墊,甚至拿來復育土...

頭髮堵在排水孔怎麼辦?3 方法再利用 清潔海洋、救土地

2023/09/14
孟加拉首都達卡,有超過 80% 的婦女因沒有乾淨、衛生的廁所,可能導致她們泌尿系...

孟加拉百萬通勤女性僅一間公廁可用 社企 Bhumijo靠廁所改變女性命運

2023/09/07
時尚品牌 GANNI 與生物材料公司 Polybion 共同設計研發的細菌纖維單...

永續時尚新路-用細菌農廢做衣,看起來就像真皮衣

2023/08/30

最新文章

歐洲知名的廉價航空Ryanair,以專門販售超低價機票出名。 圖/Dirk Da...

10歐超便宜機票將走入歷史? 法交通部長:難反映地球付出的代價

2023/12/09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舉辦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統計結果出爐,9成集中在官田...

9成在台南官田 全台鳥友攜手「水雉大調查」 2882隻創新高

2023/12/09
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應依法課營所稅。 圖/uns...

財政部解釋了:外商在台賣碳權 要稅

2023/12/08
杜拜永續城的示範社區彷彿世外桃源般,500棟的民宅加上11座的溫室,甚至還有馬場...

COP28直擊杜拜永續城-綠電多到用不完、蔬菜香草自己種

2023/12/08
COP28 主席賈比爾(Sultan Ahmed Al Jaber)在 2023...

COP28首日就通過!氣候損失與損害基金 規模130億

2023/12/08
多年來全球已積極部署太陽能、風電等再生能源。 圖/Unsplash

COP28重大承諾 破百國2030年綠能增3倍

2023/12/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