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罷課、遊行抗議「氣候改革促進者」用自身影響力對抗氣候變遷

2023/01/14 低碳生活 林韋翰

國際事務論壇Oliver Wyman Forum透過對十個國家,超過十萬人進行長達十五個月的調查,在2022年時出版《塑造我們未來的新群體》報告書,在報告書中整理了八種將塑造我們未來的群體。而其中有一群逾8成大於35歲,被稱作「氣候保護促進者」(Climate Catalysts)的人們,他們的氣候行動不透過媒體的關注,而是以自身行動轉變體制,以反應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為我們塑造一個更永續的未來。

2019年,瑞典氣候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所領導的「週五護未來」(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獲得了全球各地年輕人的廣泛迴響,而今年在各美術館發生環保團體潑名畫抗議政府不重視氣候危機的事件,這些都是在媒體上常見的為氣候議題發聲的方式,但事實上,在鏡頭之外,也有一群人透過不同的方式採取氣候行動。

根據國際事務論壇Oliver Wyman Forum的最新報告,氣候倡議的主力不只有青少年,一群逾8成大於35歲,被稱作「氣候改革促進者」(Climate Catalysts)的人們,他們不透過媒體的關注,而是以自身的行動轉變現有的體制,以因應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

一群逾8成大於35歲,被稱作「氣候改革促進者」(Climate Catalyst...
一群逾8成大於35歲,被稱作「氣候改革促進者」(Climate Catalysts)的人們,他們不透過媒體的關注,而是以自身的行動轉變現有的體制。 圖片來源:Noah Buscher/Unsplash

氣候改革促進者的樣貌

根據Oliver Wyman Forum的統計,氣候改革促進者的年齡組成,多為青壯年以上的族群,在經濟上,超過一半位於中、低收入的群體,並有著大學(含)以上的高教育水準,大多居住在都市裡。

氣候改革促進者的形成,主因是氣候危機已經深深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有35%認為在短期內的氣候變遷將會威脅到他的生活,超過70%則認為,氣候變遷會威脅到他們的後代。

若問誰該為氣候變遷負最大的責任?根據統計,氣候改革促進者比起大眾,更有意識地覺得政府、企業需要負責,同時他們也認為,企業和政府目前所採取的氣候行動是遠遠不足的。

氣候改革促進者的年齡組成,多為青壯年以上的族群。 圖片來源:<a href=
氣候改革促進者的年齡組成,多為青壯年以上的族群。 圖片來源:Kazi Mizan/Unsplash

鎂光燈之外的直接行動

氣候改革促進者的行動有別於平常在主流媒體所看見的氣候罷課、遊行或抗議,他們採取的方式是自身的行為改變,近30%會因為候選人氣候政策的關係,而改變自己的投票傾向,甚至有13%的人會直接聯絡政府,表達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

如果一間企業不將氣候變遷納入他們的營運考量,有74%的氣候改革促進者拒絕購買此企...
如果一間企業不將氣候變遷納入他們的營運考量,有74%的氣候改革促進者拒絕購買此企業的商品,並且也更傾向選擇永續的商品。 圖片來源:kevin laminto/Unsplash

除了投票意向,在消費層面上的轉變,也大力地影響企業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態度,如果一間企業不將氣候變遷納入他們的營運考量,有74%的氣候改革促進者拒絕購買此企業的商品,並且也更傾向選擇永續的商品,抵制高污染、高碳排的品牌,也會關注產品是否被漂綠,若是環保的產品,他們也願意付更多的錢購買。

這些行為上的轉變是永久的,也因為氣候改革促進者的堅持,讓企業不得不思考如何進行產業上的轉型,使產品更加的環保、永續,以符合這些重視環境議題消費者挑選商品的標準。

台灣也有氣候改革促進者嗎?

「2022消費者永續指數報告」對台灣消費者行為的調查,有近90%的消費者知道「企業社會責任」的意思,大約一半的消費者知道ESG,顯現企業永續的責任也漸漸進入台灣人的觀念中。

此報告再進一步調查ESG的各項指標裡,消費者所在意的項目,最在意的是企業對環境的責任,例如:減少廢棄物、節能減碳以及減少水污染等等。報告也指出,大多數的民眾是具有環境意識的,甚至超過30%會因為環保、永續的價值而改變自己的購物行為,在永續意識逐漸提升的趨勢下,台灣的企業勢必也得做出相對應的改變,更永續的商品不但可以拓展企業自身的市場,也能避免在永續轉型的洪流中被淘汰。

在今年IPCC所釋出的報告書中就提到,「只要超過3.5%的人口對於某項議題開始行...
在今年IPCC所釋出的報告書中就提到,「只要超過3.5%的人口對於某項議題開始行動,長遠的改變就會發生,而氣候行動就正在經歷這個改變的轉捩點。」 圖片來源:Hannah Busing/Unsplash

只要行動,改變就會發生

氣候改革促進者是氣候危機之下的新趨勢,代表的是大眾期待一個更系統性解決氣候危機的路徑、期待品牌可以實踐永續的價值、願意投注更多創新讓產品變得更環保,氣候改革促進者是一種集體行動的帶來的社會變革,在今年IPCC所釋出的報告書中就提到,「只要超過3.5%的人口對於某項議題開始行動,長遠的改變就會發生,而氣候行動就正在經歷這個改變的轉捩點。」

或許我們常常覺得氣候變遷這個議題過於龐大,個人的行動無法有任何改變,但氣候改革促進者研究報告證明了,多一個人站出來,我們就更有機會讓系統性的變革發生,用集體的力量換得一個更永續的未來。


【參考資料】

• Oliver Wyman Forum(2022年),The New People Shaping Our Future

• 倡議+(2022年9月16日),「公司可以先對我好再回饋社會嗎?」2022消費者永續指數出爐

• 東方線上(2022年9月15日),2022消費者永續指數新聞稿 超過三成台灣民眾永續消費跟上環保意識 永續商機可期

• ipcc,Working Group III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本文授權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低碳生活blog》(原文標題:不朝名畫潑番茄醬吸引鎂光燈 35歲以上「氣候改革促進者」用行動選擇更好的未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統...

油車再見!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破千萬輛

2023/06/04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圖/Impact Hub

【倡議圈活動】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06/02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最新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隨著環保政策及地球永續的觀念普及,自備環保購物袋的風氣也愈來愈盛行,卻讓外界開始...

使用塑膠袋反而對環境影響最小?環團:重點在於「重複使用」及「消費行為」

2023/06/01
根據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的數...

巴黎夏天「熱死人」 面對極端高溫花都如何調適?

2023/05/31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