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只禹英禑愛鯨魚,台東老師打造自然書房愛海洋

2022/09/01 生命力新聞 記者/陳成毅、余逸安

葉建成在自己的家鄉臺東創立了國內少數以自然與科普為主題的獨立書店—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透過店內選書及開設以自然為主題的課程、講座,例如以動物頭骨模型作為形態學的教材等,期盼能在疫情趨緩後,透過書店向外推廣自然、科普書籍的閱讀、認識鯨豚物種等海洋教育及提升各界對鯨豚保育等生態問題的重視。

在校園推廣科普閱讀的「鯨魚老師」

綽號「鯨魚老師」的葉建成,畢業於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班。在念碩班時,論文題目為「台灣東南海域鯨豚種類相、時空分布與棲地特性」,對於鯨豚方面的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在碩班畢業之後,前往蘭嶼執行研究計畫,包含海洋傳統知識與漁獵活動的紀錄、生態文化解說員培訓及推廣生態旅遊活動等。當時,葉建成常駐於蘭嶼的漁人部落,部落裡的孩子們都知道他從事鯨魚調查的工作,「鯨魚叔叔」便是當時孩子們為葉建成取的暱稱。

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創辦人葉建成。 圖片提供/葉建成
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創辦人葉建成。 圖片提供/葉建成

二O一二年,葉建成於台東的一所學校擔任生物老師及班級導師,當時想在校園推廣科普書籍的閱讀,但因為學校剛成立,圖書館的館藏尚未完善,他便將家裡的書籍帶來,或是自行購買一些科普書籍,放在教室的書櫃。或許是因為想起了之前在蘭嶼時,孩子們為他取的綽號「鯨魚叔叔」,葉建成便將放置科普書籍的書櫃命名為「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並透過只要在班級網頁上傳一定數量的閱讀心得,便可換取由葉建成自掏腰包購買的書籍作為獎勵的方式,鼓勵學生借閱科普書籍,推廣班上的閱讀風氣。而這也是「鯨魚老師」的由來。

在臺東開書店 推廣科普教育

二O一七年,葉建成一手從國一帶到國三的孩子們畢業了,在情理上認為沒有繼續留在該校工作的條件,便選擇辭去教師的工作,也婉拒了校方的慰留。離職後,葉建成前往位在花蓮的東華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進修,並同時在附近的壽豐國中代課。之後又前往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協助該系教授執行生態檢核的研究計畫,計畫執行期間萌生了經營書店的念頭。

擔任生物老師的經歷,讓葉建成有感於「科學態度」的重要性,他認為任何事情都應該以科學強調的實證精神來面對。以疫情期間充斥於網路世界的假新聞為例,葉建成表示,網路上曾流傳「世衛組織研究發現:唯有素食者可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假新聞,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在社群平台上流傳,造成許多人對新冠肺炎的誤解。葉建成認為,科學態度並不是什麼很高深的學問,只要具備一些基礎的科學素養,並以實證的態度去面對,便不容易被假訊息牽著鼻子走。而這樣的科學態度也成為日後書店想貫徹的重要理念。

二O二一年開始籌備書店,並沿用「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作為店名。店內的選書以自然科普、生態繪本、自然哲學、自然文學、科學教育、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與文學為主,包括《我的同學是一隻熊》、《每年回來的抹香鯨》等,是臺灣少數以自然和科普為主題的獨立書店。而在正式試營運之前,葉建成加入友善書業合作社—國內專屬獨立書店的重要圖書經銷商,並開始從合作社進書,開放民眾向其訂書、取書,這是這家書店最早的對外經營活動。

店內有許多自然及科普類書籍,提供顧客閱讀及購買。  圖片提供/葉建成
店內有許多自然及科普類書籍,提供顧客閱讀及購買。 圖片提供/葉建成

自購動物頭骨模型 作為課程教材

二O二二年四月正式對外營業,本來該是積極對外舉辦活動以提高知名度的時期,葉建成卻表示因本土疫情爆發的影響,導致書店在開業以來尚未舉辦過任何活動。待疫情趨緩後,將推出以自然為主題的講座及課程。之前擔任生物老師的經驗,讓葉建成熟悉學校的自然科教育,但台灣的教育仍以升學為導向,因此在針對書店所舉辦的課程設計上,仍會以課綱的內容為出發點設計科普性質的課程,提供在地的孩子充實知識的機會。

葉建成也從國外購買一些動物頭骨的人工模型,包括台灣東部海域常見的瓶鼻海豚與花紋海豚,以及美洲黑熊、白尾鹿等,這些模型將運用在書房所舉辦的課程上。葉建成舉例,頭骨模型可用來做為生物形態學等相關課程的教材,當我們在海邊或是森林裡發現某種動物的骨骸時,便可以透過頭骨的形狀、牙齒的顆數與生長的位置等,做出正確的物種辨識。

書店也計畫於今年六月舉辦以「認識家鄉的鯨豚」為題的自然教育講座,內容預計將包括:臺東海域的鯨豚數量、常見的鯨豚種類介紹以及出現在東部海域的原因等。欲參加者可選擇支付入場費,或是在五月於店內購書,即可獲得免費聆聽講座的資格。

瓶鼻海豚的頭骨模型。  圖片提供/葉建成
瓶鼻海豚的頭骨模型。 圖片提供/葉建成

透過書店傳遞保育問題 創造對話空間

「自然書房可以扮演的角色就是告訴大家,至少在台東,有哪些海洋保育的難題依舊存在」,葉建成舉例,在臺灣西部海域,白海豚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其族群正處於瀕臨絕種的狀態;而在東部,受到漁業混獲的影響,東部海域每年可能有上千隻以上的鯨豚傷亡,但這個問題卻像禁忌一樣,不被關心與提及。從二十幾年前的學生時代便開始關注這些保育問題的葉建成表示,這些問題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政府對其仍抱持著逃避的心態。葉建成想透過書店,向大眾推薦鯨豚保育的相關書籍,也計畫在今年十月份和社區內的學校,共同辦理海洋環境教育,主題除了鯨豚生態與保育,也包含海洋資源永續、海洋塑膠微粒問題等。透過這些方式讓民眾了解海洋生態有哪些問題是需要被重視的,並期待能在交流的過程中腦力激盪,找出解決的方法,而不是一直放著這些問題不管。

採訪側記

因為疫情的影響,無法直接到書店進行採訪,只能以視訊的方式進行。這家在今年四月剛開幕的書店,也因為疫情導致鯨魚老師精心規劃的課程無法舉辦,真的很可惜!鯨魚老師對於科普及海洋教育推廣的熱忱,在訪談中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期待疫情趨緩後,鯨魚老師的自然書屋能夠帶來豐富的自然課程及活動。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鯨魚老師的自然書房 台東海洋教育基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更生夥伴們製作的園藝作品。 圖/鄭穎丞攝影

園藝、木工、烘焙-「日光之家」幫助更生人學習一技之長與社會接軌

2023/04/02
從阿拉寶灣旁的海蝕平台放眼望去,可看到遠處的基隆嶼輪廓映入眼簾。 拍攝/劉宥淳

「人面獅身岩、鱷魚岩淚」都在這!基隆青年開創和平島公園「永續旅遊島」

2023/02/23
綠色廊道門口旁的休憩區,吸引許多動物前來一同踏青。 圖/劉宥淳攝影

號召居民美化河畔 傅玲玉打造汐止綠色廊道!

2023/02/15
Mu surf 以木製衝浪板讓浪人在衝浪時兼顧永續。 圖片提供/MU-SURF

用廢棄木材製作環保衝浪板-南非青年用衝浪板傳遞浪人精神

2023/02/02

最新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隨著環保政策及地球永續的觀念普及,自備環保購物袋的風氣也愈來愈盛行,卻讓外界開始...

使用塑膠袋反而對環境影響最小?環團:重點在於「重複使用」及「消費行為」

2023/06/01
根據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的數...

巴黎夏天「熱死人」 面對極端高溫花都如何調適?

2023/05/31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