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污水釀啤酒,你敢喝嗎?」 新加坡推出話題十足的環保啤酒

(特派專欄)新加坡用再生水釀造「最環保」啤酒。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及當地啤酒廠Brewerkz今年再度聯手推出由「新生水」釀製而成的NEWBrew,並在市面上販售,供民眾購買嚐鮮。(阿媛提供)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傳真 111年7月31日。 圖/中央社
(特派專欄)新加坡用再生水釀造「最環保」啤酒。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及當地啤酒廠Brewerkz今年再度聯手推出由「新生水」釀製而成的NEWBrew,並在市面上販售,供民眾購買嚐鮮。(阿媛提供)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傳真 111年7月31日。 圖/中央社

色彩繽紛的鋁罐裡裝的是金黃色啤酒,炎炎夏日來一杯,保證暑氣全消。雖然它顏色看似與一般啤酒無異,但其實這款NEWBrew啤酒是利用回收污水變身的「新生水」(NEWater)釀製而成,堪稱新加坡「最環保」啤酒。

NEWBrew(新生啤)由監管新加坡供水系統的公用事業局及當地啤酒廠Brewerkz聯手推出,繼2018年首度亮相後,今年配合新加坡國際水資源週活動重磅回歸。與4年前不同,這次還在市面上販售,讓消費者有機會親身體驗這款「特殊」啤酒。

除了使用再生水釀造,NEWBrew外觀包裝設計也別有一番巧思,3款不同顏色分別以濱海堤壩、麥里芝蓄水池公園及新加坡河為主題,這些都是新加坡推動水資源永續發展的重要地標。

不過,「回收污水釀成的啤酒,你敢喝嗎?」相信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每個人的答案或許都不一樣。

旅居新加坡多年的台灣人阿媛受訪表示,「新生水」釀造的啤酒「很新鮮且話題性十足」,加上這是新加坡第一次公開對外販售新生水啤酒,因此更想買來品嚐。

(特派專欄)新加坡用再生水釀造啤酒 外包裝吸睛。新加坡今年再度推出由「新生水」釀製而成的NEWBrew啤酒,3種不同顏色的外包裝分別以濱海堤壩、麥里芝蓄水池公園及新加坡河為主題。(阿媛提供)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傳真 111年7月31日。 圖/中央社
(特派專欄)新加坡用再生水釀造啤酒 外包裝吸睛。新加坡今年再度推出由「新生水」釀製而成的NEWBrew啤酒,3種不同顏色的外包裝分別以濱海堤壩、麥里芝蓄水池公園及新加坡河為主題。(阿媛提供)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傳真 111年7月31日。 圖/中央社

平常就習慣小酌的阿媛坦言,身邊朋友聽到這款啤酒用新生水釀造,都感到大驚小怪,「但其實口感和一般啤酒一樣」。

她形容,這款啤酒帶有熱帶水果和蜂蜜的風味,整體上比台啤還甜一點,帶有淡淡麥香,「冰鎮後更好喝!」

NEWBrew每罐330毫升,平均售價新幣4.5元(約新台幣97元),價格比新加坡虎牌啤酒等其他品牌略貴。打著「新生水」釀造的賣點,有人躍躍欲試,但也有些人不感興趣。

「既然要花錢買酒喝就要喝自己喜歡的」,一名新加坡人直言,新生水啤酒對他沒有特別吸引力;如果有人給他喝,不介意嘗試,但不會自己買來喝。

其他抱持相同觀點的人也說,市面上有很多品牌,「如果想喝啤酒,會選擇用正常水釀製的產品」。

儘管有些人對「新生水」釀製的啤酒感到遲疑,研發這款啤酒的釀酒師認為,「新生水」有特定優勢,口味中性且具彈性,「我們可以在新生水中添加特定釀造鹽,調出地球上任何一種水質,也就是說,我們可釀造出任何風格的啤酒」。

對公用事業局而言,再度推出NEWBrew主要希望藉此教育民眾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多年來持續透過創新手法試圖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目前當地水源主要來自集水區的水、進口水、新生水及淡化水。

那麼,用過的污水又是如何變身「新生水」?主要透過3大淨化步驟,首先透過微量過濾把所有微觀粒子、細菌過濾掉,再經過逆滲透處理,排除水分子以外的物質;最後一關則是紫外線消毒,確保任何殘留物質都被消除。

「新生水」於2003年正式成為星國供水來源,主要作為工業用水,乾旱時也會用來填補水庫,供民生用水。當地目前共有5座新生水廠營運中。

根據公用事業局網站資訊,「新生水」已多次通過科學測試檢驗,並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完全合乎健康,可安全飲用」。

也許每個人對NEWBrew的態度不盡相同,但不可否認的是,科技確實創造無限可能性,水資源有限的新加坡推出「新生水」,不僅增加供水來源,還可以打造出「最環保」的啤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金盆洗手?激進環保團體宣布不再破壞美術品、預告「4月做完最後一票」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最新文章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

行道樹變美妝原料?藥用植物大花紫薇 研究證實花朵能抗氧化

行道樹變美妝原料?藥用植物大花紫薇 研究證實花朵能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