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海洋威脅+1!發現新型態塑膠污染物:焦油塑膠

2022/06/23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許祖菱審校

研究人員在西班牙加納利群島中的特內里費島(Tenerife)海岸多次發現,波光粼粼的海水中藏著結塊、硬化的焦油,上面還點綴著微小的彩色塑膠碎片。

科學家很快地意識到,這種焦油和微塑膠的混合物和他們見過的任何其他塑膠污染都不一樣。

科學家在西班牙海岸發現焦油和微塑膠的混合物。 圖/擷取自Universidad ...
科學家在西班牙海岸發現焦油和微塑膠的混合物。 圖/擷取自Universidad de La Laguna Twitter

海洋環境新威脅:焦油塑膠

「塑膠在環境中的形式不再侷限於微塑膠或海中的寶特瓶,兩種污染物正在結合產生新型態的污染。」特內里費島拉古納大學(University of La Laguna)分析化學副教授博赫斯(Javier Hernández Borges)說,並將這種新型態的污染稱為「Plastitar(焦油塑膠)」。

研究人員偶然發現它兩年多後,一項新研究正式將焦油塑膠描述為對沿海環境「未經評估的威脅」,成為以塑膠為基礎、新型態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其他類似污染物還有「熱塑性塑膠」(pyroplastics,有小岩石般外觀的融化塑膠)跟「膠礫岩」(plastiglomerates,由融化塑膠、海灘沉積物和天然物質混合形成的岩石狀物體)等。

石油外洩殘留物+多種塑膠材質 焦油塑膠的形成

焦油塑膠形成的過程很簡單:石油外洩殘留物在海洋中蒸發和風化後,便像焦油球一樣被沖上岸,附著在加納利群島的岩石海岸上。「它就像培樂多黏土,當帶著微塑膠或任何其他類型的海洋垃圾碎片的海浪衝擊岩石時,碎片便黏在焦油上。」博赫斯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廢棄漁具、塑膠顆粒、聚酯纖維和尼龍碎片,各種東西跟焦油結合在一起並變硬。

在焦油塑膠中發現許多不同材質的殘留物。 圖/截自Universidad de L...
在焦油塑膠中發現許多不同材質的殘留物。 圖/截自Universidad de La Laguna

研究人員在加納利群島幾個島嶼的海岸線上都發現焦油塑膠,分布廣泛,其中甚至有個採樣區域的半數面積都遍布焦油塑膠。研究團隊認為這和加納利群島在油輪關鍵航線上有關,但他們也相信世界各地都有焦油塑膠。

焦油塑膠可能洩露有毒物質 影響海洋生態系

雖然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焦油塑膠對環境的影響,但研究人員認為,碳氫化合物和微塑膠的結合可能會洩漏有毒化學物質,對藻類等生物體產生致命威脅。

「它可能以某種方式阻礙和抑制生態系統的發展,」博赫斯說。

這個發現進一步描繪出全球塑膠循環的過程——塑膠在大氣、海洋和陸地中移動的方式與碳循環等自然過程相呼應。

博赫斯說:「有些研究人員正在討論這樣一個現象,塑膠已經普遍到足以用其他方式影響我們的環境。因此,如果塑膠正在轉變成其他形態的污染物,非常值得注意。」

參考資料

>>衛報(2022年6月13日),Plastitar: mix of tar and microplastics is new form of pollution, say scientists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海洋威脅又加一 科學家發現新型態塑膠污染物:焦油塑膠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最新文章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生長於中高海拔的柳杉。 圖片來源:柳婉郁教授團隊提供

把碳「種」回去:種樹反思維,靠樹木固碳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