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千萬垃圾9成沉入海 海底撈不如陸上減

2019/09/18 顏寧

這個夏天,你去海邊了嗎?

每年9月第3週,是全球淨灘好手摩拳擦掌的國際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自從美國海洋守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在1986年發起ICC以來,至今己33個年頭,在台灣也有眾多團體共同響應。近年更有「世界清掃日」(World Cleanup Day),號召全世界民眾在這一天淨灘、淨海與掃街樣樣來,全面防堵垃圾流入海洋。

近年來台灣也紛紛加入淨灘的行列。 圖/潘欣中攝影
近年來台灣也紛紛加入淨灘的行列。 圖/潘欣中攝影

每分鐘一卡車的垃圾入海,到底要怎麼清最有效?要清除海底、海面,還是海岸的垃圾呢?

千萬噸海洋廢棄物 大海撈針

根據學者的估算,每年有900萬噸塑膠垃圾從陸地垃圾進入海洋,另外,還有175萬噸塑膠垃圾來自漁業或航運。簡單來說,每年1200萬噸的塑膠進入海洋,其中絕大部分(94%)都會沉入海底。即使有些比海水輕,像是會漂浮在海上的保麗龍(聚苯乙烯)、塑膠袋(聚乙烯)和瓶蓋(聚丙烯)等,也會因為藻類或貝類的附著生長,讓它們逐漸沉下海中。

難道不能到深海打撈嗎?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682公尺,除非有潛水艇,或水下無人載具,不然是很難清理的。即使在沿近海區域,海水深度可以讓潛水員下潛打撈,花費的金錢與打撈上來的垃圾量,也完全無法與淨灘相比。

以近年世界海洋日,各縣市政府都會舉辦的水下清除來看。出船的油錢、水下戒護人員、氣瓶費用、潛水裝備加上專業潛水人員的費用,單次清除最少也要二三十萬。若海底的沉網和垃圾數量眾多,花費上百萬也不無可能。另外,潛水清除具有一定風險與危險性,水下宛如隱形長牆的廢棄刺網,不只傷害海洋生物,過去也有潛水員被纏繞而不幸喪生的前例。

海洋垃圾嚴重影響了整個海洋的生態。 圖/陳俊傑提供
海洋垃圾嚴重影響了整個海洋的生態。 圖/陳俊傑提供

海洋吸塵器,捲土重來?

剛剛提到,海洋裡的塑膠垃圾,有94%會沉入海底。既然海底清除昂貴又危險,那海上清除呢?

聲勢浩大、誓言要清光所有海洋垃圾的「海洋吸塵器」,經過5年籌畫與設計,去年九月風光出海,碰上真實的太平洋風浪卻節節失利。不但沒攔截到任何垃圾,還被風浪打斷,逼不得己只好在今年初拖回修理。最近,海洋吸塵器經過幾個月的計算與檢討失敗原因,打算捲土重來。不過,我真心認為,如果有4000萬美元的鉅款,放在淨灘,會比花費數年打造一台設備,更有效率。

為什麼呢?因為會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其實稀稀疏疏,不是沉到海底,就是逐漸碎解成微塑膠。就連海洋上塑膠濃度最高、污染最嚴重,連綿三個法國寬廣的太平洋大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塑膠垃圾的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8公斤。換句話說,大約是一個標準汽車停車格裡有半根吸管。而太平洋垃圾帶以外的其他洋區,全球平均的塑膠垃圾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74公斤,相當於一個標準籃球場出現半根吸管。

與其苦海撈塑,不如在河口、港口攔截

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港,有祕密武器專門來收集港口的垃圾。螺旋的外罩配上圓形的水車,外表好像一個放大的蝸牛,「垃圾輪先生Mr. Trash Wheel」是2008年由約翰.凱列特(John Kellett)為了清理港灣所設計的定錨船。搭配河面的攔截索將垃圾引導到垃圾輪的入口,河水的動力帶動水車的輪子轉動,將河面上的垃圾捲上履帶,一路帶至垃圾收集箱內。若河流的動力不夠強時,還有太陽能輔助。

雖然沒有浩浩蕩蕩出海撈垃圾,但可別小看守株待兔的功效!「垃圾輪先生」的歷史紀錄是在2015年的一場豪大雨後,短短的1天之內,就攔截了19公噸的垃圾。一直到現在,「垃圾輪先生」已經蒐集了1232.67噸的垃圾,包含67萬個塑膠袋、1130萬根菸蒂和95萬個寶特瓶等等。而它趣味的造型,不只為市民清理港口,也意外成為在地精釀啤酒的主角呢。

便宜又有效淨灘行動

風與海浪會反覆將海裡的垃圾帶上陸地,有時遇上大型氣旋或風暴,海水翻攪也會把海面下的垃圾重新翻起,送上海灘。相較於垃圾在海底或海面上的分佈,海灘上的平均垃圾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000公斤,遠遠超過海底的70公斤,和漂浮在海水表面的0.74公斤。因此,要清除海洋垃圾,淨灘是最便宜又有效的方式。

比起需要安全設備與足夠經驗的潛水打撈作業,以及需受限於天候、海象種種外在因素的海上作業,還有可能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淨灘適合廣大的年齡層,無論男女老少,只要簡單的器材-垃圾袋、夾子和手套,就能預先防止垃圾被下一次的颱風或大雨帶入海洋。2018年,台灣環保署統計全台淨灘清出了7000多噸垃圾,那代表我們一起防堵了7000多噸的垃圾進入垃圾環流裡。

今年夏天,你到海邊了嗎?若還沒有的話,快查詢您附近的淨灘活動,一起加入全球淨灘日的行列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解決海洋汙染想破頭 來場總統級的黑客松吧!

「魚皮塑膠」新發明,1隻魚變1400個塑膠袋!?

原來我們都在吃塑!富邦人壽用「淨塑」替環境污染找解方

作者文章

圖/freepik

一次看懂「碳交易」關鍵字!碳定價、碳關稅、碳邊境調整機制有什麼不同?

2023/06/08
在德國港口城市漢堡的一家紅磚工廠,可可豆殼從一端進入後,會有一種具有對抗氣候變遷...

碳循環逆襲!可可豆殼變身「生物炭」對抗氣候變遷

2023/06/08
圖說/台積電慈善基金會、雲朗觀光集團攜手,舉辦「技職就業培力營」,在6月7日圓滿...

來自技職的新生力軍!台積電與雲朗共創培訓營 助孩子拉近嚮往的未來

2023/06/07
德國館變身大型工作室,觀眾將可看見德國人如何運用創意,將去年威尼斯藝術展留下的廢...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德國館「什麼也沒帶來!」落實「零排碳」目標

2023/06/07
花蓮40名潛海戰將潛入石梯坪海底,清除44公斤垃圾。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世界海洋日特別行動!花蓮40名潛海戰將前進石梯坪清除44公斤海廢

2023/06/07

【倡議家電台】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2023淨零關鍵下一步,加速啟動、擴大對話

2023/06/06

最新文章

阿根廷女孩 Aigul Safiullina 是零浪費生活的追隨者之一,她在多年...

零浪費生活可行嗎?阿根廷女孩一個月只製造一個玻璃罐的垃圾,卻開始懷疑為什麼設定目標讓自己不快樂

2023/06/08
德國館變身大型工作室,觀眾將可看見德國人如何運用創意,將去年威尼斯藝術展留下的廢...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德國館「什麼也沒帶來!」落實「零排碳」目標

2023/06/07
花蓮40名潛海戰將潛入石梯坪海底,清除44公斤垃圾。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世界海洋日特別行動!花蓮40名潛海戰將前進石梯坪清除44公斤海廢

2023/06/07
Uber Eats在紐約與DeliverZero合作推廣循環餐具,提供消費者友善...

打擊一次性餐具使用!在紐約點Uber Eats也能用「環保餐盒」

2023/06/06
新北市環保局將於6月起辦理海洋環境系列活動,包括6月5日號召「潛海戰將」於瑞芳蝙...

AI技術結合淨海工具! 新北邀民眾一起清垃圾愛護海洋

2023/06/05
自比利時根特市 2017 年實施了新的交通規劃後,當地居民明顯感受到城市變得更加...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2023/06/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