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青」堅決不廢! 零廢棄藝術創作
台北市中心一處等待都更的老屋中,以回收木棧板製作的櫃子整齊排列,收納各色二手旗幟、塑膠袋、線圈,還有花花綠綠的手提袋、人造小盆栽等手工品,靠近一看,才發現都是以回收素材製作。這個名為「廢角工作室」的地方,是藝術團體「廢青不廢」一年多來集體創作、共想點子與共享二手物品的據點,兼負儲藏、聚會、交流等多重功能。
「回收來的廢材好多,找到空間放置就是我們的難題之一。」工作室主持人之一、藝術家楊芳宜笑說。2017年,在累積多年豐富的藝術領域經驗後,她與其他夥伴組成「廢青不廢」,Logo上人物盤坐,左右手如天平兩端,各捧生態、都會。這裡的青年不頹廢,反而認真看待廢物,以回收塑料創作藝術,喚醒民眾對於自然生態與城市生活平衡的重視。
廢材收不完,反映出現代社會消費過剩的事實。楊芳宜大學唸商業設計,但這個專業應用於商品文宣、展覽看板,所產生的大量一次性垃圾,讓她感到不安。「唸商設的人都會刻意學日本設計,包裝一層又一層,但後來看了《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這本書,就不斷自問:『設計和藝術創作能不能盡量不要製造廢棄物?』」
沒有垃圾的藝術創作
這個想法,從一次次與其他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漸漸成形:與舞團「舞蹈生態系」的共同創作,利用回收碎紙作為與現場觀眾互動的道具;書畫藝術家張嘉洳以各地回收來的二手旗幟進行剪貼創作,迸發新感官經驗,刺激她思考廢棄物的成因與再利用的意義。
翻開楊芳宜近年的創作履歷,無一不與廢材再生有關。她跟夥伴研究,將塑膠袋剪成「線」,變成可以再創作的「材料」,利用編織讓廢塑料呈現嶄新形式。
2018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裝置「庇護所」中,她以「聰明的消費」為題,用紅白塑膠袋剪成的細線,動員十多位夥伴投入編織,將台灣人習以為常的紅白色調賦予「膠纏/交纏」面貌,探討現代人被塑膠「纏身」的狀況,並與合作演出的舞團、落語家和觀眾一起互動,展開一場反思消費的對話。
台灣好基金會主辦的「再生藝術工坊」,則是取法紐約市政府支持的「材料銀行」,將各種工廠所淘汰的大量次級品、瑕疵品,例如布料、窗簾樣品、小飾物、緞帶、亮片等素材,由藝術家帶領民眾創作。
參與這些過程讓楊芳宜看到,物品浪費的狀況遠比想像中還要誇張,也反思到很多公立學校的美勞課,礙於預算編列,必須統一訂購材料包,然而這不僅容易造成浪費,更會限縮學生想像力,「反而是給他們一大堆回收素材自由發揮,更能激發創造靈感。」
擅長跨界的楊芳宜還參與環保組織「美麗台灣關懷協會」的「百變旗幟」專案,與雄獅旅遊合作,將公司各種宣傳用旗幟回收,媒合二度就業婦女剪裁縫製成束口袋,作為員工禮物,在企業內部實踐「從搖籃到搖籃」的精神。
楊芳宜指出,雖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時尚品牌,主打以回收素材製作的商品,但由於廢料規格和來源無法統一,原料管控難度很高,這也是再生材料創作要成為「商品」的困難所在,無法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那樣規格化,需要更多人力跟彈性去估算。至於進入販售端,又會衍伸其他行銷、品牌的問題。相較之下,與其製作精緻成品,在過程中思考廢棄物本質與創造新的關係,才是「廢青不廢」最重要的精神。
社區創作重視過程 傳遞不廢能量
「共同創作仍然是我最喜歡的事情!」楊芳宜說。廢青們經常以工作坊的形式,在各式與公私部門合作的專案中,引導不同年齡層的民眾以廢材集體創作。「編織很慢,但是繁複與漫長,能夠讓人安靜下來、內在放空,也能達成群策群力的效果。」
在跟傳統社區互動的場合中,楊芳宜觀察,很多人一輩子在職場和家庭打拼,退休後會突然空掉。跟社區媽媽一起做廢塑料編織,她們訝異於不起眼的塑膠袋可以華麗轉身,從廢棄物的再生,延伸到銀髮族「退而不廢」的熱情。
「環保議題有很多人在討論,我們不是政策倡議者,也不是科學家,影響可能很小。不過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出一些鬼點子,讓大家在生活中觀照自己跟物品的關係,傳達『不廢』能量。」
活動行事曆排得滿滿,楊芳宜下一階段的創作目標,是結合人造廢棄物和自然物,例如將橡實、松果、樹葉與廢棄塑膠編織品結合,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還主動去荒野保護協會接受解說員培訓,加強自然知識。
母親是客家人、父親是閩南人,楊芳宜自嘲自己很「跨」,從創作、策展、藝術行政、教育,再到創辦廢青不廢,跨界是日常,這種開放彈性的精神,與廢材再生利用的創作主軸一拍即合,「也可能是客家血統有節省基因,不喜歡丟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