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解雲豹滅絕之謎 正視原民山林智慧

2019/04/02 卓亞雄(資深媒體人)

台東阿朗壹部落發現疑似雲豹蹤跡,使這一絕美物種是否絕滅再成話題;與雲豹同等重要的是,因此而正視原住民的山林智慧,他們不是只能當巡山員、揹夫,他們的山林智慧更是物種保育必須借重的。

台灣雲豹滅絕的野外調查約略以1985年為分野,之前以美籍貓科動物專家羅彬慈博士團隊為主力,他認為雲豹沒有絕跡,因為雲豹高貴、挑剔,對獵物只吃內臟,甚至連腿等精肉都不屑一顧;山裡一些家畜遭如此獵食,是雲豹未絕滅的證據。

台灣雲豹已近一甲子不見蹤跡,圖為與台灣雲豹同科的亞洲雲豹身影。圖/農委會特生中心...
台灣雲豹已近一甲子不見蹤跡,圖為與台灣雲豹同科的亞洲雲豹身影。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

未見到雲豹活體,羅彬慈「雲豹未絕滅」的信念缺乏夠強的說服力;之後台灣接續有學術團隊做雲豹滅絕與否追蹤,同樣缺乏直接證據。此番阿朗壹的論述,迄今呈正向發展。

與雲豹滅絕與否同等重要的是原住民山林智慧因雲豹而被正視。長年以來,台灣瀕危物種的田野調查都以學院派為主力,這雖必要,但未輔以原民山林智慧則是缺憾。

對原民山林智慧的覺醒是全球趨勢。官方無須以復育的業績為唯一著眼,太過依賴學院派,請正視對物種直接接觸的原住民,及時納入原住民山林智慧,大家一起努力。

台灣黑熊的復育大幅進展即借重原民老獵人的智慧。黑熊媽媽黃美秀教授之前學院派研究,認為熊的巢穴應該在岩洞裡,以致多年來田野調查進度有限,直到認識布農族老獵人、玉山國家公園巡山員林淵源,才知道台灣黑熊擅於在窪地挖洞穴;黑熊很聰明,利用地形挖巢穴,在洞穴裡鋪枝葉,打造過冬的溫暖巢穴。林淵源的經驗,讓台灣黑熊與人類的接觸不只靠紅外線攝影機的影像。

可資借鏡的國際物種保育行動太多了。琿春東北虎保護區成立後,最大的問題是不知東北虎在哪裡?排遺、覓食的證據都有,但就是看不到活體;之後想方設法,請出幾十年不涉弓箭的老獵戶,他們鼻子測風向就能聞到老虎味道,比大學森林、生物科系畢業生強多了。

雲南「滇金絲猴」保育一樣借重世居於此的少數民族和氏大家族。和氏族人不諱言,過去都靠打滇金絲猴、吃滇金絲猴過日子,非常瞭解滇金絲猴出沒情形,要瞭解滇金絲猴,跟和氏一家走就對了。普達措自然保護區靠著和氏老獵人的經驗,讓滇金絲猴復育有很大進展。

大熊貓的復育、野放成功,更得力於比獵人更接近實體的老師野生熊貓。2005祥祥野放是挾所有圈養實力打造,未料失敗收場;2009滬欣野放成功,關鍵差異是滬欣的母親草草是野生熊貓,野外受傷被救回臥龍大熊貓基地,生下滬欣,而滬欣從小就跟著草草長大,草草教會滬欣野外生存技能,成長過程避免園區飼養員干擾,果然,滬欣成功野放。

滬欣野放成功,讓臥龍基地理解少數民族、獵人是野生動物與人類的橋梁,經由橋梁溝通、銜接,讓人們進一步瞭解瀕危野生動物的習性。阿朗壹族人投入雲豹調查,以他們原民的智慧,或許帶給解雲豹滅絕之謎的一線曙光。

推薦閱讀

南漂?北漂?日本311大地震後的海漂旅行

踩死了一個賣場員工…狂灑血汗錢真的快樂嗎?

完整保存龍崎地景 環團盼擴大規劃自然保留區

垃圾與它們的產地:是什麼讓你永遠覺得買不夠?

作者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最新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

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