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杯具 紙杯裝飲料倒入環保杯哪裡環保?
某天我行經豐原媽祖廟旁,發現自帶杯裡的茶喝完了,便就近找了家速食店,想點一杯飲料添補進去。
在M字開頭速食店裡,我向一位貌似大學生的年輕女孩點完單,便退到一旁等待。不料,卻遙遙看到她動作迅速地「拿起一個紙杯」,裝入飲料,再轉進我的杯杯。
在我還來不及「欸欸欸?」之前,她手上的紙杯已像毫無多餘音符之完美小樂章的ending,咕咚一聲,被丟進垃圾桶裡。
「拿起一個紙杯」這個起手式讓我心碎了3次,因此在她還未高喊:「來賓OO號!」我已快步趨前向她接過我的杯杯,哀戚地說:「妳這樣不是讓自帶杯具失去意義了嗎?」
沒有最傻眼,只有更傻眼。她回我:「我們還是會給妳集點的!」接著,她擅自認定我是客訴,便召來主管,將完美小樂章般的SOP口述一遍,強調她的操作並無瑕疵。
再度沒有最傻眼,只有更傻眼。M店主管走來,即便服務員對我指手畫腳,她也沒有轉頭看我一眼,聽完嗯哼聳肩,就入內忙她的去了。
捧著剛裝進溫暖熱飲的杯杯,卻覺得寂寞覺得冷的我,一句話都沒機會開口,就因M店兩員工演出的行動劇草草被結案,留下我兀自帶著最初那句疑問弱弱地離開。
環保習慣 態度先行
我從未想過有天我會像網路「爆X公社」一樣地指控消費事件,畢竟是我自己先犯了一個決定性錯誤--我怎會找一家「以拋棄無數一次性餐具為日常」的速食店,來實踐我的環保呢?弱弱走出M店後,我突然燃起熊熊怒火。
在人類為自己製造垃圾負起全責的這天來臨前,我永遠相信「環保習慣,態度先行」。消費者即便10次只有1次記得自備餐具,但這僅有的1次也是對自我環保意識的重要複習,亦是對互動商家重要的環保宣告。1次複習、1次宣告,哪怕自己只是10人、百人中區區的1個,也是社會上具有擴散力、感染力的「自走式環保實踐家」。
相對於我自備餐具在其他商家受到熱烈歡迎與肯定,我對M店的不諒解是:雖然「拿起一個紙杯」,只是他們日復一日拋棄成千上萬垃圾中的九牛一毛,但這個動作已讓該企業運用集點支持環保的「美意」,虛偽得只剩為了形象擦脂抹粉的空殼面具;集點甚至成了理直氣壯的店員,暗指自帶杯具者貪圖小惠的標籤,而我竟要為區區兩3元吃下這種羞辱?
企業或許常用員工「個人行為」或「訓練不足」為自己脫罪,但除了響應環保一事上M店讓人感覺虛偽外,更教人感到悲哀的是我們的教育--在我遞出到拿回杯杯的過程裡,環保兩字絲毫沒有出現在這名服務員的意識之中……
唉,踏著垃圾繼續前進。同志們,我們仍須努力。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