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用鏡頭守護冰山企鵝 南極先生獲生命獎章

2018/11/08 中央社

日本攝影大師池田宏,52年來造訪南極24次,他立志守護南極,用照片呼籲全球節能減碳,守護這片人間最後淨土,今天獲頒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每年頒發全球熱愛生命獎章,鼓勵在各自生命領域實踐勇敢、愛心、努力、成就等事蹟者。周大觀基金會今天提前頒發2019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給來自日本的「南極先生」池田宏,並邀請前副總統呂秀蓮頒發獎章。

近年來到南極的遊客增多,池田宏擔心遊客會不知不覺傷害到南極的環境和動物,因此他到...
近年來到南極的遊客增多,池田宏擔心遊客會不知不覺傷害到南極的環境和動物,因此他到各國舉辦攝影展,提醒大家珍惜地球上最後一塊淨土,攝影展近日也移師台灣。圖/翻攝南極先生池田宏臉書

現年84歲的日本攝影大師池田宏,是日本各界公認的旅行作家和攝影家,自1966年首度參加南極大陸探險後,就立志用鏡頭守護南極,52年來已造訪南極24次,他更到各國舉辦「愛戀南極系列公益攝影展」,呼籲全球用行動節能減碳,守護南極這片人間最後淨土。

小時候不愛讀書的池田宏,對拍照情有獨鍾,畢業後也踏入新聞業擔任記者。因為工作關係,池田宏32歲時登上阿根廷軍艦前往南極,被散落的冰山、純淨的環境所感動,自此流連往返。

「冰山就是他的戀人」,池田宏表示,每次去南極,冰山都會用不同面容跟他相對,而冰山不會吵他、罵他、也不會囉唆,對終生未婚的他而言,冰山就是他這一生最鐘愛的戀人,而南極的每隻企鵝就如同他的孩子一般。

池田宏也分享,企鵝是一夫一妻制,為了繁衍下一代,除了在孵蛋過程要保護孩子不被吃掉,為了餵企鵝寶寶,企鵝媽媽可能還得潛水上百公里去覓食,在出發前她們會先聞聞另一半的味道,回來後再憑味道認出另一半。

池田宏(圖)要用照片提醒大家愛惜南極淨土。他的攝影作品中,企鵝常是主角。圖/翻攝...
池田宏(圖)要用照片提醒大家愛惜南極淨土。他的攝影作品中,企鵝常是主角。圖/翻攝南極先生池田宏臉書

多次探訪南極的池田宏,為了拍照必須經常和大雪奮戰,有時狂風一吹,體感溫度會到攝氏零下20幾度,因此除了禦寒衣物和保暖防水的帽子,他還會帶著護腰,除了能讓腹部保暖,還能保護腰椎,即使背著沉重攝影器材久站也不會腰痛。

近年來到南極的遊客增多,池田宏擔心遊客會不知不覺傷害到南極的環境和動物,因此他到各國舉辦攝影展,希望透過照片和文字,提醒大家珍惜地球上最後一塊淨土,攝影展近日也移師台灣。

為表揚池田宏終生為南極奉獻,周大觀基金會因此提前頒發熱愛生命獎章,更讚他為「南極洲的生命總統」。

池田宏表示,自己在南極旅途中,認識台灣的友人,因此這次挑出30多幅作品來台演出,希望讓大家看到他愛南極的精神,而南極不只是世界遺產,更是地球的遺產,希望大家能共同守護南極。

呂秀蓮指出,1951年有20多國簽署南極洲公約,沒有國家能在南極宣示主權,也不可以在南極洲發展核武或戰爭,只能做科學探勘和生命維護,她也希望效法南極洲精神,努力推動公投,讓台灣和台灣海峽變成和平中立的區域。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垃圾場內開演奏會 俄鋼琴家籲重視環保

住這裡不能開車只能走路 居民讚「像是天堂」

空汙會降低智商 對老年人與男性影響更甚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膠 腸胃免疫系統拉警報

作者文章

圖說/「提升員工的快樂指數」是馬光中醫成就幸福企業的關鍵之一。 圖/馬光中醫 提...

不只醫病也醫心!馬光中醫的「幸福接力賽」 補給偏鄉永續健康生活力

2023/09/22
一份報告指出,社群媒體的寵物獼猴內容正在增加。 圖/SMACC提供

動物影片好療癒?按讚、分享正助長寵物虐待 國際調查曝可愛影片的殘酷真相

2023/09/22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同小組1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台灣同志與家庭照顧調查」結果,...

出櫃與否竟會影響長照…同志諮詢熱線盼長照政策照顧老年同志

2023/09/22
離岸風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蓋在哪裡最危險?經濟部地調所分析高風險地質因素

2023/09/22
臺北市 2D 噪音地圖。
 圖|中研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公害第一名竟是「它」-中研院學者揭不容忽視的都市危機

2023/09/22
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每年產出的乾淨電力相當於一百萬台灣家...

能源轉型如何成為生態助力? 沃旭最新白皮書提出行動方案

2023/09/21

最新文章

一份報告指出,社群媒體的寵物獼猴內容正在增加。 圖/SMACC提供

動物影片好療癒?按讚、分享正助長寵物虐待 國際調查曝可愛影片的殘酷真相

2023/09/22
離岸風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蓋在哪裡最危險?經濟部地調所分析高風險地質因素

2023/09/22
廢核平台在9月14日晚間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首批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完畢 民間社會國際行動不停歇

2023/09/22
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每年產出的乾淨電力相當於一百萬台灣家...

能源轉型如何成為生態助力? 沃旭最新白皮書提出行動方案

2023/09/21
翡翠水庫「分層水質自動監測儀器」定期維護作業。 圖/翡管局提供

供應大台北 600 萬人民生用水 翡翠水庫用「這技術」維持優良水質

2023/09/21
澳洲每天有超過600萬隻原生種被貓殺死。 圖片來源:miezekieze/pix...

正視頭號外來種威脅 澳洲草擬野貓管理十年計畫

2023/09/2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