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擔心吸管傷害海洋 那就把它吃下肚

2018/06/13 社企流/文:李沂霖

為解決塑膠垃圾日益增長的問題,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設計出一款「可以吃的吸管」——LOLISTRAW,喝完飲料後,就可以把吸管一併吞下肚,不留下一絲垃圾。

100年前,喝飲料用的吸管(straw)使用的是真的麥稈(straw),直到1960年代塑膠吸管出現,成為全球成千上萬人日常使用的消耗品。

圖/LOLIWARE
圖/LOLIWARE

塑膠製的吸管的確很方便,然而,在我們喝完飲料的那一刻,吸管就被丟進垃圾桶,最後進入海洋之中,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人常說:「海洋中的塑膠比魚還要多。」

由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設計的LOLISTRAW,號稱是全球第一個可以吃的吸管,喝完飲料的同時就可以一邊把吸管吃掉,「我們認為『可以吃的吸管』能真正有助於達成無塑環境,我們並非告訴消費者別用吸管,而是提供他們另一個更好玩的選項,同時還能解決塑膠垃圾危機。」LOLIWARE共同創辦Chelsea Briganti說道。

LOLIWARE在2015年時就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以可食用海藻製成,如塑膠般堅固,五顏六色的外觀是取自水果或蔬菜染色,目前有香橙、櫻桃、香草、抹茶等口味,也有無調味的自然風味可選擇。

LOLIWARE在2015年時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圖/LOLIWAR...
LOLIWARE在2015年時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圖/LOLIWARE

而今LOLISTRAW同樣也是以海藻製成、擁有不同的口味,且使用體驗與塑膠吸管沒有什麼不同,LOLIWARE另一位創辦人Leigh Ann Tucker表示「當人們第一次使用這款吸管時,感覺就如以往使用塑膠吸管一樣。」

在使用吸管後,若不想吃進去也沒關係,LOLISTRAW能夠被輕易的分解,就像平時丟掉香蕉皮一樣簡單,不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就算這款吸管流進海洋中,也能夠自然溶解。「有一些號稱可生物分解的物品,其實只能被分解成一些碎片,而我們製作的產品,旨在讓它們完全地消失。」

目前LOLISTRAW正在Kickstarter集資中,預備將來大量生產,價格上雖不及塑膠吸管般便宜,但足以跟其他環保吸管競爭。LOLIWARE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今無所不在的塑膠吸管。

LOLIWARE日前在Kickstarter集資,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
LOLIWARE日前在Kickstarter集資,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今無所不在的塑膠吸管。圖/LOLIWARE

印度以米製湯匙 開創飲食新風潮

以可食用的器具替代塑膠確實為減速、環保的創新好方法,除了LOLIWARE推出可以吃的杯子及吸管之外,在印度則有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Bakey’s,用小米、米飯和麵粉等天然食材做成各種湯匙、筷子,讓人用餐完後,可以把餐具一起吃掉,還有原味、甜味、辣味3種口味可以選擇。

目前印度已經有超過1千5百萬人開始使用可食用餐具來取代塑膠餐具。除了湯匙和筷子,Narayan說,他的目標是擴展到刀叉、杯子、碗盤及更多的免洗餐具,開創一種全新的飲食風潮。(延伸閱讀:印度發明家 用米做出「可以吃的湯匙」,立志取代全國塑膠餐具

印度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 Bakey’s。圖/截自The...
印度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 Bakey’s。圖/截自TheBetterIndia youtube影片

波蘭農夫研發麥麩餐盤 熱銷歐美12國

如今「可食用系列餐具」有除了杯子、吸管及湯匙,還有一款「麥麩餐盤」,由波蘭農夫Jerzy Wysocki研發而成,在一次巧合之下,他意外發現麥子的外殼(也就是麥麩)與水融合並加熱加壓後,會成為輕盈、結實的有機材質,於是,他在2012年成立品牌Biotrem,推出可以食用的麥麩餐盤。

目前Biotrem已可規模化生產,每年平均可製作1500萬件不同樣式的碗盤組,並於丹麥、法國、英國、美國等12個歐美國家成功拓展通路,未來目標將Biotrem帶進世界上其他小麥生產量高的市場,開放當地企業購買生產許可證,一同以麥麩取代一次性塑膠餐具,共創無垃圾環境。(推薦閱讀:波蘭農夫研發可以吃的「麥麩餐盤」:全天然、30天可分解,熱銷歐美12國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After You Finish Your Drink, You Can Eat This New Edible Straw(Fast Company)

>>LOLISTRAW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不讓塑膠吸管傷害海洋,這間公司讓你喝完飲料直接把吸管「吃掉」

●了解更多社會創新請上社企流


更多報導

>>用「蕉葉湯匙」喝湯、「咖啡餐盤」盛菜,香港學生用循環思維製環保用具

>>超環保的松露巧克力:包裝紙可在六週內完全分解,讓你吃完什麼垃圾都不剩

>>重返舊「食」器時代:德國新創研發「樹葉餐盤」,僅需28天就能分解回歸自然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環保成時尚風潮?只禁塑膠吸管不能拯救海洋

齊柏林離開一年了 這些環境問題都還在

營養午餐吃光光 這所學校做到零廚餘

讓剩食變盛食 愛心冰箱暖流蔓延全台

社企流

社企流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教育訓練(實體活動)、人才培育(iLab育成計畫)等三大服務線整合個人消費者與企業CSR資源。創造核心競爭力與獲利,成為健全社會企業支持系統的領頭羊。
秉持「用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連結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健全台灣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和發展環境。

作者文章

維修咖啡店每月舉辦一次,目的是讓更多人具備維修物品的能力。 圖/Repair K...

面積雖小、電子垃圾卻年增6萬噸…新加坡開咖啡廳解決

2023/10/27
圖/來源PROPER 粉絲專頁

B型企業PROPER爆米花 在英國所有超市皆有販售 為何受Z世代喜愛?

2023/10/20
來源:Nuw Instagram

英國新創 Nuw 如何讓 Z 世代愛上二手衣,至今成交 5 萬件?

2023/10/05
看似無用的頭髮廢棄物,事實上卻可以重新再生,可以做成肥料、吸油墊,甚至拿來復育土...

頭髮堵在排水孔怎麼辦?3 方法再利用 清潔海洋、救土地

2023/09/14
孟加拉首都達卡,有超過 80% 的婦女因沒有乾淨、衛生的廁所,可能導致她們泌尿系...

孟加拉百萬通勤女性僅一間公廁可用 社企 Bhumijo靠廁所改變女性命運

2023/09/07
時尚品牌 GANNI 與生物材料公司 Polybion 共同設計研發的細菌纖維單...

永續時尚新路-用細菌農廢做衣,看起來就像真皮衣

2023/08/30

最新文章

寶特瓶別丟!10個環保創意DIY 變身廚房陽台好物

2023/11/30
歐盟明年起將對航向歐洲港口的船舶開徵碳排費。 圖/unsplash

歐盟明年徵港口碳費 7國籲喊停「會把生意趕離歐洲」

2023/11/30
世界各國政府兩年前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的COP26氣候峰會上同意逐步...

沒把氣候峰會放眼裡?國際化石燃料補貼 不減反增2兆美元

2023/11/30
「2023 年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指出種種阻礙將難以實現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

KPMG:台灣永續報告書TCFD表現好 未來關鍵是TNFD

2023/11/30
漁民捕撈時收集到的海洋垃圾。 圖/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提供

94%捕撈作業會撈到海洋垃圾 刺網船淨海清出逾313公斤海廢

2023/11/29
聚集大量林木形成的森林生態系,可謂地表最強的二氧化碳儲存庫,固碳效率最佳。 圖/...

「碳匯」成碳權交易寵兒!綠碳、藍碳、黃碳一次搞懂

2023/11/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