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擔心吸管傷害海洋 那就把它吃下肚

2018/06/13 社企流/文:李沂霖

為解決塑膠垃圾日益增長的問題,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設計出一款「可以吃的吸管」——LOLISTRAW,喝完飲料後,就可以把吸管一併吞下肚,不留下一絲垃圾。

100年前,喝飲料用的吸管(straw)使用的是真的麥稈(straw),直到1960年代塑膠吸管出現,成為全球成千上萬人日常使用的消耗品。

圖/LOLIWARE
圖/LOLIWARE

塑膠製的吸管的確很方便,然而,在我們喝完飲料的那一刻,吸管就被丟進垃圾桶,最後進入海洋之中,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人常說:「海洋中的塑膠比魚還要多。」

由紐約新創公司LOLIWARE設計的LOLISTRAW,號稱是全球第一個可以吃的吸管,喝完飲料的同時就可以一邊把吸管吃掉,「我們認為『可以吃的吸管』能真正有助於達成無塑環境,我們並非告訴消費者別用吸管,而是提供他們另一個更好玩的選項,同時還能解決塑膠垃圾危機。」LOLIWARE共同創辦Chelsea Briganti說道。

LOLIWARE在2015年時就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以可食用海藻製成,如塑膠般堅固,五顏六色的外觀是取自水果或蔬菜染色,目前有香橙、櫻桃、香草、抹茶等口味,也有無調味的自然風味可選擇。

LOLIWARE在2015年時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圖/LOLIWAR...
LOLIWARE在2015年時推出第一個產品「可以吃的杯子」。圖/LOLIWARE

而今LOLISTRAW同樣也是以海藻製成、擁有不同的口味,且使用體驗與塑膠吸管沒有什麼不同,LOLIWARE另一位創辦人Leigh Ann Tucker表示「當人們第一次使用這款吸管時,感覺就如以往使用塑膠吸管一樣。」

在使用吸管後,若不想吃進去也沒關係,LOLISTRAW能夠被輕易的分解,就像平時丟掉香蕉皮一樣簡單,不需要經過特殊處理,就算這款吸管流進海洋中,也能夠自然溶解。「有一些號稱可生物分解的物品,其實只能被分解成一些碎片,而我們製作的產品,旨在讓它們完全地消失。」

目前LOLISTRAW正在Kickstarter集資中,預備將來大量生產,價格上雖不及塑膠吸管般便宜,但足以跟其他環保吸管競爭。LOLIWARE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今無所不在的塑膠吸管。

LOLIWARE日前在Kickstarter集資,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
LOLIWARE日前在Kickstarter集資,希望未來這項商品能夠全面取代現今無所不在的塑膠吸管。圖/LOLIWARE

印度以米製湯匙 開創飲食新風潮

以可食用的器具替代塑膠確實為減速、環保的創新好方法,除了LOLIWARE推出可以吃的杯子及吸管之外,在印度則有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Bakey’s,用小米、米飯和麵粉等天然食材做成各種湯匙、筷子,讓人用餐完後,可以把餐具一起吃掉,還有原味、甜味、辣味3種口味可以選擇。

目前印度已經有超過1千5百萬人開始使用可食用餐具來取代塑膠餐具。除了湯匙和筷子,Narayan說,他的目標是擴展到刀叉、杯子、碗盤及更多的免洗餐具,開創一種全新的飲食風潮。(延伸閱讀:印度發明家 用米做出「可以吃的湯匙」,立志取代全國塑膠餐具

印度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 Bakey’s。圖/截自The...
印度發明家Narayan Peesapaty創立 Bakey’s。圖/截自TheBetterIndia youtube影片

波蘭農夫研發麥麩餐盤 熱銷歐美12國

如今「可食用系列餐具」有除了杯子、吸管及湯匙,還有一款「麥麩餐盤」,由波蘭農夫Jerzy Wysocki研發而成,在一次巧合之下,他意外發現麥子的外殼(也就是麥麩)與水融合並加熱加壓後,會成為輕盈、結實的有機材質,於是,他在2012年成立品牌Biotrem,推出可以食用的麥麩餐盤。

目前Biotrem已可規模化生產,每年平均可製作1500萬件不同樣式的碗盤組,並於丹麥、法國、英國、美國等12個歐美國家成功拓展通路,未來目標將Biotrem帶進世界上其他小麥生產量高的市場,開放當地企業購買生產許可證,一同以麥麩取代一次性塑膠餐具,共創無垃圾環境。(推薦閱讀:波蘭農夫研發可以吃的「麥麩餐盤」:全天然、30天可分解,熱銷歐美12國

核稿編輯:金靖恩

參考資料

>>After You Finish Your Drink, You Can Eat This New Edible Straw(Fast Company)

>>LOLISTRAW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不讓塑膠吸管傷害海洋,這間公司讓你喝完飲料直接把吸管「吃掉」

●了解更多社會創新請上社企流


更多報導

>>用「蕉葉湯匙」喝湯、「咖啡餐盤」盛菜,香港學生用循環思維製環保用具

>>超環保的松露巧克力:包裝紙可在六週內完全分解,讓你吃完什麼垃圾都不剩

>>重返舊「食」器時代:德國新創研發「樹葉餐盤」,僅需28天就能分解回歸自然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環保成時尚風潮?只禁塑膠吸管不能拯救海洋

齊柏林離開一年了 這些環境問題都還在

營養午餐吃光光 這所學校做到零廚餘

讓剩食變盛食 愛心冰箱暖流蔓延全台

社企流

社企流透過內容策展(線上網站)、教育訓練(實體活動)、人才培育(iLab育成計畫)等三大服務線整合個人消費者與企業CSR資源。創造核心競爭力與獲利,成為健全社會企業支持系統的領頭羊。
秉持「用創新思維與創業精神改善社會問題」,連結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健全台灣社會企業支持系統和發展環境。

作者文章

一間位在波多黎各的新創公司 PROduce,開發出一款食材配送 app,提供消費...

「你想吃什麼,我才種!」 波多黎各解決食物浪費有新解

2022/09/29
當生活被小鬱亂入怎麼辦?台灣女孩讓憂鬱症變可愛,伴現代人走過低潮 圖/小鬱亂入

不怕哀傷憂鬱說出口!台灣女孩創「小鬱亂入」 憂鬱症變可愛

2022/08/23
圖/摘自CleanRobotics粉絲專頁

你回收丟對了嗎?「AI垃圾桶」做第一關守門員

2020/04/14
長者可以透過 VR,感受與寵物互動的樂趣。 圖/MyndVR 粉絲專頁

嘿!再年輕一次! VR裝置助爺奶回到「小時候」

2020/04/01
女性上街抗議政府對生理用品課稅。 圖/Sonny Barthley

向「月經貧窮」宣戰!蘇格蘭供免費衛生棉照顧學生

2020/03/08
在決定設計這款給無家者的帳篷之前,她們也曾討論過要改善環境污染或水源品質的問題,...

想當太空人!高中女孩自學程式—打造太陽能帳篷

2020/03/04

最新文章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生長於中高海拔的柳杉。 圖片來源:柳婉郁教授團隊提供

把碳「種」回去:種樹反思維,靠樹木固碳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