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全台北中南東4處「創生聚點」出爐,衝9月開放!

2021/08/03 董俞佳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審查全台地方創生青年區域性交流聚點,結果出爐。全台四處青聚點分別是桃園市中壢區青年事務局 (北區)、雲林縣斗六市舊城區三小樓(中區)、屏東縣高樹鄉原南華國小校區(南區)、宜蘭縣五結鄉中興文化創意園區(東區)。青年署表示,四處青聚點最快9月對外開放。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青年署說,青聚點是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今年於全台灣北、中、南、東打造4處啟動青年行動能量的區域性青聚點,與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公有既有空間,共同整備作為地方創生專屬的青年區域性交流聚點。

根據青年署資料,各區青聚點提供至少80坪空間,含多功能空間供活動成果展示或共同工作使用、可容納20人以上的會議室,及供青年交流的開放式聯誼空間。各區也有地方人才培育、跨域交流活動、提供業師門診諮詢,以及整合公私部門相關資源,建立創生青年發展地圖等。

中區青聚點將整修雲林縣鄰近行啟紀念館的舊警察宿舍─三小棟。 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中區青聚點將整修雲林縣鄰近行啟紀念館的舊警察宿舍─三小棟。 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南區青聚點預計將屏東縣高樹鄉原南華國小舊校區活化再利用。 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
南區青聚點預計將屏東縣高樹鄉原南華國小舊校區活化再利用。 圖/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青年署說,北區青聚點位在桃園青年事務局2至3樓,連結其他各地創生場域,如新北烏來教會、桃園野菱蔓生、復興食農及新竹關西共下歇。中區在雲林縣舊警察宿舍-三小棟,將與周邊資源串聯形成文化創意聚落,並鼓勵青年組隊進駐。南區在屏東縣高樹鄉原南華國小舊校區,打造大專生職場體驗、青年創業育成及智能農機人才培育的場域。東區青聚點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4號倉庫,建立人才資料庫,將跨域服務東部的41個鄉鎮。

青年署說,四個青聚點最快9月對外開放,後續將於青年署區域性青聚點網頁不定時發布各區最新動態消息,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

>>不會打球的總教練!帶隊敲出「地方創生」全壘打

>>大學生扎根異鄉-九年時光,在村落玩出遊戲島!

>>台灣田野學校/嘉義只有雞肉飯?嘉義正「創生」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羅素萍到台東定居,開二手書店改變在地。 圖/施鴻基攝影

去書店住1晚-青年東漂開書店,邀約「以書換宿」

2021/08/12
恆春鎮紅氣球書屋是南屏東唯一的獨立書局,來自各地的打工換宿小幫手,也被店主人的熱...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2021/08/11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

全台北中南東4處「創生聚點」出爐,衝9月開放!

2021/08/03
詩人作家小令是當日的講師,她手裡拿著的是自己的作品《日子持續裸體》。 圖/沈育琪...

「楫文社」不只是書店-讓讀者與作者,以文會友

2021/04/26
學生採收紅藜。 圖/廖肇瑞提供

盤中飧自己種-小學童幫自己農田雜糧打傘擋雨

2021/02/18
新竹火車站。
 圖/陳正興攝影

想在春節「鬧中取靜」,島內散步指路「台灣好境」

2021/02/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