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桃園青年返鄉 揮灑地方創生青能量

2020/12/09 倡議企劃

你的理想故鄉,會是什麼模樣?

「我們之前在走田野調查,發現整個村莊怎麼都沒有什麼人」、「很多來台灣的印尼媽媽,長久以來生活地很隱形...」

一群桃園青年意識到,家鄉的客家文化、身邊的新住民們,隨著時代變遷被淡去,決定發揮年輕影響力,彩繪心目中的理想故鄉!

「她的娘家是我們的冒險」 用食物為新住民媽媽說出好故事

當客家文化遇見印尼美食,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呢?在中壢的新街溪畔,「印尼坤甸—她的娘家是我們的冒險」青年行動團隊發現當地新興里徐永鑑里長的夫人朱莉茵女士,正是來自印尼坤甸的客家人,煮得一手客家好菜!長期關注新住民與地方文化的杜彥穎,於是以「娘家」的概念串聯台灣與印尼,地方創生團隊和中原大學師生團隊認真挖掘具有特色又美味的料理,讓姊妹們透過食物回想家鄉的美好,也凝聚社區和族群的感情與認同,建立跨國的多向交流。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找回土地公廟旁的人情味 「伯公下」保存客家文化方口獅

古早古早的土地公廟附近,就是人情味的中心!在桃園觀音,正有一群年輕人帶著理想回到故鄉,在地方耆老的支持下以百年建築「林家古厝」為據點,開啟地方創生新篇章!家住觀音、土生土長的青年許弘霖,從瞭解地方歷史到延續客家傳統,發揮創意讓林家古厝重生,成為客家文化藝文基地。在保存傳統建築的同時,也推展「方口獅」在地客家文化,希望找回社區精神,建構社區、產業及青年團隊三贏的商業模式,與地方共同成長茁壯!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桃園市鼓勵青年投入在地永續發展三年有成 開創社區共好新格局

為了培力返鄉青年參與地方事務,桃園市青年局自2018年起,已累積輔導45組青年行動團隊以實際行動參與公共議題,在家鄉貢獻自己的創意和專長,像是以「復興食農」理念投入校園食農教育的三位地方媽媽、讓龍潭多了ㄧ個文化觀光亮點的「菱潭街興創基地」、串聯鐵路和鐵馬讓楊梅客庄文化雙鐵共構更為人知的「富岡青旅行」,讓地方多了ㄧ股永續發展的青能量!

跨域連結 「桃青能學校」助力青年「從可能到能」

2020年,桃園市青年局與中原大學合作,以「桃青能學校」為主題,提供多樣的培力課程、輔導訪視、成果交流等資源,協助投入於農村再生、文化保存、老城活化、社區營造、產業觀光、社會關懷、新住民文化與食農教育推廣等多元議題的13組青年團隊,培養「從可能到能」的各項能力。

為了讓他們越在地、越國際、從桃園走出去,今年6月桃園市青年局帶領青年夥伴參與首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結識來自不同領域志同道合的夥伴,觀摩學習各縣市鄉鎮的地方創生經驗。11月的成果交流會,更與新北市三峽區在地創生楷模-「甘樂文創」共同舉辦,透過兩市青年的交流、交流、再交流,激盪出永續發展的創生策略。

年復一年陪伴桃園地方創生夥伴的桃園市青年局顏蔚慈局長表示:「我們透過綿密的輔導與支援網絡,陪伴青年夥伴堅持在地方創生的路上,未來我們將聯結更多產業和USR團隊,和在地社區產生更深的連結,協助剛起步的青年夥伴穩健成長,歡迎青年朋友加上我們的行列,一起揮灑地方創生的青能量!」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廣告)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圖/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李家維在南庄蓋玻璃屋,穿山甲、果子貍為鄰,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圖/張皓婷...

拯救地球超級任務 保種之後,李家維啟動「重建自然」計畫

2023/03/31
財政部已自2019年6月15日起,購買能源效率分級第一級或第二級的新電冰箱、新冷...

政院拍板!節能家電減徵貨物稅 再展延2年

2023/03/31
北市環保局在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打造「創能、儲能示範場域」,此為山水綠環教小木屋頂...

4月電費將調漲!北市推「分散式發電」盼用電自給自足

2023/03/31
圖/pexels

【倡議圈活動】淨零減碳 x 綠能創新 x 影響力投資

2023/03/31
圖/Skills for U 社團法人國際技能發展協會 提供

【倡議圈活動】《青春路上》斜槓世代的探尋所 — 技職國手X新北青年政策開箱

2023/03/30
圖/慈濟基金會 提供

【倡議圈活動】你也想讓社會與環境變得更美好嗎? 「共同成長,自我實現」歡迎加入熱青年的行列

2023/03/30

最新文章

羅素萍到台東定居,開二手書店改變在地。 圖/施鴻基攝影

去書店住1晚-青年東漂開書店,邀約「以書換宿」

2021/08/12
恆春鎮紅氣球書屋是南屏東唯一的獨立書局,來自各地的打工換宿小幫手,也被店主人的熱...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2021/08/11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

全台北中南東4處「創生聚點」出爐,衝9月開放!

2021/08/03
詩人作家小令是當日的講師,她手裡拿著的是自己的作品《日子持續裸體》。 圖/沈育琪...

「楫文社」不只是書店-讓讀者與作者,以文會友

2021/04/26
學生採收紅藜。 圖/廖肇瑞提供

盤中飧自己種-小學童幫自己農田雜糧打傘擋雨

2021/02/18
新竹火車站。
 圖/陳正興攝影

想在春節「鬧中取靜」,島內散步指路「台灣好境」

2021/02/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