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番紅花綠食宣言-把食材寫進書,也把永續端上桌

2022/07/01 劉嫈楓

編按:全球疫情、氣候危機、烏俄戰爭⋯⋯,未來世界的餐桌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柴米油鹽醬醋茶,許多習以為常的料理、食材會不會哪天就此消失在餐桌上,餐桌上的永續行動該如何展開?

本月《倡議+》邀請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綠色作家番紅花擔任客座總編,長期關注友善食材、倡議動物福利、鼓勵永續飲食理念的她分享多年來的永續飲食行動。

永續行動?淨零減碳?非得只有政府、企業的任務嗎?永續浪潮,也悄悄吹進餐桌。早在這股浪潮來臨之前,投入飲食書寫多年的作家番紅花,亦是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之一,早就關注友善食材、倡議動物福利、鼓勵永續飲食理念多年,說起關注永續飲食的根源,其實是來自從小就喜歡動物的簡單心意。

作家番紅花,亦是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之一。 圖/張皓婷攝影
作家番紅花,亦是永續飲食推廣協會發起人之一。 圖/張皓婷攝影

「喜歡動物好像是人們的天性。否則我們也不會在日常生活中,隨處看見動物以各種樣態出現在電影、動畫或是繪本當中。但詭異的是,當我們長大後,卻好像忘記了這些事。」番紅花說。

愛動物的初衷 成為倡議永續飲食理念起點

關心動物的簡單初衷,延展成番紅花倡議永續飲食的重要基礎。當她關注飲食料理時,背後聯想的也是生活在其中的動物、昆蟲,身處在大自然生態中一起共生共長的生命。而在她永續飲食旅程中,選擇第一站,是蔬食。

番紅花解釋,農法、土地是最直接影響動物的事情,每個人的選擇影響了農友的從農之路,最早的關心也就是在這些蔬果選擇,自然農法、友善耕作都試著慢慢了解。例如:日前大眾非常關心的蜜蜂失蹤,就與農藥的施灑有關;紅豆栽作與老鷹生態,也是典型案例。「蔬果的選擇影響了土地,也影響生活其中的動物。」

因此,在番紅花的著作《我的廚房小情歌》,就關注和提倡有機的國產食材,分享許多在地、國產、進口食材在不同產地的風味區別,而當友善食材的議題和理念,漸漸獲得大家關注。番紅花又進而將目光轉向動物福利議題。「前幾年談論的人不多,我覺得可以讓大家更關注這樣的議題」,「當有機食材大家關注度夠了之後,也能轉換到另外一個議題」。

 圖/張皓婷攝影
圖/張皓婷攝影

動物福利、海洋多樣性議題 率先發聲引起關注

她解釋,近期大家關注動物福利,最為熟悉的就是雞蛋的飼養環境議題,但蛋的議題複雜,消費價格、養殖業者⋯⋯,有種種涉及面項,但番紅花認為,「或許在找尋解答之前、弄懂議題之前,能有人願意說、有人開始關心。」

為了想了解背後、爬梳錯綜難解的面貌,番紅花在日常或是旅行路途中,順路「塞」進產地拜訪生產者的行程,早是番紅花日常風景。「多方汲取、客觀理解,對我來說很重要。」雞蛋是民生食材必需品,價格往往牽動許多,最理想的狀態是變得人人負擔得起,但這一天到來前,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帶頭說、帶頭關心,「光是關注就有力量。」

帶領大家看見蔬食、認識動物的世界後,這幾年番紅花也把眼光放到了魚的世界。主題的轉向,是這幾年番紅花發現不管去到城市、部落,或是海邊鄉下學校演講,向台下小朋友問起最喜歡吃的魚是什麼?應答的答案總是「鮭魚」。「我非常訝異鮭魚的力量,竟然也能傳遞到不靠海的山上。」

細細一想,為何答案總是鮭魚?對小朋友來說,鮭魚為何如此令人嚮往?明明身處在海島之國,小朋友開始認識的魚,如此貧乏,責任究竟在誰的身上呢?許多在現場的觀察,番紅花不禁反思。

 圖/張皓婷攝影
圖/張皓婷攝影

什麼是永續飲食?從選在地吃在地開始

尤其環顧台灣飲食書寫,「魚」也始終是一塊缺口,有時她問起周遭作家朋友,怎麼不寫魚呢?得到的共同回應都是:「魚實在太複雜了!」倘若自己率先關注,能喚起台灣民眾對魚的認識,多購買在地魚種,也能讓近海漁業、生態養殖漁業能夠得到幫助。「當越來越多人理解,魚不只是營養價值上好的蛋白質,也是不輸牛排的優質食材;背後對我來說,當越來越多人料理,就是影響了漁民。」她說。

近幾年才為大家提倡的碳足跡、減碳行動,早就是永續食物領域倡導許久的理念,但究竟什麼是永續飲食的定義,番紅花如此解答:無非就是「選用周遭容易取得的食材」,不論是魚類、蔬果⋯⋯,選用生活周遭的食材就能減少碳足跡。不過除了從環境減碳的觀點,少去食物運送里程、碳排數量,番紅花心中「選用周遭容易取得的食材」的標準,其實還蘊含著人人能夠公平、輕易地取得的理念。

不只在意食物吃下肚,也想為食物賦與力量,想透過食物多說一點的緣由是什麼?番紅花想了想解釋,從小生活在台北,是典型在台北都會生活中長大的小孩。但回憶起童年時光,自己卻偏愛往農村走去,原因之一是從小就跟著媽媽上市場,也常跟著媽媽在台北閒置地種菜、澆肥、灌溉⋯⋯,長大後轉換身份成為媽媽,為了替孩子準備料理開始接觸食材後,這些兒時成長的鄉間點滴,也跟著回到腦海,番紅花這才發現,自己和土地、食材的距離,並不遠。

 圖/張皓婷攝影
圖/張皓婷攝影

兒時與媽媽的回憶,牽起了番紅花對食材、對料理的情感,而背後總是想得更多的使命感,番紅花想到的是年少時間,閱讀《人間》雜誌的經歷。那時,正是台灣政經社會騷動轉型的年代,雖是成長在都市,番紅花對農村、漁村都有份好奇與關心,底層漁民、農民的生活境況也是她心繫的主題。

番紅花在網路展開食物書寫後,心裡總是想,若也能透過消費、吃,讓農民漁民得到更多關注或收入。「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抱持著這份人文關懷,又能有益環境,減少碳足跡。」

走到人群中演講亦或網路書寫,這樣的理念和意涵究竟能不能被外人辨別,對番紅花而言,並非重點。關鍵是,希望大家能夠盡可能地吃在地、選在地,培養起永續飲食觀,才能真正讓人和環境都獲益。

 圖/張皓婷攝影
圖/張皓婷攝影

持續筆耕不墜,番紅花在日常中書寫飲食料理食材,就是想用親切生活化方式鼓勵大眾一起感受永續食材的美好,進而去影響台灣農林漁牧業者的生產、生活與生態。

食物究竟在自己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番紅花說,投入料理飲食多年,有時在上市場採買,總會忍不住犯了職業病,開啟工作模式,東問西問。「坦白說,自己並不喜歡這樣」她說。番紅花總是提醒自己,應該再次找回看待食物的純粹。

講究討論耕作農法、漁法之前,食物最重要的意義是好吃美味,美味超乎了一切。當美味開啟了味蕾、帶來喜悅,也能進而接受背後價值理念,而最終,也從心中由衷浮現對生產者的深深謝意。

 圖/張皓婷攝影
圖/張皓婷攝影

七月議題策展推薦:

從吃得飽到吃得巧-用餐前多想2秒,就是食育起點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圖/pexels

【倡議圈活動】淨零減碳 x 綠能創新 x 影響力投資

2023/03/31
圖/Skills for U 社團法人國際技能發展協會 提供

【倡議圈活動】《青春路上》斜槓世代的探尋所 — 技職國手X新北青年政策開箱

2023/03/30
圖/慈濟基金會 提供

【倡議圈活動】你也想讓社會與環境變得更美好嗎? 「共同成長,自我實現」歡迎加入熱青年的行列

2023/03/30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名間鄉松柏街種植山櫻花樹苗,打造山櫻花秘境,為松柏嶺營造更...

號召居民一起種山櫻花 參山處建造賞花櫻木秘境!

2023/03/30
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綠色殯葬」。圖為富德落羽之丘樹葬區。 圖/北市民政局提供

響應「綠色殯葬」台北市環保葬參與人數突破4萬

2023/03/30
芝加哥著名地標。 圖片來源:Sawyer Bengtson/Unsplash

快跟上!「城市氣候當責」的時代來臨

2023/03/30

最新文章

微光盒子透過帶孩子們四處到咖啡廳、電視台參訪,來引導孩子做職涯規劃。圖為團隊與孩...

不愛唸書的「壞孩子」 前進安康社區為弱勢兒少點亮微光

2023/03/29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圖/張皓婷攝影

接住迷途中的青春生命-逆風劇團成瑋盛撕下「壞孩子」的標籤

2023/03/01
胖胖樹王瑞閔與他的小小熱帶雨林植物園。 圖/王瑞閔提供

打造熱帶雨林的快樂天堂-「胖胖樹」王瑞閔賺錢幫植物找家

2023/02/15
喝起來完全不像野草做的椿萱野茶,有著相當甘甜的茶感,主要香氣以堅果調性為主,成分...

現代野草生活/野草也能製作抹醬、巧克力!三玉號讓「吃草」很有趣

2023/02/08
EMBERS主廚郭庭瑋期盼透過每一道料理的食材選擇,打造台灣未來的永續樣貌。 圖...

用食材訴說土地與文化-EMBERS 郭庭瑋:做台灣味,是因為希望台灣長成那個樣子!

2023/01/3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