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只是線上課-如果Hahow是大學,正在蓋學院樓

2022/01/19 劉嫈楓

數位學習的時代來了!」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說。

一場疫情過後,線上學習平台Hahow剛剛完成B輪募資,獲得投資者注資3億,揭示數位教育市場的火熱。「這場疫情下,不論從供給端或是學習端,學生或是老師,企業或員工,我們都看到了改變。」江前緯說。

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
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

疫情之後 使用者數位學習向前邁進

2015年創辦,Hahow致力打破「學習」框架。誰說上課只能在學校?哪種身分才能稱之是老師?誰夠格開課?花藝、咖啡、如何看動漫……,舉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都是HaHow線上課程之一。

經過7年,解開了傳統教育束縛,Hahow至今不僅擁有全球六百多名教師、近700門課程,60萬名學生。新的年度更打算成立「Hahow」學院,要讓學生學得廣,還要學得深。「疫情下僅催化了學校、企業加入數位學習行列,啟動較早的成人學習市場,也出現了不同用戶需求。」江前緯觀察。

他進一步分析,Hahow主力用戶白領族群,面對工作上多變化的挑戰,純粹出版、啟發式的內容,不再能應對職場的需求;另方面,疫情前景不確定的氛圍,也加深大眾對於職場工作、金錢理財的焦慮感,雙重力道下,主動學習的意願大幅提升,需要有完整、有效的深度內容。

以前數位課程多半是單堂單點,也多是單向直播,但線上學習的最後一哩路,使用者的學習希望能有更完整的配套,透過前測、紀錄、帶領學習。過去這群成人用戶對於數位課程的應用、成效並沒有深厚的認知與需求。

Hahow擁有全球四百多名教師、近500門課程,43萬名學生。
Hahow擁有全球四百多名教師、近500門課程,43萬名學生。

課程的重新定位,也是一場人才、未來工作的重新設計。即將在2月啟動第一梯次的Hahow學院課程,就會針對學生的需求,透過前測、目標,也透過助教累積學習數據,以作為提出最佳建議,學習方式和內容的方案。目前也會先鎖定於「英文學習」和「程式學習」兩大主題。

蓋好了通識大樓 HaHow要蓋專業學院

曾經也有人假想,如果Hahow是所大學會是什麼模樣?江前緯比喻,以一所大學想像的話,Hahow既有基礎通識課程,也有好玩有趣的社團課程,也有進階等級的深度課程。「以前我們蓋好了通識大樓,現在要往專業學院邁進。」江前緯說。

江前緯說明,數位學習有幾個階段的發展。第一是完成內容數位化、第二是服務平台化,最終階段是滿足個人化的需求。Hahow現階段,已經完成了平台化,也有足夠的服務和應用提供給用戶選擇。「當平台有了各種服務和工具後,必須根據使用者需求提供最好的配套和對接。」他說。

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說「找出最適合的個人學習方式,就是HaHow創...
Hahow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江前緯說「找出最適合的個人學習方式,就是HaHow創辦的初衷」。

終極目標是實現個人化的學習,而這不是新世代數位趨勢下才有的願景。「回想我們每個人的求學階段,都是一對二十、一對五十的教學。但學習,其實有著每個人不同的需求、目的和偏好。」

再定義「學習」 打破教與學的限制

「再定義」(re-defined)學習,始終是HaHow創業的初衷,從學習的目的、教與學的對象身份、學習的目的,都能有更多元的開展。比起傳統的教學,HaHow希望做出更多的增補,擴大對學習的想像。

「打開教與學的限制,打破身分、空間、題材的想像,讓學習回到個人、自主、多元,找出最適合的方式,就是Hahow創辦的初衷。」江前緯說。

延伸閱讀

>>「熟齡新生」報到線上學校!-追課跟追劇一樣簡單

>>人人都能當老師 Hahow打破教與學框架

>>啟夢教育:你有讀對科系嗎?你是喜歡讀還是擅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最新文章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 圖/張皓婷攝影

接住迷途中的青春生命-逆風劇團成瑋盛撕下「壞孩子」的標籤

2023/03/01
胖胖樹王瑞閔與他的小小熱帶雨林植物園。 圖/王瑞閔提供

打造熱帶雨林的快樂天堂-「胖胖樹」王瑞閔賺錢幫植物找家

2023/02/15
喝起來完全不像野草做的椿萱野茶,有著相當甘甜的茶感,主要香氣以堅果調性為主,成分...

現代野草生活/野草也能製作抹醬、巧克力!三玉號讓「吃草」很有趣

2023/02/08
EMBERS主廚郭庭瑋期盼透過每一道料理的食材選擇,打造台灣未來的永續樣貌。 圖...

用食材訴說土地與文化-EMBERS 郭庭瑋:做台灣味,是因為希望台灣長成那個樣子!

2023/01/31
主事梯田山民宿的阿達,同時也是一名策展人。 圖/蔡昇達提供

將山林視為「我們」創造梯田山民宿 蔡昇達:接受自然裡所有的隨機

2023/01/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