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無法發現問題 下一代要有觀察力

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日前邀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右)、誠致教育基金董事長方新舟等人對談。圖/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日前邀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右)、誠致教育基金董事長方新舟等人對談。圖/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提供

【選文說明】

未來20年,有47%的工作會消失,可怕的不是工作消失,而是會出現何種前所未見的工作呢?下一代將面對充滿問號的世界,他們需要面對世界、適應全新環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這些文章可以讓讀者理解,此時此刻,創新為何重要。


全球人工智慧(AI)發展正夯,面對AI新趨勢,台灣如何做教育準備?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去年底席學思達亞洲年會時說,應付人工智慧要有技術、學術、藝術三要素,才能唯一、獨一;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則說,人工智慧無法發現問題,應培養下一代觀察力。

第二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嚴長壽、葉丙成、誠致教育基金董事長方新舟等人進行對談。

嚴長壽:用唯一、獨一來取代「齊一」

主持人,也是學思達創辦人的張輝誠提問,因應人工智慧,應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嚴長壽說,應付人工智慧,要用唯一、獨一來取代「齊一」。未來技術和學術領域的界線,會愈來愈模糊,「技術、學術加上藝術」三項缺一不可,而人要成為「獨一」,就要有美學能力。

嚴長壽還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擁有不被駕馭、思辨能力;學習文化、文明,才不會被機器取代。

葉丙成:教孩子應變 才能適應變化

葉丙成說,未來20年世界的產業變化會非常大,過去的老師只追求「穩定」,鼓勵孩子找鐵飯碗,這種思維必須丟開,教孩子「應變之道」,才能適應變化,且面對新事物,要能很快學會並掌握。

第二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激起許多精彩火花。 記者馮靖惠/攝影
第二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激起許多精彩火花。 記者馮靖惠/攝影

但人工智慧沒辦法「發現問題」,葉丙成說,現在年輕人的觀察能力差,要培養下一代觀察力,發現他人的問題。

「人工智慧需要大量數據,但台灣的法規制度須改變。」葉丙成舉例,教育部校園雲端Open ID最近才要上路,後來他知道,因為教育部請各縣市提供學生資料時,縣市政府承辦人都說不能給學生的身分證字號,因為涉及個資法。他說,台灣對於數據使用的心態要更開放,不能怕東怕西,這樣在人工智慧和教育領域上,才可能進步。

嚴長壽也說,改變台灣教育是艱鉅工程,如果體制內老師和家長的觀念不改變,政府、民意代表還停滯在討好選民,台灣教育就不可能改變。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幸福肥」男女有差?已婚男性肥胖風險高3.2倍 女性因社會歧視趨勢大不同?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淘汰課桌椅重生!變身藝術、雙語交通教具 重新活用有創意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小花蔓澤蘭能變保養品?頑強綠癌活性大 實驗證實可保養皮膚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海島氣候危機...帛琉總統邀請川普一同浮潛 見證氣候變遷衝擊

最新文章

從「只認識葡萄樹」到誤打誤撞成森林人...詹于萱在冷門科系中找到大未來

從「只認識葡萄樹」到誤打誤撞成森林人...詹于萱在冷門科系中找到大未來

搶搭綠色經濟列車!綠領市場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 這些技能最搶手!

搶搭綠色經濟列車!綠領市場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 這些技能最搶手!

綠領人才搶手!中山大學開設免費碳費課程 培育淨零人才

綠領人才搶手!中山大學開設免費碳費課程 培育淨零人才

58歲男子追夢!報考花蓮森林護管員 完成年輕心願

58歲男子追夢!報考花蓮森林護管員 完成年輕心願

永續科系崛起!ESG跨領域人才成職場新寵

永續科系崛起!ESG跨領域人才成職場新寵

美濃龍肚國小種稻種出產銷履歷!全國首創小學自產水稻 產量可供全學年午餐

美濃龍肚國小種稻種出產銷履歷!全國首創小學自產水稻 產量可供全學年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