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兒時遭家暴 長大罹心血管疾病增3倍

2018/04/23 黃安琪

研究指出,親子共讀可以刺激兒童腦部發育,也可以增加美好經驗。 新華社
研究指出,親子共讀可以刺激兒童腦部發育,也可以增加美好經驗。 新華社

「親子共讀」能增進親子關係,醫師指出,國外研究發現,兒時如有家暴、被疏忽等負面經驗的孩童,成人後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高出3倍,鼓勵父母透過陪讀創造美好經驗。提醒家有年紀小孩童的父母,陪伴共讀時孩童出現抓書、丟書、吃書等情形,表示孩童喜愛歡書,而非討厭閱讀。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表示,現今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童年的負面經驗會增加成人健康問題風險,包含糖尿病、高血壓、中風、肥胖及部分癌症。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一群成人回憶童年具有7至8個負面經驗時,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

親子共讀 防負面情緒

建立親子間的美好經驗,陳宥達鼓勵親子共讀,從寶寶出生到3歲進行陪讀,可從每日陪讀幾秒鐘到幾分鐘,觀察孩童的反應。

他舉例,6個月到1歲的嬰兒期,寶寶會以手抓、拍、丟書等方式認識書,這並非是討厭書的表現;家長也能將寶寶抱坐在大腿上,進行肌膚接觸增進情感;隨孩童愈大能培養固定的閱讀時間、讓孩童選擇書,甚至由孩童主導閱讀、練習說故事。

幼兒時曾遭家暴,或有負面情緒,長大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變高。 記者喻文玟/攝影
幼兒時曾遭家暴,或有負面情緒,長大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變高。 記者喻文玟/攝影

親子對話 刺激腦部發育

衛福部國健署今年起,納入第一線兒科醫師推廣親子共讀,在根據2017年發布的健康不平等報告中,發現隨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及是否經常念書給3歲的孩童聽,在健康上有顯著落差,如低體重以及經常親子共讀,皆可能與兒童在校表現優異相關。

國健署鼓勵家長,從孕期到寶寶出生後,直到3歲以前,可進行「對話式共讀」刺激寶寶腦部發育,從嬰兒期開始建立親子共讀習慣,並至少持續至幼兒園

推薦閱讀

支持無聲受害者 臉書創立霸凌防制中心

「冷漠也是幫兇」 我是霸凌旁觀者

預防鍵盤殺人 網路霸凌有法可管

作者文章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最新文章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閱讀陪伴」是許多安置家園回應照護孩子核心價值的方式。 圖/unsplash

培養閱讀素養-讓孩子「搶著閱讀」的方法

2022/05/1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