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讓「安全至上」綁架自由 追尋身障天賦的職涯路

2020/01/21 卓哲緯(倡議專欄)

每次搭乘捷運時,我總是感受社會真實面貌的視角,因為總有人帶著憂慮和疑惑的目光聚焦在我踉蹌的步伐上。

卓哲緯在出生2個月時,就因為意外事故罹患腦性麻痺。 圖/卓哲緯提供
卓哲緯在出生2個月時,就因為意外事故罹患腦性麻痺。 圖/卓哲緯提供


他們揣測我搖晃的身影能走多遠?

困惑我的家人們怎麼願意放心讓我獨自出門?

怎麼不使用輪椅等輔助工具?

甚至是熱心想攙扶,卻讓我失去平衡摔傷了……。


卓哲緯目前任職於點點善文案編輯。 圖/卓哲緯提供
卓哲緯目前任職於點點善文案編輯。 圖/卓哲緯提供

人們總是習慣以自己的眼光解讀眼前的景況,再從既定觀念裡給出「良心建議」。這些「好意」,卻強化了他們對身障者的既定印象,也把我對自由的嚮往給綁架了。這幅景況不只發生在我生活周遭,也著實反映在我的職涯。

大學畢業那年,我透過勞動部協助尋找工作,這段過程,讓我感受到身障者的職涯發展,不如求學時期平順。尤其現今景氣狀態,求職已經不太容易,而身心障礙者若要進入一般職場,除了能力符合要求,在行動上的安全問題,更成為職場裡亟需磨合的一大難題。

與勞動部的就業輔導單位幾經商談後,對方期待替我媒合一處地點方便的文書工作。在他們建議下,我開始訓練中文打字的速度與準確度。此外,更再三叮囑我職場禮儀、時間觀念,尤其千萬不能發生意外事故。因為一旦發生職災,在釐清責任歸屬時,就會形成雇傭之間的艱鉅角力。

對於身心障礙者種種的安全顧慮,使得從事的工作多半單調而簡易。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負責會計傳票繕打與每日結帳。然而,單一而重複的工作並不是我所嚮往,制式的框架讓我感覺像是豢養在籠內的天竺鼠,在塑膠圈上跑一跑就能下場吃飯、休息,不需要多加思考,而不是我期待裡中能與人溝通的工作。

目前任職於點點善的哲緯,喜愛與人群接觸交流。 圖/卓哲緯提供
目前任職於點點善的哲緯,喜愛與人群接觸交流。 圖/卓哲緯提供

為了打破現況,我開始參與各式講座、論壇,找尋工作與生活的連結,嘗試填滿空缺。或許是老天看見我不斷尋找新契機的步履,讓我在工作第3年,遇上「點點善」。

2019年,春天。我撰寫一篇社會設計文章,刊載在朋友的粉絲專頁,內容是介紹點點善如何開拓身心障礙者的天賦能力,並結合產品開發,提供給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當時撰文,我對其中之一的計畫「城市曙光」印象極為深刻。這項計畫是先由視力受限者作畫作,台灣茶香水P.SEVEN再以此發想,創作出相同質調的香水,結合五感中的視覺和嗅覺共創而成。這大大開啟了我對於身障就業不同的認知,並希望自己也能參與其中。

後來如願加入點點善,不同城市曙光計劃中,視限者透過嗅覺與繪畫完成工作,我負責撰寫臉書文案,與採訪各項專案的參與者,甚至是負責管理和銷售社創商品。這幾項工作各有不同學問,臉書的編輯需要學習攝影的構圖技巧,訪談要蒐集受訪者的資訊、編列訪談綱要、提問的內容更要切近受訪者。

在過程裡我察覺到每位參與者角色不盡相同,有些是創作者,有些則是需要被協助的身心受限者。每位能力大有懸殊,但在參與共創時,彼此都不可或缺。我才明白這樣創作歷程不單是提供給身心障礙者一份就業機會,更是一場開啟彼此天賦、追求公平的實驗。

現在的我正在磨練各種角色,但我高度期待將人與人互動的故事完成呈現。初入社會短短幾年對於一名腦性麻痺的我來說,如此特別的際遇,已是滔天之幸。有了這些經驗讓我更相信自己能克服更多挑戰,而不再陷於他人對我能力上的遲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擴大倡議影響力,超過30家重視健康永續企業品牌紛紛加入響應。

【倡議圈活動】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不塑經期,您準備好了嗎?

2023/05/24

最新文章

盧彥勳擔任「我愛牛奶」計畫公益大使,鼓勵小朋友把握當下,勇敢朝著夢想努力。 圖/...

盧彥勳化身「一日教練」送愛屏東 以人生故事鼓勵學童把握當下

2023/04/10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陪伴、臺美生態學校校長社群的共同努力下,「黑松綠⁺校園計畫」...

讓孩子成為校園永續行動的主導者,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翻轉教學

2022/12/28
根據明台產險統計,2019年度高中以下學校理賠通報案件超過千件。 圖/倡議家 提...

校園安全教育「疊疊樂」!瓦斯有沒有毒?考倒小學生

2022/11/02
Open Taiwan、Key Taiwan、Resilient Taiwan ...

主流的邊境、創新的激盪點:面對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用 OKR 想像台灣教育

2022/08/25
蒲公英關懷教育基金專戶長期支持南投偏鄉學校,期許偏鄉的孩子能自信成長。 圖/宏將...

宏將傳媒林逢春傳遞善的種子進偏鄉 看見公益資助的永續新風景

2022/07/13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Instagram報導108課綱觀察報告,吸引超過13000個按...

「108課綱論壇」-來自第一線學生的真實聲音

2022/06/2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