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苗栗3號」耐病又耐寒 不怕白葉枯病、可減少藥劑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李柏澔
水稻苗栗3號田間生育情形與台稉9號比較,顯示苗栗3號植株直立,株型良好,生育日數...

白葉枯病嚴重時導致稻穀充實不良、白米品質下降等,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國立中興大學歷經10多年合作,選育出水稻「苗栗3號」品種,該品種具白葉枯病抗性基因,可減少藥劑使用且田間產量表現良好,減少白葉枯病發生情形。

苗栗農改場長呂秀英表示,水稻台南11號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但台南11號對白葉枯病不具抗性,若生育中後期遭遇颱風或東北季風過後均需以藥劑進行預防,恐威脅農友健康及增加食安風險。

因此,苗栗農改場與國立中興大學合作,透過分子標誌輔助育種技術,將白葉枯病抗性基因導入台南11號,經田間性狀選拔,兩期作平均表現為「抗級」,2023年通過且命名為水稻「苗栗3號」,該品種推出有利於減少白葉枯病發生情形。

呂秀英指出,苗栗3號採用中晚熟品種栽培管理模式,經過2年共4期作的區域試驗顯示,在產量、生育日數及抗倒伏性、秧苗期耐寒性皆與台稉9號相近,但白米品質與成熟期耐寒性皆優於台稉9號,此外,若在北部地區種植,還能減少因低溫所造成的損害。

呂秀英表示,水稻苗栗3號產量穩定、白米品質優良,更具白葉枯病抗性,可減少藥劑施用並降低病害大規模發生的風險,目前以白葉枯病好發區域為優先推廣目標,與周邊育苗業者合作進行試作及輔導,積極拓展多元化利用方式,期望讓稻農有多品種的選擇機會。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稻米 白葉枯病 科技農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