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糧食自給率跌剩3成,為何進口食物越來越多?
農業部10月2日公佈2022年《糧食供需年報》,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為30.7%,與前期相比少了0.6%;此外,國人食用稻米量僅42.98公斤,連續5年下滑。為什麼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逐年降低?又該如何挽救僅剩3成的糧食自給率呢?
為什麼糧食自給率每年都在下降?
糧食自給率指的是國內消費之糧食(包括食用及非食用)中,由國內生產供應之比率。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吃的食物中,有多少是本地生產的,而為了計算這個比例,便以食物中的熱量作為基準,來看台灣能自己生產多少糧食,因此也稱為「以熱量計算之糧食自給率」。
根據農業部統計,過去20年裡,台灣的各種食物供給量出現巨大變化,白米、堅果、油籽、蔬菜、水果、海鮮和乳製品等生產量減少,麵粉、馬鈴薯、肉類和蛋類卻大幅增加,且在2022年,國人食用肉品量(87.50公斤)首次超越穀類(87.42公斤),肉類幾乎要取代「主食」的地位了;飲食習慣的西化不僅讓進口肉類增加,也讓可以作為飼料的玉米等雜糧的進口量持續上升。
台灣屬於糧食淨進口國,在糧食自給率偏低的現況下,一時之間恐怕很難大幅改善,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曾表示,進口需求居高不下正是糧食自給率難以提升的主因。農業部分析,極端天氣、國際貿易情勢、新漁業管理制度、農業政策發展、人口結構和飲食習慣的變化等,都是導致我國糧食自給率屢創新低的關鍵原因。
自給率關乎糧食安全,但台灣近7成仰賴進口!
而糧食自給率同時也是影響糧食安全指標的重要因素之一。糧食安全指的是穩定地讓所有人獲得充分、安全且營養的食物,除了糧食的供應外,還包括如何取得、穩定取得和有效利用糧食等面向。
隨著氣候變遷,加上全球人口預計在2050年逼近百億,這意味著對農產品和食物的需求將急劇增加,糧食安全也因此備受關注。台灣目前約有7成食物依賴進口,除了氣候與自然資源變化對於糧食生產帶來的衝擊外,國際自由貿易及政治環境的穩定,同樣也是我們必須持續關注的焦點。
改變國人飲食習慣,從食農教育做起
提高糧食自給率不僅僅需要增加生產,更要鼓勵消費者積極選擇國內的農產品。為了讓國人的飲食中增加在地農產品的比率,長期關注食農教育議題的主婦聯盟食農講師李佳蓉表示,以菱角為例,大多數國人習慣的吃法不外乎煮湯或直接蒸熟吃,但這種單調的料理方式難以迎合現代人喜愛變化的口味,因此她帶領團隊從料理開發做起,試著讓在地農產以新料理型態走上餐桌,不過她也坦言想要改變大家的飲食習慣恐怕沒那麼容易。
因此,滿足想要購買國內產品的消費者需求,並加強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讓每個人在購物、用餐時,都能自然思考這些農產品是從哪裡來的,是誰種植的,將是提高糧食自給率的重要一步。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