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植物「專利」夯!2024植物品種權200件申請 創歷史新高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李柏澔
農業部農糧署表示,去年申請植物品種權共兩百件,其中以蝴蝶蘭為大宗。 圖/自由時報資料照

根據農業部農糧署統計,我國植物品種權自2005年6月30日施行至今,申請案件數穩定成長,2024年申請案件達到10年高峰的200件,目前取得品種權共1640件。農糧署表示,各界應尊重植物品種權,避免違法繁殖、販售或種植未經授權的具品種權植物,並促進國內品種改良及鼓勵國外優良品種引入。

我國參酌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1991的公約修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自2005年6月30日施行至今,申請案件數穩定成長,2024年申請案件更達到200件,為近10年高峰,新品種在受理公開後即可取得臨時性保護,對於育種者多一分保障。

閱讀更多:苗圃裡的魔法師!從種子種出森林 孕育樹木新生命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我國目前已公告226個植物種類適用於植物品種權保護,具新穎性、可區別性、一致性、穩定性及具備適當名稱的品種,可提出申請取得植物品種權;截至今年1月底止,申請案共3286件,取得品種權1640件,其中外國申請案676件,取得品種權278件,育成新品種及引進數量繁多,可提供農民多元栽培選項,並強化農業競爭力。

閱讀更多:台灣新創「吸管越多,地球越好」-田裡「種」吸管

姚志旺說,繁殖、販售具品種權的植物需取得品種權人授權,另新品種在受理公開後至核准前,依「種苗法」第19條第2項取得臨時性保護,農民或業者仍須取得該品種申請人同意才可商業利用,否則將造成侵權。新品種是育種者耗時多年的智慧結晶,各界應尊重植物品種權,避免違法繁殖、販售或種植未經授權的具品種權植物,促進國內品種改良及鼓勵國外優良品種引入,共同推動農業發展。

近10年植物品種權申請案件數量。 圖/取自農糧署網站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農糧署 農業部 農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