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劇團特展-翻開少年事件簿:如果可以好,誰想變壞?

聯合新聞網 李婉婷

「對我來說,逆風不是一個劇團,而是陪伴孩子們的家。」逆風劇團共同創辦人陳韋志說。成瑋盛、邱奕醇、陳韋志三個在台北市大同區土生土長的大男孩,曾是社區令人極為頭痛的問題少年,於2015年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以高關懷少年組成的「逆風劇團」,陪伴無數個特殊境遇的青少年,以各種形式拉孩子一把;2020年,逆風再次以非行少年(註1)為主角,將在這社會角落醞釀五年的故事,藉由「非行,飛行」逆風少年影響力特展,於9月30日在松菸文創園區真實上演!

重現街頭與衝突,讓生命更靠近生命

此次特展中,共分少年現狀、戲劇、少年事件簿、深夜陪伴、教育、青銀共創、公益、環島、繼往開來等九大展區,逆風專案經理鐘皓宇表示,既然是劇團,就讓展覽回歸到戲劇狀態,整個展場設計的概念像是一幕幕舞台劇,也是少年們的人生歷程,遇到的問題、發生的事情、如何解決、未來會走到哪裡等起承轉合。事件、人物、衝突的劇情鋪排,觀眾可透過文字、照片、影像裝置、甚至是實體物件等不同的藝術視角去接近這些年輕生命的真實樣貌。鐘皓宇說:「以前逆風最常做的不是演戲,是去街頭、公園找孩子,其實街頭是這些少年最常待的地方。」為讓生命更靠近生命,第一節少年現狀展區中,除了探討相關社會議題外,也重現了他們曾生活過的空間,甚至融合街頭「噴漆」藝術,展出由少年們構圖後藝術家延伸的噴漆創作,充滿臨場感的設計令人深刻體驗非行少年從何而來。

由少年們構圖後藝術家延伸的噴漆創作作品,也有在展覽中展出。 圖/逆風劇團提供

陳韋志也分享道,「少年事件簿」則是逆風最特別、也獨一無二的內容,有別於一般制式個案檔案,這些隨筆紀錄講述著每個發生衝突的現場,第一直覺所觀、所感,它比較像是一本故事書,這些紀錄裡包括到酒店、到幫派大哥家,幫助求救於我們的孩子脫離出來的過程,每個事件都是攸關生死。屆時展覽將以投影方式呈現,觀展者可拿著事件簿到投影機前細細閱讀,另外,展區內亦會安排幾位如今已成年且狀態良好的當事者,親自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與觀眾進行更多現場互動,陳韋志進一步解釋:「學校、法院、青少年中心等機構往往只在白天運作,但孩子們發生事件的時間多半是深夜,我們期待藉著這樣的展出方式,讓更多人正視台灣社政系統的落差。」

籌備展覽的期間,對青少的陪伴也是沒有停止,常常半夜接到電話就丟下手上所有事情去找...

家與陪伴,無所不在!

2015年逆風劇團成立時,不像一般劇團有舒適的排練場與辦公室,陳韋志回憶起以前,「過去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公園、天橋、屋頂聊夢想、討論事情、和排戲,所以很靠天吃飯。」直到2018年,劇團得到一筆獎金,即使三人都負債創業,但他們仍堅持用獎金租下延平北路一處固定空間,才得以有遮風避雨的安所,他說:「我們知道流浪的苦,也想實現當初的期望-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地方,這裡不單是排戲,還可以提供他們安全,而且劇團的大門從來不鎖,永遠為孩子開門。」如同劇場導演在舞台正式開演前,會進行等比例模型的模擬舞台,特展中也將打造1:25劇團空間模型,讓觀眾更清楚看見這些曾經排練,以及孩子們聚在一起的空間。

天橋下曾是逆風劇團最常去的排練區,團長笑稱這裡不怕曬不怕雨。 圖/逆風劇團提供

藉由這次展覽,逆風劇團期待帶給大家三件事;一是希望觀展者歸零,以最真實、最天真的角度與心態看待展出;二是當走出展場,撕下對非行少年的標籤,如果可以好,誰想要變壞?最後,在撕下標籤後,期盼更多人加入參與陪伴的行動。陪伴是無止盡的漫漫長路,非行,飛行特展就像是這些孩子的人生歷程,承載著起承轉合,每一幕都缺一不可,為親手拼湊出這一幕幕的舞台,劇團團員更是沒日沒夜地趕工製作,展板、桌椅、櫃子等道具的鋸裁、敲釘、彩繪都是策展人帶領孩子們一步步合作完成,展覽裡更多的故事與細節都藏在其中,9月30日起等你一起看見更多的不一樣。

註1:非行,指違反法律與社會道德的行為。非行少年,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有犯罪行為或犯罪之虞者,成為觀護處分之對象。

展覽的展版都是逆風劇團的成員青少年們一起共同製作。 圖/逆風劇團提供

延伸閱讀

>>【逆風的10堂課】好事少年回頭,逆風中的開始

>>【逆風的10堂課】舞台燈漸亮,照耀角落少年

>>【逆風的10堂課】聚光燈下,舞台上的蛻變與綻放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逆風劇團 技職教育 兒少保護 隱形兒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