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成新趨勢!臉書Buy Nothing社團崛起 1285萬人加入免費贈物行列
臉書及很多網上社媒平台掀起趨勢,消費者透過當地社團免費供應及收受商品,這些社團經常購上「不買」、「啥都不買」等名稱,讓社團成員及鄰居建立聯結,讓想把東西免費給出、想找物件的人都能如願,也有助於生活環境,不讓不再想要的物件淪落到垃圾堆、掩埋廠。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透過這樣的社團,瑟維斯(Naomi Serviss)取得1個書架、1個吉他架;渥爾夫(Michelle Wolf)得到3台飛輪車,她把2台送給教師朋友的班級,1台自用。霍德曼(Joni Holderman)則取得一張輕度用過的地毯,全新品零售價要1000元。
住羅德島州北國王鎮(North Kingstown)的瑟維斯表示,這樣就變成當地超級餽贈經濟體。她由故鄉及紐約市「啥都不買」社團收到也贈出數不清的物件。
「不買」、「啥都不買」這樣的社團是怎麼運作的呢?臉書上目前最大的「啥都不買」社團是「啥都不買專案」(Buy Nothing Project),2013年由克拉克(Liesl Clark)、洛克菲勒(Rebecca Rockefeller)兩位住太平洋西北部的友人成立,她們看到一處海灘堆滿海浪沖上來的塑膠品,各種形狀、顏色及尺寸都有。
克拉克表示,她倆創辦第一個這種性質的社團,理由有三:出力拯救環境、創造餽贈互享物件的經濟、幫忙社會上人們能建立聯繫。
兩位友人上臉書推動她們的想法,在華盛頓州班布里奇島(Bainbridge Island)創造第一個「啥都不買」,幾個小時內,社團就由兩人成長為幾百人。
這個想法目前已成為全世界參與的社會運動,這類社團在臉書有1285萬成員,還有150萬人使用「啥都不買」App(可以由https://buynothingproject.org這個網址取得)。克拉克表示,44個國家民眾已加入各個「啥都不買」社團,由網址下載app的有193國人民。
要參加「啥都不買」社團什麼錢都不用花。假如有人想在臉書創建新的「啥都不買」社團,要花10元取得執照。克拉克表示,接下來專案成立社團,下載通用準則,開始運作。
克拉克指出,臉書上有些團體用了「啥都不買」的名稱,但不註冊,這就違反商標,但她的團體不夠大,無法監察。還有很多抱相同概念的團體在臉書上組成,於社區裡提供免費物件,也有人在臉書市集贈送東西,但沒有隸屬關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