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新紀元:導入智慧監測系統輔助種植 節省資源、還能複製得獎風味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嘉義縣政府自111年起補助咖啡園建置智慧化農業設備,透過溫濕度監控、土壤感測器與遠端控制系統,咖啡農得以即時掌握環境資訊,接連種出得獎咖啡。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府自111年起補助咖啡園建置智慧化農業設備,長期收集阿里山區氣象資料,透過溫濕度監控、土壤感測器與遠端控制系統,咖啡農得以即時掌握環境資訊,接連種出得獎咖啡。

閱讀更多:台南「東山咖啡」碳排降低、風味增添!成大教授率隊研發有成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26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阿里山區的咖啡莊園「鄒築園」與「卓武山莊園」運用科技輔助種植,在「2025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中奪得頭等獎殊榮,也屢屢在全國大賽中得獎。

農業處說明,阿里山地區海拔高、地形破碎、微氣候差異大,農事管理難度高,為協助咖啡莊園解決難題,嘉義縣政府自民國111年起補助咖啡園建置智慧化農業設備。

鄒築園主方政倫表示,導入智慧監測系統後節省約5成田間巡查時間,使用水資源降低約3至4成,咖啡產量與品質分別提升10%至20%,預計再導入智慧管理系統,監測酸鹼值及氧氣,回溯製程中的溫濕度變化,未來可調出資料及記錄每個廠商所需風味,提供風味穩定且能重現的精品咖啡。

卓武山莊園主許定燁說,過去田間管理以經驗為主,現在能透過手機App數據精準調整灌溉與施肥週期,大幅降低病害風險與人為誤判,讓咖啡風味更加穩定。

閱讀更多:黑科技!咖啡渣竟能變「綠建材」 隔音、除臭吸濕還防蟲

農業處表示,鄒築園與卓武山咖啡莊園皆為嘉義縣早期發展精品咖啡的代表性場域,智慧農業可節省人力與水資源,讓園主有餘裕將重心轉向採後處理與品質控管;縣府將整合成功案場經驗,建立模組化操作流程與管理建議,幫助不熟悉的農民朋友認識智慧農業,加速產業轉型。

產出名聞國內外咖啡豆的嘉義鄒築園主方政倫(圖)表示,自幾年前導入智慧監測系統後,節省約5成咖啡園巡查時間,使用水資源降低約3至4成,咖啡產量與品質分別提升10%...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補助 農民 咖啡 嘉義 阿里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