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拚2030碳中和 鴻海、台積電為何是「關鍵」?
科技巨擘蘋果(Apple)早已達成碳中和目標,但為了讓旗艦產品iPhone也達成碳中和,蘋果將需要台灣供應鏈的幫助。
根據蘋果公布的2020年環境進度報告,有超過75%的碳排放都是外部供應商製造蘋果產品時所產生,包括台積電(2330)和鴻海(2317),這些公司依然有約90%的電力來自非再生能源。
不過,這個現象正在改變。這些公司正安裝太陽能板和購買離岸風電廠的電力,以符合蘋果所有產品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蘋果強調,愈來愈多氣候變遷的壓力並非來自提倡環保的人士,而是來自蘋果供應鏈。
在蘋果的上百家供應商中,已有71家承諾只用再生能源,這些企業用電量總和約為8 GW(Gigawatt,十億瓦),或高於新加坡全國的尖峰用電量。一旦達成此目標,每年能避免排放1,430萬公噸的溫室氣體,相當於每年逾300萬輛車上路的排放量。
蘋果希望供應商在本國地區投資足夠的再生能源,透過這個方式,即使一家工廠在夜裡需要電力(燃煤發電),未來將須投資足夠的風力或太陽能發電,在其他時段維持等量的碳免於燃燒。
對鴻海來說,這意味須在中國大陸河南廠等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板,這個工廠主要依賴燃煤發電。鴻海在2019年已安裝224 MW(Megawatt,百萬瓦)乾淨能源,比2017年增加33 MW。但鴻海仍有漫漫長路要走,蘋果報告顯示,太陽能和再生能源僅占鴻海去年總用電量約10%。
台積電去年使用的再生能源占總用電量6.7%,已承諾在2050年為所有的營運生產再生能源。台積電7月與丹麥再生能源廠商沃旭能源(Orsted)簽訂合約,購買沃旭設在彰化的920 MW離岸風電廠的所有電力,堪稱全球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交易案。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這項交易代表台積電實際上已擁有合約來購買更多乾淨能源,比蘋果更多。
台灣企業占蘋果全球供應商很高的比重,因台廠在這些領域具有主導地位,例如代工製造和客製化半導體。台積電專門為蘋果iPhone和iPad生產尖端晶片,鴻海每年組裝逾1億支iPhone。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