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費「打假球」?調查:碳費公布至今 僅2.3%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

氣候行動

台大風險中心11日公布「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指去年台灣碳費公布至今,並未驅動企業積極訂定減碳目標、進行內部碳定價,顯示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向下滲透率仍有差距。 圖/中央社
台大風險中心11日公布「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指去年台灣碳費公布至今,並未驅動企業積極訂定減碳目標、進行內部碳定價,顯示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向下滲透率仍有差距。 圖/中央社

台大風險中心11日公布「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指去年台灣碳費公布至今,並未驅動企業積極訂定減碳目標、進行內部碳定價,顯示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向下滲透率仍有差距。

台大風險中心11日發布「第4屆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報告,調查於今年3月至4月間進行,對象為台灣年營收新台幣1億元以上企業,並針對重點產業(傳統高碳排製造業、電子高碳排製造業、營建工程業、運輸及倉儲業、不動產業、金融服務業),以及其餘製造業,依比例分層隨機抽樣906家。

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分析,去年10月定調碳費制度至今,因價格與國際相比過於寬鬆,並未驅動企業積極訂定減碳目標、進行內部碳定價、強化供應鏈碳盤查等。

周桂田提到,碳定價、綠色金融、用電大戶條款等相關氣候政策與法規也缺乏清晰目標,在永續金融上未見銀行與企業有更多氣候議合、綠色貸款等成長,顯示綠色金融政策推動向下滲透率仍有相當的差距。

台大風險中心指出,此調查分為「氣候揭露」、「永續金融」及「勞動人權」3大面向。

根據調查,2成受訪企業有進行氣候揭露,上市櫃企業有氣候相關揭露的比例逐年成長,「然而國內碳定價政策鬆弛,導致企業在溫室氣體揭露及訂定淨零目標方面停滯,甚至在供應鏈碳盤查及訂定減量目標方面退步」。

調查指出,全體受訪企業僅2.3%有實施內部碳定價,且企業有進行氣候揭露評估中長期風險的比例,今年較去年降低約10%。

永續金融部分,僅1成企業曾與金融機構進行氣候相關議合,議題以碳盤查占約7成最多,然而企業受金融機構要求而獲得更優惠融資條件未見成長;此外,碳定價與用電大戶條款等政策過於寬鬆,企業對綠色貸款需求偏低,有6成企業不清楚或不需要氣候相關金融商品。

勞動人權部分,近7成企業表示有僱用重返職場的中高齡或高齡者,傳統高碳排製造業略高於其他產業;僅約6成企業表示男女薪資無明顯差異,主管人數則是男性明顯高於女性。

調查指出,約53.4%企業表示若減碳計畫對員工產生重大影響有建立溝通管道,但僅16.2%企業有評估減碳計畫對員工影響。整體而言,電子高碳排產業及有進行氣候揭露的企業,有較高比例進行工廠或營運據點及供應商人權盡職調查,大多是來自客戶供應鏈的壓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最新文章

碳費的下一步!碳封存管理專法 環境部預計2026年發布

碳費的下一步!碳封存管理專法 環境部預計2026年發布

國有地造林!財政部開放企業租國有農地「種碳匯」 底價每公頃3萬元

國有地造林!財政部開放企業租國有農地「種碳匯」 底價每公頃3萬元

台版ETS試水溫!17家大廠搶先模擬碳交易 瞄準2027年正式上線

台版ETS試水溫!17家大廠搶先模擬碳交易 瞄準2027年正式上線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全國先例!台江國家公園啟動複合式養殖紅樹林 驗證「藍碳」減碳效益

全國先例!台江國家公園啟動複合式養殖紅樹林 驗證「藍碳」減碳效益

減碳還是生態災難?紅樹林「藍碳」方法學爭議多 初審決定限縮適用範圍

減碳還是生態災難?紅樹林「藍碳」方法學爭議多 初審決定限縮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