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青年登台演出「自傳劇」 戲劇治療不只抒發情緒也紓解困境

良好健康與福祉 優質教育

小明是個生活在街頭的高中生,輟學飆車,跟警察你追我跑。透過心理師的協助下,小明花了兩年的時間整理自我,並演出自傳劇。劇中沒有輟學的問題兒童,而是一位為了承擔家計而輟學打工的孩子。小明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青少年在成長時面臨的困境。

高風險青少年,在成長過程經常面臨許多挑戰,隔代教養、單親家庭、中輟等問題。然而,青少年的抽象思考與自我表達仍未發展完全,因此許多時候社工或是輔導人員等社會資源的介入不一定能完全的接住高風險青少年。台灣戲劇復原力由諮商心理師張志豪創辦,透過戲劇治療,在演出過程中,青少年可以透過角色扮演,說出自身所面臨的挑戰與創傷。台灣戲劇復原力,固定舉辦「自傳劇」的演出,讓青少年說出自己心中的困境與創傷。一位戲劇復原力成員在協會自製的刊物上表示,透過自傳劇,讓他得以表達重組家庭中的寂寞與孤單。

張志豪利用戲劇治療技術:偶劇,與孩子們玩耍。 圖/台灣戲劇復原力協會
張志豪利用戲劇治療技術:偶劇,與孩子們玩耍。 圖/台灣戲劇復原力協會

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是由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成立的單位。張志豪原先在此單位服務,但他看見許多青少年需要更多、更專業的心理治療介入。因此張志豪成立「台灣戲劇復原力協會」,透過戲劇治療,改善青少年的表達能力,並利用自傳劇的展演,讓民眾瞭解這些社會邊緣的青少年,並非不受教。自傳劇給每一個孩子五到七分鐘的演出時間,結束後,可以與台下觀眾分享與交流。單親、隔代、特殊職業、中輟、司法邊緣、藥毒癮等問題,都可以在戲劇中看見青少年的掙扎與他們的抗爭。張志豪表示,青少年正在發展抽象思考的能力,透過戲劇治療幫助這些青少年,梳理自己的生命經歷。

一個被愛過的孩子會長得不一樣

「相較別人給我的,我所付出的已經很少了」因家庭經濟狀況,張志豪高中離開家鄉來到台北讀書,自己也面臨許多心裡議題。當時他遇見一位上海老神父,從1987年開始不斷的陪伴他,直到張志豪畢業,十幾年過去,當他們在高雄重逢時,神父說:「代我回去帶我向你爸爸問好。」張志豪表示,「如果有一個人知道有人會把你放在心中並且默默關心你,接納你所有的一切,那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很重要。一個被愛過的孩子會長得不一樣。」正是因為張志豪經歷過青少年時期的艱苦,卻又被人所陪伴與照顧,因此他願意身兼多職,也要陪伴協會裡的孩子。

心理劇的治療與效能

張志豪在擔任高中輔導老師時,接觸到「心理劇」這種有別於一般心理治療的手法。二十年前的台灣,並不流行心理劇的治療手法。張志豪在龔鉥博士的教導下,學習了三年。某次與龔博士以及他太太的談話中,聊到「戲劇治療」其實更容易協助青少年表達內心的創傷以及情感。

心理劇與戲劇治療最大的差異在於,心理劇所呈現的是當事人在生命中所發生的真實故事。透過再現情境,去扭轉當事人對於此事件的看法。而這樣的手法,經常被用來治療性創傷。透過情境的再現,讓當事人抒發當下的恐懼、委屈與憤怒。心理劇時常運用在受性侵後的個案,將同樣的場景重現,讓個案表達出當下的情緒,進一步的宣洩。然而這樣的手法,張志豪形容就像外科手術一樣,需要相當平穩地縫合與治療,才不會造成二次傷害。

陪伴青少年的戲劇治療

戲劇治療不一定是要真實故事,其中的角色也是多元的。在玩樂扮演的過程,也能透過心理師的引導,解決個案的創傷。而戲劇治療之所以適合青少年,是由於青少年的表達能力以及抽象思考不見得那麼完善。但在演戲的過程,可以透過虛擬的故事去整理自己的生命經歷。一位參與過協會的少年,在《真愛說溜嘴》協會發行的刊物上表示,國中時,他在學校被同學笑沒有爸爸,整天街頭鬼混玩耍。透過戲劇治療的過程,讓少年能以他人或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當年父親的困境,更近一步的紓解童年時被拋棄的孤獨感。

心理劇與戲劇治療的比較。 圖/林韻聆製圖
心理劇與戲劇治療的比較。 圖/林韻聆製圖

戲劇治療 陪伴孩子走過喪親痛

張志豪形容戲劇治療就是「弄假成真、以假取真」。張志豪的好友曾利用「戲劇治療」的手法,陪伴一個孩子面對癌末的母親一年半。每到夜裡,孩子的爸爸便會與孩子一起披上「隱形斗篷」。爸爸對孩子說:「只要你相信,就會成真。」數到三,爸爸便將燈關掉,一起聊天說故事。媽媽告訴孩子:「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只是穿上了隱形斗篷,但我永遠都在你身邊陪著你。」當個案母親真的離開時,孩子晚上看星星會說:「那是媽媽穿著隱形斗篷在看我」,當孩子在沙灘裡打滾,全身裹滿沙子時,他會說:「那好像是媽媽在抱著我。」張志豪說,現實通常不容易改變,但在戲劇治療的過程中,透過故事、透過創作,卻可以改變我們內心的世界,以及對世界的認知。

戲劇治療與陪伴 從個案走成家人

張志豪陪伴著許多高風險青少年,走過成長的歷程。比起作為心理諮商師以及個案的關係,他們彼此更像是家人。甚至在平安夜當天,還會與協會少年們,共進晚餐。甚至是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去年六月張志豪擔任了協會一位小女孩的結婚證婚人,當年她面臨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衝突。在協會的陪伴下,女孩順利的從實踐大學畢業,甚至也踏入了助人工作的領域,在性侵害與毒品防制中心擔任個管師。張志豪說,女孩在長大後,曾反過來陪伴因為失戀和事業低落的自己。女孩經歷過艱苦的生命故事,因此更能同理承接他人的情緒。原本是張志豪所協助的個案,多年後竟成為支撐他事業的夥伴。戲劇復原力協會,便是這樣一個緊密的大家庭。

為了更好地接住西區高危險群的少年們,張志豪表示將會培力現有的成員去陪伴更多的孩子。也會在寒暑假期間,舉辦三到四天的戲劇治療營隊。在營隊期間,教導青少年群體生活以及人際相處等重要因素。明年,戲劇復原力協會將會開始培力「到家輔導員」期望能接住更多的青少年。也將會整理這二十年來的資料,留存並以影音方式,另類的成為社會公共財。

採訪側記:

在採訪過程,聽到的個案故事,令人心疼,卻也感受到戲劇治療的力量。人的內心是相當複雜的,而生長在家庭環境複雜的孩子更是需要社會更多的投入,去接住他們。

戲劇治療是我在本次採訪前未曾接觸過的領域,透過這次採訪讓我了解到原來台灣有這樣一群人,用另一種方式關心青少年。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戲劇治療 接住高危家庭的少年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12.jpg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三峽碧螺春83歲茶王—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虎頭蜂自然農法

三峽碧螺春83歲茶王—黃文雄堅持手工製茶、虎頭蜂自然農法

1919食物銀行:填補社會福利的缺口 讓食物不只是食物

1919食物銀行:填補社會福利的缺口 讓食物不只是食物

下鄉絕育31萬隻浪浪!台灣之心深入偏鄉為流浪貓狗結紮、推進動保教育

下鄉絕育31萬隻浪浪!台灣之心深入偏鄉為流浪貓狗結紮、推進動保教育

「庫存布」華麗轉身!初布讓廢布變團體服 打造零浪費的循環經濟

「庫存布」華麗轉身!初布讓廢布變團體服 打造零浪費的循環經濟

最新文章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