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年殺4百人…劉冠頡自告奮勇設計道路
隨著多起行人交通意外發生,行人在街頭無辜命喪輪下的慘劇接連上演,民間因而在2023年8月發起「還路於民大遊行」;同年10月,台灣YouTube界盛會第5屆「走鐘獎」將生命貢獻獎頒給YouTuber王男の交通日常所拍攝的「最佳『生命差點貢獻獎』-台灣行人地獄」。
台灣交通亂象,早已為此「惡名」登上國際媒體。2022年底,CNN Travel一則報導就直指台灣交通宛如「人間地獄」,引起各界譁然,顯然台灣的交通亂象不僅困擾台灣人,也讓外國遊客身陷危險之中。
有感台灣道路設計令人詬病,令悲劇一再重演,年僅二十來歲的劉冠頡因而在2020年創辦臉書粉絲專頁「標線改造台灣路」,分享國內外交通案例,吸引超過4.7萬人追蹤。
化學材料工程背景的劉冠頡其實原本對道路設計一竅不通,直到大學時前往歐洲交換留學,發現歐美道路規劃完善,才驚覺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因此誤打誤撞踏進馬路設計的世界,透過自學、與他人交流,學習道路標線設計。
近半數道路沒有行穿道,行人年死400人
其實台灣道路設計不全,從交通事故統計數字便能看出端倪。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2022年發生超過37萬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多達3064人,是自2015年以來再度突破3000人,其中394人為行人,佔總死亡人數約13%。全台交通事故年年增加。
劉冠頡表示,國內的道路設計法規,近40年來幾乎沒有更新過,想打造一個標線與設施完整的路口更是無所依循,導致許多路口東缺一塊、西缺一塊,使得交通慘劇更容易上演。
一個完整的路口不僅要有正確的標誌標線、人行道,劉冠頡進一步解釋,就連水溝與欄桿位置、分隔島高度都要考慮進去,但劉冠頡形容台灣的規則「就像是給了食材,卻沒有食譜教大家怎麼煮出一道菜。」只提供雙黃線、雙白線、箭頭、停止線等零件,沒有圖解,也沒有人知道如何組裝在一塊。
資料來源: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
資料整理/製圖:劉潔謙
資料來源: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
資料整理/製圖:劉潔謙
行人死傷事故頻傳,難道是駕駛都不遵守交通規則?劉冠頡認為,這樣說並不完全正確,也有大家都守規則,但撞在一起的時候,例如馬路沒有人行道,行人必須靠路邊走,導致車子與行人擦撞的情形時有所聞。劉冠頡坦言,人車規劃不明確的情況下,不只行人受到影響,而是所有用路人都在衝突。
對台灣民眾而言,馬路沒有人行道早已不足為奇,營建署2023年3月盤點全國都市計畫區內人行道不足處建議改善期程,統計分析發現,國內12公尺以上都市計畫道路中,竟有46%道路缺乏人行道。
台灣道路只有賽車手會開?新加坡、日本這樣做!
沒有人行道、行人庇護島的原因,恐怕不是「空間不足」可以一語帶過,劉冠頡曾自費前往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進行一趟交通考察之旅,回國後將所見所聞詳盡記錄成上百頁的考察報告。
他發現比台灣更加地狹人稠的新加坡,依然能透過「道路瘦身」,做出行人庇護島,某些路段甚至利用減速彎、路面抬升等方式,迫使駕駛減速,給行人更多安全保障。
要拯救行人危機,得從人行道改造開始,為此也讓劉冠傑與公部門搭上線。劉冠頡原先只是個門外漢,投入心力自學道路設計,當初因高雄一路段沒有人行道,找議員陳情並一同加入會勘,過程中也向交通單位提出修改建議,因而開啟與高雄交通局合作的機會。
近一兩年劉冠頡也經常協助高雄等地方交通局重新設計道路標線,提供專業建議,他透露,日前他才剛替高速公路局上了一堂道路設計課。
劉冠頡拿出多張設計不良的道路照片,舉凡左轉車道影響右側直行車道、缺乏人行道與行人庇護島、分隔島多處開缺口、槽化線位置怪異等,反面教材不勝枚舉,讓劉冠頡忍不住直呼「我真的看不懂!」更有路段在內側車道中段突然出現饅頭狀的槽化線,曾遭立委批評,台灣道路只有賽車手才知道怎麼開。
劉冠頡舉例,以槽化線和左轉車道來看,鄰近的日本就明確訂定計算公式,透過速限、車道寬度、橫向偏移量計算車道長度與槽化線範圍;韓國則是在道路中間設置柵欄,車輛想要迴轉,只能直直開到底再轉彎,減少用路人任意從道路中間穿越的問題。
惡性循環無解?他們決定自己寫《完全道路手冊》
但「顧問」身分也讓他深感疑惑,明明主責的公部門應是專家,卻需要像他這樣的外人加入協力,無奈道路設計長期不受重視,缺乏人才培育,因此公家單位也幾乎沒有人知道從何著手。劉冠頡直言,像他這樣具備道路設計知識的人,「在台灣算是瀕臨絕種的稀有生物,你要找還找不到。」
國內交通工程的根本問題到底出在哪?劉冠頡認為,其實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所致,首先政府不重視就不會投入經費,既然賺不到錢,民間也不會挹注資源進行研究或培養新血,更別提透過考試制度篩選人才,如此一來,工程顧問公司既招募不到新人,交通單位也留不住人才。
不合時宜的工程規範與建造百分比,也是台灣道路設計的一大阻礙,民意代表指揮交通單位行事的情況,更是時有所聞。
眼看台灣交通法規改善進度緩慢,等不及政府修法,劉冠頡已與另一位擅長道路設計的莊哲維攜手,共同打造一本專屬台灣道路規劃使用的《完全道路手冊》,他強調,雖然目前進度只有5%,但兩人未來將持續努力更新。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