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然後呢?-聽他們說:那些教育最重要的事
「Σ教育=?」NPOst專題透過系列報導,帶大家看見各個教育工作者,在實踐理想路上遇見的不同景緻。當「教育」匯聚各種理念,激發多元行動後,最終又會將人們帶往何處?
NPOst尋訪學界、政界、NPO等教育相關人士,以「教育的總和」為題,詢問其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意義為何?將這些意義「加總」後,「Σ教育」最終將在看似相異的理念背後,找出人們對教育的共同盼望。
教育讓人許一個「成為……的人」的願望
三名教育工作者分別跨足城市、鄉村、兒少家園、大學等不同的教育環境,所看見的問題也有所不同。雖然三人都希望教育達到育才、使孩子成長,但關於孩子在教育過程中的成長方向,三人又有著不同的觀點。
扣扣老師與徐瑜,都希望孩子能在教育中產生「善良、成熟」等人格特質上的改變。但在相近的期盼外,還存在著另一組不同的關鍵字:「完整」以及「每一個人」。
扣扣老師深耕鄉村,看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缺乏」的事物。因此談起教育意義,便希望教育能補足孩子所缺乏的部分,使人在教育中得以「完整」,進而產生良善的改變。協助非行少年的徐瑜,則時常接觸社會體制「漏接」的孩子。因而感受到教育要影響「每一個人」,是件極具挑戰卻又極其必要的事。唯有讓所有人都能在教育中獲得成長,才能在孩子迷惘之時,成為彼此堅實的陪伴。
相較扣扣老師及徐瑜,在大學任教的吳瑞北,則專注談論大學教育,認為大學教育應以培育「知識分子」為首要目的。身處探索未知、拓展知識領域的學術殿堂,為學術界培育專業人才,可說是大學教授的使命。但台灣的高教體系,卻使不少教授同時肩負招生、行政、升等多重壓力,在緊繃的生存條件下,還有多少人將「作育英才」放在優先順位?也值得令人深思。
而教育除了塑造性格與培育人才,還能對人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有另一群教育工作者提出不同的面向……。
先了解自己從何而來──教育要撕掉標籤、建構多元環境
以上四名教育工作者,雖然都提及孩子發展自我的重要性,但深究每個人的工作領域後,更能看見兩組關鍵詞彙──「標籤」與「環境」。
曲智鑛與蕭羣諭,分別照顧特教生與逃家、翹課的兒少。這兩類學生常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此時的教育環境,若能給這些學生溫柔地陪伴,讓孩子認識自我、學會處理自身需求,才能讓這些孩子面對人生的複雜選項時,擁有分辨、決斷與行動的能力。
林勇成與周惠民,則分別身為實驗國小的校長與原民教育的研究學者。兩人都提到了「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林勇成認為當教育能正視孩子的獨特,進而拓展更多元的學習環境,便能讓孩子有更多揮灑自我的機會;周惠民則著重孩子應認同自身的文化,當我們了解自己「從何而來」,便能在探索自我的同時,充實自己的文化內涵,並擁有更多的文化自信。
「找到自我」並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事。孩子的自我發展不能置外於社會環境。我們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又如何看待自己身處的環境?唯有透過教育使兩者達成良好的互動,才能讓孩子安心的展現自我。
由此可見教育除了影響孩子以外,「大人」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有受訪者在教育的總和中,對「大人們」提出反思……。
我們該往何處去?教育才是大人一生都翹不掉的必修!
兩位原住民教育的推動者,皆在闡述教育意義時,對手握權力的「大人」提出深刻的反思。
馬躍・比吼對社會中的「美好」如何被定義提出質疑。日本統治時,原住民被要求當堂堂正正的日本人;到了民國時期,變成要作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當手握權力者決定了人們「應該」長成什麼模樣,原住民何時才能真正成為「美好的自己」?
Nakaw也同樣點出了大人對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固然要讓孩子學習成長,但要營造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仍須回到從事教職的大人身上。當大人重視自己對「教育」的重要性,願意負起責任自我進修、改變,才能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成長。
原住民長年位處教育體系的邊緣地帶,時常因權力運作,使原民文化瀕臨失傳的危機。或許正因如此,馬躍・比吼與Nakaw在看待教育時,對權力都抱持更加審慎的態度。而他們除了提出反思,更投入體制外的原民實驗教育,負起身為大人的責任,開啟了「大人自修、影響孩子」的教育行動。
不僅原住民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其他人為了改變教育的現狀而持續努力著……。
走向改變,勿忘持續思辨與看見需要
推動親子共學的郭駿武,與致力消弭教育不平等的劉安婷,對於教育的理念,分別提及「思辨」與「改變」的重要性。
現今的教育環境,存在許多有待改善的地方。但要讓問題被發現、進而獲得解決,首先便須要透過「思辨」持續反思現狀,以多元觀點的對話發掘議題。接著便要透過敏銳的觀察,找出需要幫助的族群、了解需求,進而起身行動,為社會帶來改變。
當人們能實踐「思考、行動、改變」三組關鍵字,就能使一灘死水的環境產生創新與突破的契機。而這些創新的能量,藉由教育傳遞,一棒接一棒,為人們的未來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
教育的總和….不只成就個人,要讓眾人無懼未來
兩位來自政界、NPO的工作者,都提到了「未來」對於教育的重要性。但兩者對教育與未來的連結,則有著「呼應趨勢」與「開創未來」的分別。
林奕華從教育局長到教育文化委員會的立委,歷經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從中看見身為體制的規劃者,須關注相關政策是否呼應時代的需求,才能使台灣的教育發展能跟上世界趨勢,培養出下個世代所需的人才。
林子鈞則透過海外長期教育服務,為尼泊爾的學習環境帶來長久的改變。在協助他人突破困局的同時,林子鈞也實踐了自己的志業,讓遠山呼喚從大學社團成長為具備規模的NPO,以豐沛的能量為國際教育開創更多的可能性。
此刻的教育,正為下個世代的發展,打下重要的基石。因此教育的決策能否洞見未來趨勢、甚至扮演「開創未來」的角色?便是投身教育工作的人,需要時刻思考的議題。
綜觀這些教育觀點,可以看見教育的意義橫跨了人與時空的各個層面。從孩子到大人、從反思現狀到開創未來,原本看似相異的教育意義,卻在集結出一張緊密連結的教育網絡:教育是每個人的事,是足以跨越時空發揮深遠影響的事。
本文轉載自《公益交流站NPOST》(原文標題:【Σ教育=?】教育的總和是?匯聚多元觀點,看見教育最重要的事)。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