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育:由親近木材而了解森林 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嬰幼兒繪本間。 圖/劉建志提供
嬰幼兒繪本間。 圖/劉建志提供

在日本生活的這段時間,最常碰到的材質是木材,而非在台灣最常遇見的水泥、鋼鐵及磁磚。

去年搬遷到高知前,我居住在奈良市,由於妻子於東大寺附屬醫院工作的緣故,全家幾乎每週都會騎腳踏車到附近逛逛。搬到高知縣後,孩子先後換了兩個保育園,第一個保育園就是木造建築,室內木頭特有的香味,溫暖的材質及色調,以及塌塌米的地板,讓孩子在充滿木頭的環境中成長。而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則是大正時期所建的木造房,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在日本生活的種種,皆是被木材環繞。

因應快速消費世代,興起對木育的重視

2004年9月,由北海道發起的「木育Project」,第一次定義木育為「接觸、學習並與木共生」。

自歷史記載以來 ,日本就有使用木材的紀錄,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多樣性的材質逐漸佔據現代人的生活,舉凡鋼鐵、水泥、塑膠、石油等,逐漸成為人們的首選,人與自然、自然與產品的關係逐漸稀薄,而木材-最為人類文明所熟悉的材料,也離我們遠去。

甚至,大眾對於森林資源往往抱持著「利用森林木材就是破壞環境」、「砍伐樹木是人類的罪惡」等,這些認知充斥在社會中,造成的結果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塑膠玩具、家具、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鋼筋水泥建築,而唯一可以藉由自然生長達成循環利用的木材及森林,與真正保護森林的方式如「疏伐、植栽、生產利用」,卻完全棄之不顧-因為不認識林產業而導致的偏見,逐步影響到下一世代對森林利用的認知。

為使人們重新認識木材的重要,日本經由木材產品的使用,擴及了解森林的全貌,乃至重新認識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共存,回頭拾起「木的文化」,「木育」就是讓孩子們從手作及遊玩的過程中接觸木材,逐步發展對自然的體認。

認識「木」與他的優點

觸覺

根據木材的密度,即細胞壁的多寡,可以決定熱傳導的速率。密度小的木材(如檜木、杉)具有溫柔的觸感及溫暖的屬性,而樟樹或密度更高的橡樹,則表現出堅硬與冰冷。

此外,由於細胞壁的中空結構,木材內含空氣,具有保溫斷熱的效果,還可以吸收衝擊力,減少身體碰撞的負擔-是地板的首選。

圖書館。 圖/劉建志提供
圖書館。 圖/劉建志提供

視覺

木材具有吸收紫外線,反射紅外線的性質,使人眼看東西有一種溫暖的效果,並減緩眼睛疲憊速度。

濕度調節

「木材會呼吸」。其意義是,當周圍空氣的濕度、溫度不同時,木材會展現出對應的物理現象。潮濕時,木材會吸入水氣並膨脹;乾燥時則會排放出木材內的水氣,以保持室內的舒適狀態。

減少壓力

經由檢驗唾液賀爾蒙或測量腦波、血壓及心跳,可以得知沈浸在木造建築內,可以放鬆身心,減輕壓力。

永續利用

當森林中的木材被砍伐、疏伐後,剩餘的植木可以繼續生長,只要適時維護森林狀態及修枝或重新植栽照顧,就可以在一片山坡地生生不息的產出木材。

固碳

木材由植物細胞壁構成,其中大量的結構為碳化合物所支撐,當森林成長時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伐採而為人類所使用如家具、房屋時,如良好照顧則可增加固碳的時間尺度。並且在植栽或林地生長時,土壤的有機物有會逐漸增加,同時也增加固碳的效果。

木育的實踐方式

藉由接觸木材、舉辦活動或製作孩童玩具、遊玩空間,透過「五感」 的共鳴,培養出孩子喜愛木頭的情感。在日本實踐木育的方式,以低年齡層孩童為例,可以區分為以下幾點:

保育

日本的托育政策從三個月大的嬰兒開始,代表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父母 ,到學校生活,三個月到3歲是保育園,3歲到6歲是幼稚園 。雖然每天大約只有六個小時,但嬰兒所在的環境就非常重要。

木造建築的保育園、幼稚園,放置了無垢的孩童玩具,所有的傢俱也是用無垢木材製造,減少人工合成材質環繞的成長環境,而口慾期的寶寶,隨手拿起來就是咬,純木材的環境也讓家長和老師放心。

另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碰撞受傷是難免發生,但觸碰到的材質是鋼鐵、磁磚,還是木材,就會影響受傷的程度。(更多資訊請參考「木育孩童之家保育園」

無垢木玩具。 圖/劉建志 提供
無垢木玩具。 圖/劉建志 提供

戶外

以不同年齡層的群眾設計的戶外體驗活動,以幼稚園年齡的孩童為例,以認識學校周圍樹木、由老師帶領抓昆蟲,帶領孩子認識周遭環境,我每天接送孩子時,時常看到孩子拿著捕蟲網抓昆蟲,而老師就在旁邊耐心指導;或引領學生認識植物的生長秘密,在森林中以合作輪流的方式,鋸斷細徑的木材,並用此木材帶回室內加工。

積木與嬰兒腦發展對應關係。
積木與嬰兒腦發展對應關係。

玩具

由研究單位結合保育專業,開發出適合不同年齡層孩童且安全的玩具。在的玩過程中,可以提高嬰幼兒肢體的協調,與腦部的發展。

手作

由木工職人帶領,在保育園或老師的協助下,讓孩童進行簡單的木工製作,自由發展製作出喜歡的玩具或木頭樣貌。

空間整備

為使更多空間由木頭建造而成,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投入大量經費補助,讓更多公園、幼稚園、保育園、圖書館等公共設施轉變為木建築,並有專門的工務店或建築設計師負責。

設立木育兒童館

由各自治體及法人發起,建造專為孩童著想的兒童體驗館,包含木製玩具、遊樂設施、木工手作體驗區等。

以上所有的木育工作者乃至部分的保育員,皆會經過木育課程的培訓。

日本的木育推廣案例

日本各地因為盛產的木材種類不同,林相及可加工生成的最終產品不太一致,合作支援的業者也不同,木育在日本各地也有不同的推廣方式,而木材都會先選用當地所盛產的種類。

日本木玩具美術館分佈圖。
日本木玩具美術館分佈圖。

青森縣中南地區

對象為小學前的兒童所展開的木育活動,包括四種模式:1.遊玩木製玩具的體驗;2.觀察周遭的植物;3.利用木材製作物件;4.上述三種組合運用。

平成26至27年的活動報告指出,木育活動包含十幾個法人、政府協力單位及25個保育園加入,為針對0到5歲的孩童所展開的一系列活動。孩童及父母加總共1萬600人參與,經費使用為647萬日幣,皆來自縣政府的事業費。

相關資訊:子どもたちのための 「木育」手引書

福井縣池田町

森林面積佔92%的池田町,發起了森林經營計畫,以完整的設施整備及公私協力,促進木育觀光設施的設立,以及當地森林及木材的利用,最後達到增加僱用人口、移住支援、人口交流、創造循環經濟等目的,總事業費為7億7000萬日幣。

相關資訊:「Tree Picnic Adventure Ikeda」「あそびハウス こどもと森」

東京都「東京おもちゃ美術館」

目前正逐漸在日本全國開展的木玩具美術館,是由非盈利機構「藝術及遊玩創造協會」所設立,首館在東京都內。每個館都有不同的特色,也會按不同年齡層設計主題特色及遊玩的玩具設計。如東京館分為0-2歲、3-6歲、小學生、成年人、以及團體使用等。超過萬種的木質玩具可供孩子選擇。

相關資訊:〈當廢棄小學遇上木製玩具,看「木育」與地方創生的關係

木育之於個人

其實,就算沒有去上述的地點或美術館,我的生活周遭仍有許多活動是木育的一部分,一直在獲得新知,不斷學習著。如上週在山上工作時,才第一次見到可以用廢棄的原木做成直立烘爐使用,減去了利用瓦斯的機會。

「在生活中找到人類與森林共生的方式」,人類自古以來就慣於使用森林資源,或者可以說,森林資源是人類文明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現代化生活的襲來,塑膠製品、鋼筋水泥建築的環境,讓我們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失去與自然的連結。我也是在搬到高知鄉下後,才有更多機會使用到木材,如生火燒柴、山上取暖、木建築構造整修等等,更遑論大部分居住在市區的台灣人,一生中極少有親近木材的機會。

純天然烘爐,百分百的再生資源。 圖/劉建志 提供
純天然烘爐,百分百的再生資源。 圖/劉建志 提供

在台灣傳統社會文化中,木造建築或「木文化」一直不是歷史紋理的主軸,不如日本從飛鳥古墳時期,甚至更久遠以前,就一脈相傳下來的木頭使用文化,所以當日本說要利用「木育」重建人民對木文化的了解時,他們只是在尋回先祖們與自然的相處之道,以及森林與人的關係是彼此相依。

少了這樣的文化背景,就有兩種相反的論調充斥,不斷影響著一般群眾的認知。一種是由廠商、賣家建立起的「木材消費文化」,指的是藉由永續、高保值等銷售話術、拉高產品價格、混淆正確產品知識、用低價木材誆騙消費者-因為台灣消費者不懂木材價值的好壞,就容易受騙-賺取暴利的同時,結果是消費者不明白木材的利用方式,沒辦法辯駁木材的種類及價值,卻又為家裡一塊從原生林砍伐下來的原木桌板,而感到沾沾自喜。

另一種為保育倡議者所推崇的「山林不可觸」,由於自古原住民與自然保持了一定的共生方式,半牧半狩獵的山林生活,加上族群的彼此牽制消長,或許可以真正達到「用山取山」,過著不必大量砍伐樹木就可以供養部落的生活;但隨著人口增加及各方外來文明遷台,傳統領域國有化或私有化,日本佔領時期種下的木文化及木建築,隨著日本殖民的離去而消失,原生林逐步砍伐轉為次生林相。次生林經過良好撫育,再以自伐型林業及長伐期的經營模式,或是連續覆蓋林業(CCF),即可兼顧保護環境又能生產優質木材。

然而,學者專家或保育人士,仍希望完全地將山林還給自然,幾乎完全屏棄「人」在其中的要素。

日本的里山精神是適度的利用山林資源,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並非將人完全移出自然,但是在沒有木文化的台灣,不僅次生林相倒退,民眾沒有接觸木材的機會,日常生活所用的木材竟幾乎都來自國外。連台灣部分推廣木工藝品或木頭玩具的廠商,其原料來源也幾乎是進口得來,民眾購買後,沒辦法真正追溯回林業及台灣森林所面對的問題。要讓下一代不至於在磁磚及水泥屋內長大成人(或許僅有一些木裝潢以慰藉),唯有真正讓人們了解木材、使用木材,發展環境友善林業,才能達到尊敬自然,在生活中實踐自然共生,而非只是購買可愛的文創商品,就認為已經盡了保護山林的本務。

木層書架。 圖/劉建志提供
木層書架。 圖/劉建志提供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木育:由親近木材而了解森林 也是一輩子的功課

延伸閱讀

>>這塊木板用衣服做的-雄材大智讓「舊衣變木材」!

>>「退役電線桿」事業第二春-DIY變美麗木家具

>>水泥台灣與木質日本:在林業禁伐30年後,想像另一種可能

>>靠森林自給自足的光景:日本為什麼投入那麼多資源經營林業?

>>不讓光電板爬上山坡 日本更環保的森林木質發電

>>造訪百年匠師的森林 日本自伐型林業教我的事

>>與林業公司互別苗頭 日本自伐林家堅持永續的職人心願

>>不只是森林浴 具有地方特色的日本「森林Therapy」基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1/3鯊魚和魟魚恐因過度捕撈消失 科學家推追蹤技術「救鯊鯊」

作者文章

「兒童未來市」凱道自造夢啟程! 讓一台車永續台灣的理想生活

「兒童未來市」凱道自造夢啟程! 讓一台車永續台灣的理想生活

峇里島、喜馬拉雅山都上榜?全球15大「2025年不要去」景點曝光

峇里島、喜馬拉雅山都上榜?全球15大「2025年不要去」景點曝光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最新文章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划著船兒採紅菱~台南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小小農夫坐船歡樂採菱角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小小城市規劃師!孩子們改造凱道 畫出給下個世代的友善街道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把珊瑚礁帶進教室!近海珊瑚團隊教孩子培育珊瑚苗、實踐海洋復育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

支持在地食材!北台灣最大蓮藕產地—桃園 營養午餐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