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創新深水區 青年須有迎向挫折的勇氣
最近幾年,全台掀起教育創新浪潮,鴻海教育基金會的團隊默默出現在許多社企論壇、教育創新的場子中。包括今年底首次在台灣主辦的DFC全球年會,將有超過65個國家創新團隊來台,也是由鴻海與永齡教育基金會大力贊助。
「企業家的本質,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劉宥彤說,不管是社企或社創,他們雖然出於一種「願景」而成立,但是營運方式跟企業相似,追根究底,就是要解決社會問題。
只是永齡與鴻海教育基金會為何投身教育創新領域,讓外界感到好奇。身兼兩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說,永齡教育基金會過去10年著力耕耘希望小學,針對學習落後的孩子給予課後輔導,以及社工陪伴,屬於基礎教育工程。鴻海教育基金會則擔負企業、股東的期待,聚焦於要樹立什麼樣的人才典範,因此近年支持贊助多個創新團隊,並且成立獎學金培育科技人才。
創新教育永遠都從基礎教育孵化而來。劉宥彤說,永齡教育基金會為了協助小學生課後輔導,研發許多創新的教學方式,也從大學生學伴中觀察到創新教學的重要性,因此鴻海教育基金會承接這樣的趨勢,著眼未來人才的培育。
創新是場運動 企業無法缺席
「20年後、40年後的人才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為人類發展有所貢獻?」她說,面臨解構的時代,沒有單一價值觀,而且有各門各派的見解,因為他們對於未來的解讀不同;但是「發展人類的天賦」卻是千古不變的核心價值,有些事情是「人」才能做的事情,而非機器可以取代。在多樣多元的時代中,企業的天命就是培育出能發展產業的人才。
「創新教育已經是一場社會運動,企業無法缺席。」劉宥彤強調,教育是點點滴滴的過程,不會有一夕之間的變化,但是未來世界的變化卻難以預測,未來將沒有單一成功模式,每一個社創或社企團隊,嘗試的都是可能的問題解方。
劉宥彤觀察到,社企與社創普遍年輕,他們比一般年輕人厲害的在於「發現問題的能力」,才會發願成立社會企業,想為社會解決問題。但投資者也會用「企業」的角度來檢視社企與社創,因為創新不能只靠一時熱情,「站出來想改變社會,就要有能力說服社會。」
在創新這場馬拉松途中,年輕人欠缺「迎向挫折的勇氣」。她指出,年輕人沒有上一代想像中的「草莓」,也並非不願吃苦耐勞,但卻欠缺處理挫折的方式。
面對不足 創新才不會早夭
「尤其創新,在台灣充滿框框條條的社會中,很容易讓人出師未捷身先死,」因此如何處理挫折,不讓創新夭折很重要。劉宥彤說,處理挫折的能力包括「有勇氣先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有勇氣剖析自己的問題」,然後判斷如何解決,有時候甚至得完全放棄原本的堅持與理念,更換另一套劇本來執行。
她觀察到,「台灣小孩其實很會忍,透過忍耐來面對挫折,但是忍耐就是無作為。」忍耐發展出來的是抱怨、酸言酸語、怨天尤人,但這些都無建設性,且變成惡性循環。
她指出,每一個存在社會的企業都有存在的成功門道,但師長很少教育年輕人觀察「別人成功的模式」,年輕人變得只關注自己的處境有多累多艱難,但事實上,觀察解釋周遭環境的各種門道,非常重要。這樣遇到挫折時,就能分析自己所處的環境「是環境不需要我的創意,還是這只是一個過程?」她強調,創新教育是深水區,每個團隊都要思考自己的劇本,時時檢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