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完美學生」 破解實驗教育神話
有想法、有信念、有紀律、人生方向清晰、才華洋溢……,你是否也存在以上對於實驗教育學生的神話?《實驗教育法》三法通過、愈來愈多人考慮選擇實驗教育之後,媒體傳頌的實驗教育學生的形象、多數人對他們的想像幾乎是個「完美學生」。
但真的是如此嗎?特質並不符合這些想像、卻又走入實驗教育的學生呢?他們面臨的學習是什麼樣態?資深實驗教育教師黃瀚嶠帶你看見不同孩子的學習課題,破解「實驗教育學生」的神話。
《實驗教育法》三法通過後,身邊無論是考慮讓自己小孩自學,或是想要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共組自學團的朋友多了不少,我個人在這兩、三年,因緣際會接觸了一些來自不同團體的自學生,也因此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對於自學的觀察和想法。
在我所認識的自學生中,大致分成三種。
自學生特質一:方向明確、有想法
首先是才氣縱橫的秀異份子,這種自學生在舉手投足間令人驚豔,有想法、有信念、有紀律、知道自己的方向。他們通常在大多數的領域都有很好的學習表現,而在特定領域更有讓人驚嘆的才能。自學對這種孩子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不需要將時間浪費在體制教育毫無彈性的學習進度和考試操練中,也不須將學習精力耗磨在不適任的老師手上。
這些孩子在自學中得到最有效能的學習,大量的思考機會,彈性的時間規劃,多元的生活體驗,同時可以自由的探索各種學習領域,自由的選擇良師,從中獲取對自己最重要的養分。我認識的這種自學生,許多憑自己的實力申請上國外的高中、大學,也有人年紀輕輕已在藝術領域耕耘自己的田地。
自學生特質二:懶散貪玩、逃避困難
第二種是各方面表現較為一般的孩子,這種自學生除了不穿制服,其實看起來跟一般的中學生沒太大的差別。
他們不見得很有想法和信念,對於學習也會懶散貪玩,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他們跟體制內學生的差異在哪裡呢?以我在歷史社會科的教學經驗來說,體制內學生比較習慣被動接受知識,在討論某一個議題的時候,大多數的體制學生比較不會主動提出問題,同時也比較傾向接受老師的觀點;而多數自學生雖然在上課之前對於課程議題也不見得有什麼想法,但是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他們很快能針對老師的論點做思考,並且自然的提出各種疑問。在議題探討的靈活度和開展性上,一般而言,自學生比體制生更勝一籌。
雖然如此,以我所接觸的學生來說,自學生在常識上相對體制生就有較為不足的現象。舉例而言,在跟學生討論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時,同時提到蘇聯史達林的共產極權統治,體制生很快會告訴我他們對史達林的認識,而同年齡的自學生則多半會問我:「史達林是誰?」
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也並不難理解,許多自學生在選擇他們的學習領域時會有不均衡的現象,如果家長或自學團的導師沒有特別引導,自學生多半會傾向著重選擇學習他們有興趣的領域,這雖是人之常情,但也衍生出自學生時常會較為擅長某一領域——以現在的流行來說,多半是音樂、表演、視覺藝術、程式、手工和科學……等,而其他領域的一般常識卻普遍不足的情況。
以「追求興趣」逃避困難
除了常識問題,還有基礎操練的問題。大體來說,坊間老師開給自學生的課程大多側重思考或體驗,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往往以有趣的活動取代枯燥的練習工作。這種現象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因為自學生有選課的自由,學習過程較辛苦的課程自然很難得到學生的青睞。但我也因此認識了不少自學生栽在基本功不足的情況下,例如腦中很有想法,可是要下筆就有許多字不會寫、想到書寫就頭痛;又或即便使用電腦打字,卻不習慣組織結構一篇論述完整的文章。
許多自學生在學習某樣事物時一開始很有興趣,但是碰到要辛苦練習的部分,就自然以「我的興趣可能在其他地方」作為給自己的理由,下次轉而選擇其他課程,這樣選來選去、轉來轉去,最終無法累積,讓自學生時常陷入創意繽紛,執行力卻不足的窘境。就這一點而言,體制生雖然思考相對較僵化,但因為他們選擇少,且枯燥的作業被視為理所當然,所以在基礎積累上反而紮實許多。
另一方面,自學生和體制生面對的壓力也不一樣。體制生面對的是考卷上的數字;自學生往往承擔的是找不到方向,或是在特定領域遲遲沒有突出表現的壓力。體制生面對的是別人考得比他好的壓力;自學生則常要面對某個同學申請上國外學校自己卻沒有,或是某個同學藝術表現得到讚賞,自己卻還沒有一項特長的壓力。這種壓力,有時我覺得並不比考試壓力來得小,因為考試考不好,體制生還可以告訴自己是考試設計不適合他,體制教育不適合他;自學生遲遲沒有特別表現,卻怪不了任何人,因為他都是自己做選擇的。
自學生特質三:意志不足、遠離學習
第三種自學生,也是我最擔心的一種,他們多半是因為不適應體制才轉而自學,這種孩子通常不知道自己在學習上想要什麼,他們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不想被管、不想考試、不想寫作業、不想學他們所謂「無聊」的東西。這種類型的學生我在不同的團體都有見到,由於他們剛從一個長期不良的學習經驗中脫離出來,到了自由的自學環境之中,他們只想遠離學習。在沒有人壓迫去學習的情況下,他們只想擺爛、睡覺、玩手機,總是把「好無聊」掛在嘴邊。
學習不可能總是在放煙火、總是像玩遊戲(我有一位自學團的導師朋友甚至直言「沒有快樂學習這檔子事。」他的意思是「學習是認真、嚴肅需要下功夫的一件事。」)學習有許多需要鍛鍊思考和執行力的地方,但是這種孩子遇到不夠有趣、需要操練的部分,總是選擇逃避或草草了事。這種自學生需要家長投入大量心力來跟老師合作,但通常他們的家長不是自己很忙,就是沒有引導孩子的足夠意志。在學習完全仰賴學生自主精神的自學環境之下,這種孩子的處境令我擔心。
事實上,我不只一次從不同自學團的導師身上,感受到他們對這種孩子的束手無策。當然,我不知道這種學生留在體制內是會比較好或比較差,但我可以肯定,光是把他們丟過來,然後稱他們在「自學」,並不會成為他們學習上的靈丹妙藥。
「自學」需要家庭環境支持
很優秀的體制生和自學生我都見過,同樣的,很糟糕的體制生和自學生我也都認識。雖然我自己身為許多自學生的老師,但是我對於自學是否適合任何孩子依然抱持著疑問。即便如此,根據我一段時間下來的觀察,對於什麼孩子適合自學,我還是有我的想法。說來有趣,適合自學的關鍵,我覺得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他的家庭環境。
我發現適合自學的孩子,他們多半有一個關係緊密的家庭,家長本身對於學習就很開放積極,很有想法,也善於跟孩子交換想法、討論議題。這些家庭本身就營造出一個相當良好的學習習性,孩子把學習視之為自然。同時,家長並不因為孩子自學,而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反而會適時地協助孩子彌補或認識其學習上的不足。我一直覺得認為「自學就是讓孩子自負一切的學習責任」是很偏差的想法,事實上,我認為自學反而需要家長投入更多心力,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也好,推一把拉一把也好,陪伴研究討論也好,總之就是要跟著孩子的學習一起前進。
如果家長本身沒有學習熱情,或忙於自己的工作、或忙於交際應酬,在孩子不適應體制的時候,把孩子丟入自學的情境中,然後誤以為這樣就解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這無疑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家長,過去把孩子學習的責任全部丟給學校,現在全部丟給孩子自己。以我的經驗來說,這樣的孩子在自學環境是令人擔憂的,因為在完全開放自主的自學情境中,多得是可以讓他逃避閃躲的空間。這樣的家長和孩子,他們是因為逃避而來,而非為了學習而來,於是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只會得到逃避,不會得到學習。
「自學」不是人人都合適
選擇自學一般是為了選擇不那麼僵化的學習情境,雖然不見得是必然,但這也通常代表學習情境會比較非系統化和非結構化。除了本身非結構化的課程設計,同時因為聘請師資時常變動,自學團體在課程上不連貫、難以讓學生有系統累積的問題十分常見。除此之外,為了避免用統一的標準框架學生,自學課程多採取個別化的評量方式,由於沒有一定的分數標準,也缺少跟其他同學具體比較的機會,自學生有時並不容易確實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與程度,雖然擺脫了分數的枷鎖,但卻多了一層對自己能力的迷惑與不踏實感。這種學習情境是好是壞,其實見仁見智,但是我仍必須提醒,就像任何剛剛才要開展的社會運動,現在坊間自學團也確實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況,而多數自學團體基本上仍處於摸石頭過河的階段。
千萬不要誤以為我覺得體制教育比較好,因為我本身就花了很多年的時間重建被體制教育徹底摧殘的心靈。然而就像體制內有體制內的問題,自學當然也有自學的問題存在,所以首先必須認真思考雙方的問題為何,然後你該問自己的是:你願意你或孩子承受的是哪一種壓力?面對的是哪一種問題?而非試圖尋求一種沒有問題、不用努力、不用負責、沒有面對的學習方式。對於學習有想法和信念的人,我想自學應該很適合你;但如果對於學習本身沒有任何想法和信念,來自學以後就能因此長出想法和信念嗎?以我目前的觀察,我會先畫上一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