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良好健康與福祉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 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呼籲,外食餐點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小心吃出疾病。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人外食比率高,近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民間基金會與市調公司進行多項調查,外食族接近7成。而國健署的資料顯示,高達8成的國人有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少於每日3蔬2果建議量。美兆健檢診所醫師陳俊光指出,外食族若吃進過多的油鹽糖,易增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外食族注意!研究: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比歐美高2至7倍

陳俊光表示,外食族最常吃便當、麵食、速食、羹麵類、各式小吃等,這類餐食含有較高的澱粉、油脂、高鈉,而且餐後再來一杯手搖飲,長久累積下來,可能吃出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而這些潛藏疾病沒有明顯症狀,但身體卻經常感到疲憊或不適,需要靠健康檢查才能提早發現異常數字。

根據調查,台灣有7成的上班族每周至少5天以上外食,陳俊光強調,從早餐的三明治或速食、午餐便當、晚餐鍋物,過多的加工食品與食品添加物,恐增加肝臟負擔,影響代謝健康。而加工食物含有高鈉高油、精緻澱粉、反式脂肪等,會刺激身體發炎反應,長期吃更會讓發炎狀態加重。

多數人對於身體狀況只有「健康」與「疾病」的認知,忽略了「亞健康」的風險。陳俊光強調,亞健康的人看起來表面沒問題,但身體內部可能早已亮紅燈,包括脂肪肝、高血糖、骨質疏鬆、內臟脂肪超標等。如果有疲倦、失眠、焦慮等症狀出現,或是經常腹瀉、胃食道逆流,應透過健康檢查揪出病灶。

陳俊光提醒,健康不只是沒生病,而是內外都保持平衡,許多疾病或疾病前期在早期發現時,只要透過適當的介入,就能延緩病程、逆轉甚至痊癒。他呼籲,除了外食族,上班族、久坐族也是隱形健康風險族群,應透過飲食及運動改善,並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常見7大隱形疾病風險

1.脂肪肝:外食油膩、應酬喝酒,容易形成脂肪肝,也會影響肝功能。

2.高血糖:經常吃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血糖問題提前找上門。

3.高血壓:隱形的「血管老化」,對健康的影響屬於全面性,可能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

4.腸道菌相失衡:食品添加物多,腸道慢性發炎,容易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

5.骨質疏鬆:外食少攝取鈣質,加上久坐,導致骨質流失速度快。

6.內臟脂肪超標:脂肪囤積在內臟,可能會導致代謝症候群,進一步造成胰島素阻抗。

7.慢性發炎:經常外食、高壓力、熬夜,這些習慣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提高癌症機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以慢食精神創新演繹臺東蔬食:不只是餐會, 從「蔬Go East」品食風土與更多故事

以慢食精神創新演繹臺東蔬食:不只是餐會, 從「蔬Go East」品食風土與更多故事

日本熊攻擊頻傳...政府決定放寬獵槍管制 允許獵人能在市區開槍捕獵

日本熊攻擊頻傳...政府決定放寬獵槍管制 允許獵人能在市區開槍捕獵

日本2040年會有50萬噸廢棄太陽能板?但誰該付費成難題 回收制度仍難產

日本2040年會有50萬噸廢棄太陽能板?但誰該付費成難題 回收制度仍難產

最新文章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低「碳」蛋白質的好選擇 漁業整體去碳化為何仍是問題?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

菜價太驚人怎麼辦?嘉義民眾自組「菜車團購」 直奔產地批發省荷包

破壞袋你都怎麼丟?別再當垃圾 從掩埋場轉移出來比你想像的容易

破壞袋你都怎麼丟?別再當垃圾 從掩埋場轉移出來比你想像的容易

小浪費成大問題!日本推AI冰箱、南韓強制堆肥 各國政府對抗食物浪費出奇招

小浪費成大問題!日本推AI冰箱、南韓強制堆肥 各國政府對抗食物浪費出奇招

失塑列車...塑膠汙染被嚴重低估 從嬰幼兒到成人每一階段都有健康風險

失塑列車...塑膠汙染被嚴重低估 從嬰幼兒到成人每一階段都有健康風險

飯店「變相漲價」?調查:近6成飯店需付費購買備品 最貴一套竟要680元

飯店「變相漲價」?調查:近6成飯店需付費購買備品 最貴一套竟要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