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故意設計來淘汰的產品」,你還是買了?
公民關注的點不在於購買哪一項商品或品牌,而是思考購買的物品到底需不需要。為了追求滿足或歸屬感而購物,最後不但無法滿足任何需求,還會對自我的身分產生懷疑。
人與產品的關係未來不再是「擁有」的思維,而是「使用」,我們需要的終究不是物質,而是背後提供的服務。
南印度有一種抓猴子的陷阱,十分巧妙,但也十分殘酷:把椰子綁在地上、挖個足以讓猴子的手伸進去的小洞,再丟進一個甜飯糰。猴子聞到椰子裡的飯糰香氣,就會把手伸進洞裡、抓住飯糰,但因為洞太小,一旦握緊了拳頭,手就再也拔不出來。此時,猴子的本能是緊緊抓住飯糰,真正困住牠的是自己的直覺本能,而不是身外的任何束縛:只要牠放手,就能重獲自由。
這正是我們與消費(購買、使用與丟棄)的關係:我們知道消費行為把我們困住了,但這又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心理,幾乎成了一種本能,於是無法放手。我們會購買各種東西,多半都是要提升自己的認同感。
各種品牌的服裝、肥皂、餅乾、電視和汽車,在設計的時候都是以「部落」的心理為出發點,這些消費產品企業無不精心設計種種特性,以產品銷售為目標。「身分認同」和「消費」的距離不斷拉近。舉例來說,英國人每人每年平均要購買塞滿一整個大行李箱的衣服,大概是洗衣機要分五次洗的量。會買這麼多衣服,主要是因為每一季的時尚都會改變。而這些循環也就逼得我們會定期清一清衣櫃,再次跑去排隊瞎拼,等著買回更多的衣服。
快時尚的碳排量>航空+海運總碳排
然而,時裝業的碳足跡極高。紡織業是汙染的第二大來源, 僅次於石油產業,給大氣帶來的溫室氣體量,甚至超出了所有國際航空及海運的總和。據估計,時裝業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懾人的10%,而隨著我們對快時尚的消費增加,相關碳排放也將迅速成長。
經濟要成長,就得靠著我們不斷消費。1920年代,部分美國人擔心接下來新的一代會覺得自己的需求都已經得到滿足,因而不利於經濟成長。1929年,胡佛總統的「近期經濟變化委員會」(CREC)下了一個結論:必須用廣告來創造「新的需求,並且在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以同樣的速度再換成無窮無盡更新的需求。」
如今,消費產品企業會投入大量資金,確保我們一直待在這樣的消費循環當中,相關的行銷與廣告預算直衝天際。在2019年的美國,美式足球超級盃期間(這是電視收視率最高的體育賽事之一),30秒的廣告時間就要價超過五百萬美元。單單2018年,亞馬遜(Amazon)這個線上商城就從廣告銷售取得一百億美元的驚人收入。
氣候變遷、塑膠充斥的原兇:數十億種產品「刻意被淘汰」
在這個充斥著消費與快速消費主義的世界,每年的廣告支出超過五千五百億美元。而且有數十億種產品的設計,就是刻意等著要被淘汰,要在我們努力取代掉這些產品的同時,刺激更多的經濟成長。各種拋棄式的塑膠產品,就是其中的典型。
這種刻意要等著被淘汰的設計,已經成了幾乎所有消費品的標準。有些產品的保固很少超過三年,是因為只要過了這段期間,產品也就差不多要壞了。而且很多時候,想更換零件還比直接買新產品更貴。軟體的更新版本無法安裝在型號過舊的電腦上,於是你也只能換掉舊電腦。這份令人沮喪的清單幾乎沒有盡頭,以致各種修補、修理、修復的技藝就這樣逐漸消失。
在全球經濟中,供應鏈常常是伸向全球各地。每條供應鏈都代表著一個不同的生產階段,常常會由不同的公司執行。像是你的智慧型手機,就可能是先在玻利維亞開採所需的貴金屬,最後產品則在中國完成組裝和包裝。因此,講到某些大企業的時候,很難說供應鏈的哪些階段採取了可永續的做法,又有哪些階段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兇手。
而我們可以做什麼呢?
3種讓未來更永續的方法:
一、取回你對「美好生活」的定義權。
現在普遍是將消費主義做為美好生活的定義:不論是手機、服飾或是汽車,都要不斷追求無盡的升級。然而,像這樣為了追求滿足感或歸屬感而購物,有可能只會上癮,最後非但無法滿足需求,反而還對自己的身分與生活方向產生自我懷疑與困惑。無論對於任何類型的產品或品牌,一旦將自己定位為它的消費者,就暗示著消費該產品能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但這也暗示著一種被動。
消費主義令我們陷入一個思路陷阱,以為能夠「買到」自己的人格個性。此外,這還會吞噬我們的心智空間,讓我們對世界的觀點過於狹隘,更會讓我們的價值觀與身分認同,變成是建立在「製造了多少垃圾」的基礎上。心理學研究顯示,大眾消費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造成一個愈來愈大的空缺,令我們只能一直勉力填補。
每當我們有意無意的透過購買,來鞏固身分認同,都是讓大眾消費的引擎不斷加速,也是讓我們與氣候災難更加靠近。雖然現代文化總將我們推向盲目的消費主義,但我們可以刻意把自己拉回來,強化心理紀律,抗拒消費主義的衝動。當然,我們也可以改變消費習慣,用錢投票,唯一支持永續產品。
另外,我們也可以改變自己身為消費者的身分認同,重新建立自己與物質主義的關係,讓自己從廣告的影響中釋放出來—既是一種解放的體驗,也可以視為一種激進的政治行動。
二、做個更好的消費者。
短期而言,只要在系統內改變自己的消費模式,就能讓事情有所改善。你每次的消費,就會有不同的意義。你可以選擇購買高品質、有機棉的衣服,耐用到可以變成傳家寶;你也可以選擇購買廉價、簡直是拋棄式的衣服,穿了幾次之後就變成垃圾。
如果你能夠用錢投票,在選擇要購買哪些產品的時候,請用更多事實做為依據。想知道某家公司是否值得選擇,就去看看它是否公開表達了自己的價值觀,是否承諾要為永續性而努力,而且是否加入了某些認證組織,能夠證明它確實恪守承諾。消費者若採用這種做法,將能夠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用你的錢來投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減少浪費。讓我們遵守老派的智慧:減用、重用、再利用(reduce, reuse, recycle)。每次需要買東西的時候,都該做出有根據、有見識的選擇。
三、讓我們從物質走向虛擬。
想想我們是怎麼從黑膠唱片、卡帶和CD,走向下載或串流音樂。現在科技能在許多地方派上用場,無須實物,也能享受過去由實物提供的服務。少即是多。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連「擁有自己的車」也不再是主流的選擇;交通運輸可能主要由共享車輛提供,有可能是自動駕駛,而且必然是電動。
總有一天,消費者有可能不再認為自己是產品的擁有者,而只是服務的使用者。例如,Airbnb 是全球最大的過夜住宿供應商,但是Airbnb 名下並沒有任何飯店建物;Uber 是全球最大的個人交通服務供應商,但Uber 名下也沒有任何汽車。從「擁有」到「使用」的概念轉變,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與消費主義的關係。如果我們可以投入這種轉變、歡迎這種轉變,就能幫助讓進程更快速。
• 本文摘自: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拯救氣候危機
•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
• 出版日期:2021年5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