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成龍濕地大奇蹟!水位調控奏效 水鳥數量激增超過8成

水下生物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水位太深,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試驗調降水位後,發現水鳥數量大增,並記錄到46種鳥類。 圖/蔡維斌翻攝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水位太深,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試驗調降水位後,發現水鳥數量大增,並記錄到46種鳥類。 圖/蔡維斌翻攝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水位過高,影響水鳥棲息,為營造更好的濕地生態,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年初以低干擾進行水位調控試驗,降低水位約5公分,水鳥數量增逾8成,22日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分享成果,有蒼鷺、青足鷸及琵嘴鴨等偏好淺水或灘地的水鳥,達到生態多樣性指標。

閱讀更多:台灣八哥現蹤!大漢溪人工濕地成難得一見自然綠洲

成龍濕地原為低窪農地、魚塭,因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加上接連颱風海水倒灌,約100公頃農地變成一片汪洋的沼澤濕地,區內地形深淺交錯,形成多樣化棲地環境,不同季節吸引不同野鳥駐足,成為雲林重要的候鳥棲地。

南投分署指出,成龍濕地主要是蓄洪調節,因集水量大,也為鄰近魚塭區更換養殖水及排水,水門設計採重力排水,在魚塭換水頻繁時,進水量大於出水量,導致濕地水位上升,造成泥灘地裸露空間不足,水鳥活動空間受限,村民多次反映,濕地水太深水鳥無法來落腳。

南投分署說,成龍濕地不僅是國土生態綠網當中,彰雲海岸濕地保育軸帶的重要推動區域,前年與縣府、成龍社區啟動水位調整計畫,於今年2、3月進行調控試驗,採低干擾設計,在每天退潮時,開啟蚶子寮大排的水門自然排水,並架設水尺由成龍社區協助記錄,再委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進行鳥況監測。

南投分署說,經調降水位5至11公分,發現水鳥數量大幅增加,由172隻次提升至317隻次,並記錄到46種鳥類包括蒼鷺、大小白鷺、高蹺鴴、反嘴鴴、青足鷸、紅嘴鷗及琵嘴鴨等。

分署長李政賢指出,經2次試驗發現濕地只調一點水就引來更多水鳥,已規畫今年起每年9月至隔年3月,每月將定期執行水位調控,以維持適當水位,營造更友善棲地吸引更多鳥類駐足。

成龍濕地水位今年初調降水位5至11公分後,水鳥數量便大幅增加。 圖/蔡維斌翻攝
成龍濕地水位今年初調降水位5至11公分後,水鳥數量便大幅增加。 圖/蔡維斌翻攝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啟動徵件  以永續驅動品牌價值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啟動徵件 以永續驅動品牌價值

洗街、清溝都靠它!台南環保局妙用「回收水」 達成市容、空品雙贏

洗街、清溝都靠它!台南環保局妙用「回收水」 達成市容、空品雙贏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全球首例!愛沙尼亞反其道而行:校園開放手機、發AI帳號給學生

全球首例!愛沙尼亞反其道而行:校園開放手機、發AI帳號給學生

最新文章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每隻赤蛙成本85萬?桃園斥資千萬復育保育類「台北赤蛙」 13年卻僅增14隻

每隻赤蛙成本85萬?桃園斥資千萬復育保育類「台北赤蛙」 13年卻僅增14隻

活在「火焰」上—孔寬楯藤壺與火珊瑚共生的秘密

活在「火焰」上—孔寬楯藤壺與火珊瑚共生的秘密

聯合國推動經濟衡量標準 納入自然資源折舊

聯合國推動經濟衡量標準 納入自然資源折舊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被低估的乾旱森林...跟墨西哥一樣大的森林 儲碳量竟是之前的2倍!

被低估的乾旱森林...跟墨西哥一樣大的森林 儲碳量竟是之前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