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陸地生物

2024年秋天全球最知名的動物,莫過於一隻僅2個月大,黑褐、濕亮的「彈跳豬」(Moo Deng)。這隻住在泰國綠山動物園(Khao Kheow Open Zoo)的侏儒河馬寶寶,總是瞪著大眼張開嘴巴,激動表情成為熱門迷因,被暱稱為「豬血湯」、「憤怒的爌肉」等。

「彈跳豬」風靡亞洲,這股熱潮來自一個擁有三百多萬粉絲的TikTok帳戶。動物園飼養員努迪(Atthapon Nundee)長期紀錄他照顧的動物們,沒有想到這隻小河馬在幾週內成為網紅。 圖/泰國綠山動物園臉書
「彈跳豬」風靡亞洲,這股熱潮來自一個擁有三百多萬粉絲的TikTok帳戶。動物園飼養員努迪(Atthapon Nundee)長期紀錄他照顧的動物們,沒有想到這隻小河馬在幾週內成為網紅。 圖/泰國綠山動物園臉書

牠不是「河馬的小孩」

綠山動物園貼出的彈跳豬影片,幾乎都超過10萬觀看數。2024年最後3個月,綠山動物園參觀人數達到60萬人次,足足是往年的3倍。泰國民眾透過票選將她命名為「彈跳豬」,與泰國料理「彈牙豬肉」同名。動物園也推出公仔、T恤等多種周邊商品。

彈跳豬爆紅,許多人因此才知道,原來侏儒河馬不是「河馬的小孩」,而是另一個物種。侏儒河馬是河馬科現存唯二的物種之一,原本棲息在非洲西部,即便成年,體型也只有成年河馬的1/10。

彈跳豬魅力席捲全球,杜拜富豪捐出500萬泰銖(約新台幣480萬元)來改善牠的生活。以太坊(Ethereum)加密貨幣的聯合創始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也認牠為「養女」,以牠的名義捐款1000萬泰銖給動物園。

彈跳豬和媽媽Jona的家經常擠滿人潮。每當這隻臉頰紅紅的小河馬作出一些緊張動作,遊客就不約而同歡呼起來。 圖/泰國綠山動物園臉書
彈跳豬和媽媽Jona的家經常擠滿人潮。每當這隻臉頰紅紅的小河馬作出一些緊張動作,遊客就不約而同歡呼起來。 圖/泰國綠山動物園臉書

愛屋不及烏 野外侏儒河馬兩樣情

野生侏儒河馬主要棲息在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象牙海岸等國的森林或沼澤,是草食性動物。不過,牠採集森林裡的植物,如樹根、樹葉、蕨類等,以果實為主,較少吃草。侏儒河馬在當地也很神祕。象牙海岸有則傳說,若有人看到侏儒河馬的尾巴並且笑了出來,這個人就會瘋掉。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估計,侏儒河馬野外族群可能不到2500隻,屬於瀕危(EN)物種。彈跳豬能成為親善大使,讓野外的侏儒河馬的生存也獲得改善嗎?

「還沒有」,象牙海岸塔伊河馬研究計畫協調員伯格伊(Elie Bogui)告訴《Mongabay》。他參與的計畫正在研究塔伊國家公園(Taï National Park)裡河馬的生存狀況。

「侏儒河馬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野生生物組織Fauna & Flora賴比瑞亞分部的生物專家艾斯特拉(Neus Estela)說,大象、黑猩猩或穿山甲都有專屬的保育資金,但侏儒河馬幾乎沒有,多是靠一般性的棲地或生物保育計畫連帶改善牠們的狀況。

侏儒河馬是源於西非的瀕危物種,因棲地喪失、非法獵捕以及人為干擾等威脅,野外數量正在快速減少。 圖/Tambako The Jaguar/Flickr(CC BY-ND 2.0)
侏儒河馬是源於西非的瀕危物種,因棲地喪失、非法獵捕以及人為干擾等威脅,野外數量正在快速減少。 圖/Tambako The Jaguar/Flickr(CC BY-ND 2.0)

彈跳豬能當親善大使嗎?

毀林與污染是野外世界裡侏儒河馬的大敵。《BBC》報導,象牙海岸因種植棕櫚樹、可可和橡膠等經濟作物而大規模毀林,而賴比瑞亞則有非法伐木的問題。另一問題是採礦。塔伊國家公園的非法盜採金礦不僅破壞森林,也污染河道。賴比瑞亞的薩波國家公園(Sapo National Park)有類似問題,當地河道含汞量極高。

獵捕也會威脅侏儒河馬的生存,牠們的肉可以吃,但艾斯特拉認為,這是運氣問題,光想看到牠們都難,更何況抓牠來吃。

或許再等一等,就能傳來好消息。綠山動物園告訴《Mongabay》,他們計畫與國際保育組織IBREAM合作,協助塔伊河馬計畫購買GPS定位器,追蹤野外侏儒河馬的動向,待計畫細節確定後就會對外宣布。

資料來源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跨境電商成玩具安全漏洞 歐盟擬祭「數位護照」嚴禁PFAS

跨境電商成玩具安全漏洞 歐盟擬祭「數位護照」嚴禁PFAS

南極巨型冰山崩落 科學家直擊冰層底下的繽紛生態系

南極巨型冰山崩落 科學家直擊冰層底下的繽紛生態系

種一座國家森林 英格蘭西部2050年將種植2000萬棵樹

種一座國家森林 英格蘭西部2050年將種植2000萬棵樹

最新文章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全長僅11公分!新添特有種「呂賴氏蜓蜥」 也是台灣最小爬行動物之一

蜻蜓大爆發!宜蘭雙連埤濕地發現多達58種蜻蜓 比過去調查多一倍

蜻蜓大爆發!宜蘭雙連埤濕地發現多達58種蜻蜓 比過去調查多一倍

公園放養150尾外來種魚?花蓮玉里鎮公所生態規劃遭質疑

公園放養150尾外來種魚?花蓮玉里鎮公所生態規劃遭質疑

海獅會害怕...加州「毒藻華」爆發 讓海獅行為失控咬人、生育力下降

海獅會害怕...加州「毒藻華」爆發 讓海獅行為失控咬人、生育力下降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佐賀鄉土美味恐成絕響 IUCN將九州大彈塗魚列為「易危」

6萬個停車位變公園綠地!巴黎移除柏油、廣植樹木 把空間還給自然

6萬個停車位變公園綠地!巴黎移除柏油、廣植樹木 把空間還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