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風景...馬祖藍眼淚奇景常伴海漂垃圾 年近6百公噸、難處理

水下生物

馬祖每次颱風過後,海面上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海漂垃圾。 圖/連江縣環資局提供
馬祖每次颱風過後,海面上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海漂垃圾。 圖/連江縣環資局提供

每年春夏馬祖「藍眼淚」奇景吸引大批遊客湧入,但一同漂來的還有大量海漂垃圾,使得這片夢幻景色大打折扣。據連江縣環境資源局統計,當地年須處理近600公噸海漂垃圾,其中可回收僅占約8%,其餘垃圾經過長時間曝曬與分類後,仍需高額成本運往台灣本島焚燒,無法焚燒的部分只能持續堆存,形成環境隱憂。

「曾經帶遊客去看藍眼淚,結果發現垃圾漂在旁邊,氣氛全毀。」有「藍眼淚達人」之稱的周小馬無奈表示,垃圾不僅影響視覺美感,也可能影響發光藻類的生長,進而衝擊馬祖的觀光產業。

馬祖的海漂垃圾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每年秋冬期間,南竿、北竿等地的沙灘與礁石區,經常可見被海浪沖上岸的大量垃圾。連江縣環資局統計,2024年共清理出598.6公噸海漂垃圾,其中可回收為49.68公噸,較5年前增加約20%。

「馬祖島嶼面積小,垃圾堆置空間有限,當地沒有專屬的焚化設施,因此必須仰賴曝曬、分類,再送往台灣本島處理,成本極高。」連江縣環資局長陳忠義表示,垃圾含有多種雜質、礦物質,無法直接進焚化爐,曝曬過程長達1年以上。

縣府人員也說,以前中國都用保麗龍養殖,經過風吹日曬,保麗龍容易碎裂,可能會被海洋生物誤食,此外,保麗龍碎裂後可能成顆粒,跟海砂混在一起,不好清理,縣府在7、8年前有跟中方持續溝通,現在中方已禁止保麗龍,改用浮球,讓保麗龍數量少很多;連江縣府多年來與福州與中國連江縣協商,提出方案,計畫將經初步壓縮與分類的資源類垃圾送回中國處理,但因為卡在政治層面,還在努力突破,這部分還再持續溝通。

為了維護海岸環境,馬祖參與交通部觀光署「向海致敬」計畫,中央幾乎每年編列超過3000萬元經費給馬祖動員民間團體與社區居民投入淨灘行動。該計畫自推行以來,每年舉辦約250場淨灘活動,平均每1.5天就有一次,動員人數超過1萬人次,主要參與者來自退休公務員協會、社區發展協會及志工團體。

「雖然淨灘活動有助於短期維護環境,但垃圾源頭沒有減少,這些努力仍是治標不治本。」參與淨灘多年的林姓志工表示,有時剛清理完一片沙灘,不到幾天又有新的垃圾被沖上岸,讓人感到無奈。

陳忠義表示,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口外,總面積29.6平方公里,面積雖小,曲折多變海岸線卻長達約138公里,因為與中國只有一水之隔,一年四季都難逃海漂垃圾侵襲,處理海漂垃圾一直是馬祖各島揮之不去的夢魘,塑膠、保麗龍及漂流木等廢棄物源源不斷,成為一大環保挑戰。

馬祖知名的藍眼淚達人周小馬說,「其實藍眼淚與海漂垃圾都是隨著海流一起飄過來」,他說,曾經帶著客人要去「尋淚」,沒想到到了目的地,發現有海漂垃圾在旁,簡直是煞風景,所以後來他都會避開有海漂垃圾的「地雷區域」。 圖/周小馬提供
馬祖知名的藍眼淚達人周小馬說,「其實藍眼淚與海漂垃圾都是隨著海流一起飄過來」,他說,曾經帶著客人要去「尋淚」,沒想到到了目的地,發現有海漂垃圾在旁,簡直是煞風景,所以後來他都會避開有海漂垃圾的「地雷區域」。 圖/周小馬提供

馬祖每次颱風過後,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海漂垃圾,圖為在西莒菜埔澳所出現的情況。 圖/連江縣環資局提供
馬祖每次颱風過後,都會出現數量龐大的海漂垃圾,圖為在西莒菜埔澳所出現的情況。 圖/連江縣環資局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女力串聯 · 力量無限」! 永齡女力論壇暨媽媽築夢家成果展華山登場 展現媽媽創業的多元樣貌

「女力串聯 · 力量無限」! 永齡女力論壇暨媽媽築夢家成果展華山登場 展現媽媽創業的多元樣貌

溫室氣體史上最大增幅...大氣CO2濃度首破424ppm 聯合國:全球應緊急減排

溫室氣體史上最大增幅...大氣CO2濃度首破424ppm 聯合國:全球應緊急減排

首屆植物診療師放榜!國考共1253人報考 及格率51%

首屆植物診療師放榜!國考共1253人報考 及格率51%

歐洲首座!法國砸重金布局「稀土回收精煉廠」 目標滿足全球15%重稀土需求

歐洲首座!法國砸重金布局「稀土回收精煉廠」 目標滿足全球15%重稀土需求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