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陸地生物

去(2024)年底,台灣研究團隊發表蛇類吞食塑膠袋後死亡的論文報告。論文作者之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向《環境資訊中心》稱,2022年該系接獲一隻臭青公(又稱臭青母、王錦蛇),原本打算作體外寄生蟲研究之用,但無表傷的活體卻在運送途中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生前吞掉三個塑膠袋,腸胃與「硬硬的東西」磨擦發炎甚至潰瘍,疑與死因相關。

這是台灣首次發表關於陸地蛇類吞食塑膠的報告,全文刊載於《Herpetological Notes》期刊上,林思民呼籲民眾正視塑膠對野生動物及環境影響,對使用塑膠袋要有「拒絕的勇氣」。

台中一條臭青公被發現生前連吞三個塑膠袋。 圖/擷取自論文
台中一條臭青公被發現生前連吞三個塑膠袋。 圖/擷取自論文

生前連吞三個塑膠袋 胃壁流血

臭青公(學名︰Elaphe carinata yonaguniensis)是大型蛇類,無毒,最大體長可達2.65公尺;其頭部鱗片大,邊緣有明顯黑色,因為在吻端至眼睛前緣上方常呈王字紋,又有王錦蛇之稱。臭青公主要棲息於雜木林或農墾地,以往常入侵農舍咬雞吞蛋,屬攻擊性較強的物種,遇到驚嚇時會從肛門腺分泌帶有臭味的液體以阻嚇敵人,故又名臭青母、臭青公。

根據報告中,該雌性成年臭青公長1.64公尺,於台中市被救援,但運送到台北時已死亡。由於臭青公皮厚肉粗,死亡並不常見,加上當時其身體並無出現明顯外傷或疾病,台師大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遂把屍體解剖進行檢查,發現該臭青公生前連吞三個塑膠袋,胃壁有微小潰瘍流血,疑因消化膠袋時造成內傷。此外,解剖時蛇身散發腐爛氣味,但當時消化道並無食物。

研究團隊稱,野生動物吞食人為垃圾,尤其是塑膠,除了會導致腸道堵塞,阻礙進食、造成不適外,更會引發其他臨床症狀如胃黏膜腫脹和發炎;當消化過程中胃部肌肉收縮,體內塑膠物會擦傷甚至撕裂腸胃,嚴重可能導致穿孔。再者,塑膠亦廣泛含有各種有毒化學物質和合成添加劑,例如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簡稱DEHP)和雙酚類,當胃酸與化學產物反應並被身體吸收,亦會引起不良效果。

論文亦列舉各地有關塑膠製品纏繞或危害野生動物的例子,例如蛇吞塑膠瓶、塑膠袋、漁網等。這次則是台灣首次發表關於陸地蛇類吞食塑膠的報告,並刊載於《Herpetological Notes》期刊。

臭青公胃壁出現微小潰瘍情況,疑因與塑膠袋磨擦有關。 圖/擷取自論文
臭青公胃壁出現微小潰瘍情況,疑因與塑膠袋磨擦有關。 圖/擷取自論文

呼籲減塑 林思民︰民眾要有拒絕塑膠袋的勇氣

論文作者之一、台師大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稱,全球有關蛇吞吃塑膠製品的案例並不多,「但可能是被低估,蛇死掉,一般人不會把它打開看,就不會注意到這事情。它可能是一個過去沒有被重視的現象。」在國際案例中,大部分都是中大型蛇類,「就是很貪吃,住在人的環境附近,比較有機會這樣子亂吞東西。這些東西大概沾到一些動物的味道,(蛇)就把它們吞下去。」

由於蛇的牙齒不會咀嚼食物,「只會吞東西」,當碰到塑膠袋時,就沒法像其他野生動物般將東西扯碎,「牠如果不要吞那麼多,有一些機會可以把它吐出來;但這隻蛇不知什麼原因沒有把東西吐出來,吞了三個,卡的緊緊就沒法吐出來。」臭青公就這樣接二連三吞了三個塑膠袋、塞入腸胃,且無法排走。

不過林思民補充,團隊並非獸醫,無法完全確認該隻臭青公的真正死因,只能推估跟吞吃塑膠袋造成身體損害有關。

人類很多無心之過都會造成野生動物傷害。近年林思民觀察到越來越多野生動物被塑膠袋、漁網、鳥網等卡住,「這些動物在鑽洞時,不會預期這個東西會這麼硬,自然界其實沒有那麼硬的孔洞,牠們通常擠一擠就過去。」偏偏塑膠要很久才會壞掉。過去多年社會都有聲音呼籲民眾塑膠減量,「但大家貪圖方便,或者一時忘記了」,或商家打包東西時常把塑膠袋塞到消費者手上,「有時候我們就是要有一些拒絕的勇氣。」

這隻紅耳龜被林思民收養前,在幼時被塑膠或其他素材纏繞幾年,軀殼已變型。 圖/林思民提供
這隻紅耳龜被林思民收養前,在幼時被塑膠或其他素材纏繞幾年,軀殼已變型。 圖/林思民提供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澳洲創AI機器人趕牛 對土地好、對牛羊好、對主人更好

澳洲創AI機器人趕牛 對土地好、對牛羊好、對主人更好

餐桌上炭火香氣也難掩危機 鰻魚捕撈資源保育戰

餐桌上炭火香氣也難掩危機 鰻魚捕撈資源保育戰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苦瓜葉煮泡麵會變好吃?土人蔘是什麼味道?與恆春半島小農來一場葉菜盛會

最新文章

寒流來也不怕!嘉義鱷魚養殖場用「科技加熱棒」 讓鱷魚「泡溫泉」

寒流來也不怕!嘉義鱷魚養殖場用「科技加熱棒」 讓鱷魚「泡溫泉」

「夜行王者」黃魚鴞!首次現身七家灣溪 只靠猛禽棲架就做到了?

「夜行王者」黃魚鴞!首次現身七家灣溪 只靠猛禽棲架就做到了?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台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喜歡「站著」睡覺、每天只睡1.7小時!抹香鯨的20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喜歡「站著」睡覺、每天只睡1.7小時!抹香鯨的20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全面禁用陷阱就對了?野生動物救援的悲劇在暗處不斷上演

全面禁用陷阱就對了?野生動物救援的悲劇在暗處不斷上演

咖啡渣可當天然肥料、還可驅蟲!但如何使用才不會傷害植物?

咖啡渣可當天然肥料、還可驅蟲!但如何使用才不會傷害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