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也看得到螢火蟲?台北榮星花園從生態劣化到滿天火金姑 數量破500隻

陸地生物

榮星花園生態池以前常被投入麵包屑等,經志工巡守及勸導,頻率大幅下降。生態池設有告示牌,呼籲民眾勿擅闖生態復育區。 圖/中央社
榮星花園生態池以前常被投入麵包屑等,經志工巡守及勸導,頻率大幅下降。生態池設有告示牌,呼籲民眾勿擅闖生態復育區。 圖/中央社

台北市的都市叢林中依然有賞螢火蟲勝地,位處市中心的榮星花園公園,在北市公園處與志工隊等人努力下,除了讓黃緣螢再現,還有許多鳥類嬌客造訪。

坐落於中山區的榮星花園公園為北市熱門賞螢景點,鄰近建國北路、龍江路,是市區內僅存的原生種螢火蟲棲地之一,每年4至5月都會吸引大批民眾前往一睹「火金姑」風采。

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圓山公園管理所主任楊國瑜表示,榮星花園公園裡的生態池為舊有瑠公圳露頭遺址,保留早期北市農田的原始自然生態,乾淨地下水提供適合黃緣螢生長的溼地環境。

不過隨著人為開發,棲地水域破壞嚴重、水質劣化;民國103年起,透過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及在地居民投入努力,逐漸改善環境。

103年先從蒐集資料到設計規劃,104年與荒野保護協會簽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水池棲地改造計畫;歷經挖除底泥、建置水田區、抽乾池水、清除外來種等,並種植原生植物、蜜源植物,邀請國小學童放養黃緣螢幼蟲,逐漸恢復螢火蟲生機。

據公園處統計,螢火蟲數量由106年的約60隻,最多80隻左右,隔年就大幅上升至破百隻,到108年最高可觀測到250隻,111年更創下659隻的紀錄,近年也都有將近500隻;賞螢季則有數千參觀人次。

楊國瑜說,螢火蟲繁殖季節約在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在賞螢季來臨前,公園處就會著手調整生態池附近照明,減少光害對螢火蟲的影響;並在公廁外圍鋪設黑網、熄掉部分噴水池路燈,在賞螢熱點木棧道張貼夜光貼條、止滑條,確保賞螢民眾及執勤志工夜間行動安全。

此外,志工團隊也會奔走榮星花園公園附近里辦,請里長張貼榮星賞螢季公告,鄰近的五常國小用校門口跑馬燈宣傳賞螢資訊,也讓附近5個大樓響應晚間6時30分拉上窗簾行動。

前年榮星花園公園生態守護志工隊,邀請市長蔣萬安共襄盛舉「從心復育 接軌SDGs永續城市」活動,復育瀕危台灣原生魚種「史尼氏小䰾」,希望喚起更多人的生態意識。

志工隊長林雍善表示, 賞螢季已成為榮星花園公園年度盛事,也是志工團隊與社區良好互動的見證;楊國瑜指出,榮星花園公園裡除了螢火蟲,還有許多珍貴的禽鳥類,如鳳頭蒼鷹、紅尾伯勞,賞鳥人士也會到此捕捉其身影,環境教育有成。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候鳥的五星級飯店在大漢溪!雁鴨、鶺鴒、磯鷸皆飛抵上演「裙擺搖搖」

候鳥的五星級飯店在大漢溪!雁鴨、鶺鴒、磯鷸皆飛抵上演「裙擺搖搖」

外觀像迷你椰子、果肉像柿子、口感像洋香瓜?原來是新興水果「椰柿」

外觀像迷你椰子、果肉像柿子、口感像洋香瓜?原來是新興水果「椰柿」

公園驚見「蚯蚓大軍」爬滿步道!專家:是土壤健康的象徵

公園驚見「蚯蚓大軍」爬滿步道!專家:是土壤健康的象徵

倒下的路樹、廢家具都去哪了?破碎成木屑覆土:堆肥、保濕、抑制雜草

倒下的路樹、廢家具都去哪了?破碎成木屑覆土:堆肥、保濕、抑制雜草

最新文章

候鳥的五星級飯店在大漢溪!雁鴨、鶺鴒、磯鷸皆飛抵上演「裙擺搖搖」

候鳥的五星級飯店在大漢溪!雁鴨、鶺鴒、磯鷸皆飛抵上演「裙擺搖搖」

公園驚見「蚯蚓大軍」爬滿步道!專家:是土壤健康的象徵

公園驚見「蚯蚓大軍」爬滿步道!專家:是土壤健康的象徵

暌違31年!石虎現蹤阿里山 海拔1752公尺創嘉南地區最高紀錄

暌違31年!石虎現蹤阿里山 海拔1752公尺創嘉南地區最高紀錄

蚯蚓都去哪了?集約農業、蟲害、塑膠微粒衝擊 4招拯救「土壤工程師」

蚯蚓都去哪了?集約農業、蟲害、塑膠微粒衝擊 4招拯救「土壤工程師」

從工程師轉作小農!宜蘭青農結合科技、自製堆肥 讓農地活過來

從工程師轉作小農!宜蘭青農結合科技、自製堆肥 讓農地活過來

日月潭有3+2害!外來魚種「一強壓一強」 皇冠三間、帝王三間爭奪新霸主

日月潭有3+2害!外來魚種「一強壓一強」 皇冠三間、帝王三間爭奪新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