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狐蝠救援首例!極度瀕危保育類「蝠寶」 救援半年、野放成功

陸地生物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台灣狐蝠被列為一級瀕危的野生保育類動物,為台灣「四大神獸」之一,今年4月1隻約2周大幼蝠在花蓮市被拾獲,經林業署花蓮分署與野灣半年多照料,本月12日野放在市區穩定生活,建立成功的照養野放經驗,成為台灣首例。

根據學者調查,台灣狐蝠除在龜山島及綠島有少量族群,本島僅在花蓮市有約50隻左右,全台推估僅200隻,被列為極度瀕絕的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與石虎、黑熊、水獺並列為台灣的「四大神獸」。

今年4月20日晚間,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志工在花蓮文創園區附近發現一隻幼蝠,擔心遭到流浪犬貓攻擊,緊急救援,隔天交由台灣狐蝠監測志工隊長鍾秀綢並通報林業暨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處理。

花蓮分署初步檢查是隻小公蝠,體重僅80克,才約2周大,取名「蝠寶」,送往台東縣池上鄉的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安置。

花蓮分署表示,台灣過去沒有幼蝠照養後野放案例,這段期間與野灣團隊、台灣蝙蝠學會及國立台北大學教授陳湘繁教授就野訓準備、野放方式做了很多討論,也向日本專家請益,制定「蝠寶」照養及野放計畫。

半年來,花蓮分署新城、南華兩個工作站定期採取野果送到野灣,讓狐蝠野放後能取食在地食物,又考量棲地,規畫在市區內食源植物充足的地點設置軟野放籠舍。

可愛的小「蝠寶」已長成307公克重的成年個體,兩周前回到花蓮入住,逐步適應環境也練習長距離飛行,本月12日晚間8時多,蝠寶展翼飛離籠舍。

花蓮分署表示,透過無線電訊號、衛星定位,連續兩天追蹤到蝠寶,確認牠在花蓮市區安全生活,將再追蹤一段時間,這是台灣首次照養幼蝠並野放的案例,可作為未來參考;花蓮分署下月1日起將推出「蝠寶」布偶販售。

模樣可愛的「蝠寶」近日野放,團隊人員持續追蹤牠的狀況。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近日野放,團隊人員持續追蹤牠的狀況。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花蓮分署下月將推出「蝠寶」布偶。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花蓮分署下月將推出「蝠寶」布偶。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模樣可愛的「蝠寶」經過林業署花蓮分署及野灣團隊照料半年多,近日野放,成台灣首例。 圖/花蓮分署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14萬噸廢棄物變黃金!台灣菇類太空包重生飼料、除臭墊料 年創3千萬產值

14萬噸廢棄物變黃金!台灣菇類太空包重生飼料、除臭墊料 年創3千萬產值

最新文章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

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