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小燕鷗保育有成!共791巢 孵化率達87%創歷史新高

陸地生物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小燕鷗是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每年4月至8月飛來宜蘭沿海繁殖,宜蘭縣政府統計今年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創新高,不但比去年大躍進成長逾3成,更是有史以來最佳孵化紀錄;調查過程甚至還發現其他鳥類的鳥巢、多種水生生物,整個生態環境都跟著好起來。

農業處表示,小燕鷗不但是保育野生動物,更是台灣最小的鷗科鳥類,體長約22至24公分,小巧可愛。縣府為減少人為干擾小燕鷗繁殖,每年在繁殖區外拉起警戒線,但仍有人車擅自闖入驚擾繁殖,今年改採架設圍籬及監視器,豎立公告範圍約56萬平方公尺,避免人車進入築巢熱區。

農業處說,4月至8月間透過海委會海洋保育署補助,委由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結合在地社區民眾成立巡守隊,進行巡護、淨灘及環境教育等工作,這段期間也請宜蘭縣野鳥協會及宜蘭大學進行生態調查。

小燕鷗最近已從宜蘭各河口的棲息地飛回南半球,守護工作告一段落。經統計小燕鷗的巢數發現,全縣總巢數791巢,比去年737巢還多,其中蘭陽溪口巢數達568巢、南澳溪口186巢、新城溪口19巢、和平溪口18巢。

整體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的53%,成長超過三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難得的是,記錄過程中同時發現其它例如東方環頸鴴67巢、小環頸鴴9巢、南亞夜鶯29巢、燕鴴6巢;另外在南澳溪小燕鷗繁殖區域魚蝦蟹類調查中,發現豐富的水生生物例如字文弓蟹、貪食沼蝦、南海沼蝦、枝枒蝦虎、湯鯉、臺灣石賓、無孔塘鱧等物種棲息於圍設範圍內,顯示在保育小燕鷗的同時,也保護棲地上的其他物種。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今年宜蘭縣在小燕鷗繁殖區外圍,改採架設圍籬及監視器,避免人車闖入築巢熱區,果然大幅提升孵化率。 圖/縣府提供
今年宜蘭縣在小燕鷗繁殖區外圍,改採架設圍籬及監視器,避免人車闖入築巢熱區,果然大幅提升孵化率。 圖/縣府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今年宜蘭縣在小燕鷗繁殖區外圍,改採架設圍籬及監視器,避免人車闖入築巢熱區,果然大幅提升孵化率。 圖/縣府提供
今年宜蘭縣在小燕鷗繁殖區外圍,改採架設圍籬及監視器,避免人車闖入築巢熱區,果然大幅提升孵化率。 圖/縣府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已結束繁殖期,宜蘭縣政府統計4個繁殖區的小燕鷗成功孵化率達87.23%,比去年53%,成長超過3成,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 圖/台灣偏鄉生態物種復育協會提供

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總幹事胡澤文(左戴帽者),受邀分享守護小燕鷗的過程及孵化成果。 圖/縣府提供
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總幹事胡澤文(左戴帽者),受邀分享守護小燕鷗的過程及孵化成果。 圖/縣府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鹿茸季開跑!採茸期僅有60天 高雄532頭水鹿、年產約1490公斤

鹿茸季開跑!採茸期僅有60天 高雄532頭水鹿、年產約1490公斤

別再說泥巴不重要!東亞遷徙線泥灘地消失...讓200萬水鳥陷入生存危機

別再說泥巴不重要!東亞遷徙線泥灘地消失...讓200萬水鳥陷入生存危機

還靜於民!4/1起加強取締改裝排氣管 違者最高1800元

還靜於民!4/1起加強取締改裝排氣管 違者最高1800元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最新文章

來去英國墓園走一走 尋找生物多樣性這樣查

來去英國墓園走一走 尋找生物多樣性這樣查

別再說泥巴不重要!東亞遷徙線泥灘地消失...讓200萬水鳥陷入生存危機

別再說泥巴不重要!東亞遷徙線泥灘地消失...讓200萬水鳥陷入生存危機

叮咚!幫魚兒按個鈴 荷蘭邀眾人助魚群穿越運河產卵

叮咚!幫魚兒按個鈴 荷蘭邀眾人助魚群穿越運河產卵

克拉瑪斯河的奇蹟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拆壩見證鮭魚返鄉

克拉瑪斯河的奇蹟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拆壩見證鮭魚返鄉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台灣受威脅植物將近1千種!生多所3年救援、收容182種 減緩物種消失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

被蛇咬傷怎麼辦?先別放血!記住「五要五不」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