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電只會長雜草、躲老鼠?光電場破壞棲地 讓生物多樣性成空談

陸地生物

彰化芳苑海濱的潮間帶有開發危機,招潮蟹等生態豐富,環團擔心遭破壞。 圖/黃仲裕攝影
彰化芳苑海濱的潮間帶有開發危機,招潮蟹等生態豐富,環團擔心遭破壞。 圖/黃仲裕攝影

聯合國把「破壞棲地」列生物多樣性的頭號殺手,台灣不論由政府主導的再生能源開發案,或企業申請重大開發案的把關機制,都被詬病虛應故事、陽奉陰違。環境團體認為,這暴露執政者長期重開發、輕保育,沒讓生物多樣性「常在我心」。

芳苑紅樹林潮間帶 水鳥沒了

「嗶嗶啵啵……你聽到這聲音嗎?」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走在彰化縣芳苑鄉的紅樹林海空步道,一路細數這裡的招潮蟹、彈塗魚等潮間帶生態,她指向遠處鋪上浮動型光電板的另一段潮間帶說,以前碩士班做生態調查時,那裡至少有1、2萬隻水鳥,現在都沒了。

「拿農地、濕地蓋光電場,真是一大錯誤」,施月英說,農地即使維持種綠肥的低度利用,不但有助涼爽的微氣候,土壤中微生物也幫助維持生態系平衡,鋪了光電板只會長雜草、躲老鼠和蛇,引來的是猛禽,改變了生物鏈。

屏東縣枋寮鄉蓮霧農張靜玉深受其苦,她有一甲蓮霧園被光電場包圍,更多的蛇鼠與害蟲造成管理困難。她堅持有機種植,買草蛉在田間吃害蟲,但鄰近光電場躲著斑節蛀蟲等害蟲,迫使農民必須多噴農藥,讓她苦惱不已。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鄭明修認為,目前光電場絕大多數免環評,地面型光電破壞棲地,讓生物多樣性及生態功能下降。

政府企業攜手,護生物多樣性。 圖/王惠英、鄭朝陽製表
政府企業攜手,護生物多樣性。 圖/王惠英、鄭朝陽製表

七股過冬黑琵少了 不見追蹤

「台南七股約1/5面積已被光電板覆蓋」,鄭明修說,過半魚塭只種電、不養魚;七股到布袋的國有鹽田大量釋出作光電場,海岸濕地被切割,也危及黑面琵鷺度冬棲地。台南市野鳥學會觀測今年到台南過冬的黑琵數量,比去年少了近200隻,卻不見政府建立光電開發衝擊黑琵生態的追蹤監測機制。

石虎處境也堪憂,先前中央規定2公頃以下土地作光電場,地方政府核准即可,苗栗從通霄、苑裡、後龍到銅鑼共核准110處光電場,正是石虎棲地及活動熱區。苗栗縣府表示,審查會避開石虎高敏感區,刷掉一半申請案。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劉威廷說,淺山地區的農地、林地也是許多鳥類和麝香貓、食蟹獴、穿山甲的重要棲地,當中更有食物鏈底層多樣性的兩棲類、爬蟲類及昆蟲,拿來開發種電,棲地縮小破碎化,生物多樣性肯定流失。

風機影響野鳥鯨豚 沒人在乎

風力發電在彰化縣野鳥學會總幹事李益鑫眼中,也衝擊生物多樣性;彰化沿海陸域風機密集,發生多次野鳥躲不過風扇,不是被打死就是自撞喪命;海域風機的水下基礎設施對魚群和鯨豚有好處還是障礙,都無科學調查證明。

「把關機制給人虛晃一招感覺」,施月英說,不論環評還是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常被質疑只是「過場」,前端的生態調查不確實,後端未落實執行,多數開發也缺乏監測追蹤,說政府多重視生物多樣性,都是騙人的。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最新文章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連睡覺都要戴口罩?印度空汙難解 就地取材、焚燒生火加劇空汙惡性循環

連睡覺都要戴口罩?印度空汙難解 就地取材、焚燒生火加劇空汙惡性循環

黃喉貂新發現!除了山羌還會獵帝雉 保育員21年首見

黃喉貂新發現!除了山羌還會獵帝雉 保育員21年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