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海洋 趙健舜號召近7千名公民科學家感受「藍色脈動」
聯合國為了促進全球人民認識海洋,自2009年開始,指定每年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台灣也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並制定同一日為「國家海洋日」,正式透過法規倡議海洋永續。然而,受到氣候變遷、海廢汙染等影響,海洋環境仍持續惡化。
熱愛水上活動、長期關注海洋保育議題的「BlueTrend 藍色脈動」創辦人趙健舜直言,海底除了海洋垃圾,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也正在發生,全民對海洋議題的關注刻不容緩,因此在2021年開始建立生物資料庫,並在近年展開「AI Ocean 數據海洋」計畫,邀請民眾擔任「海洋公⺠科學家」,共同紀錄海洋生態。
海裡沒有魚只有垃圾 想看水下美景只能出國
趙健舜回憶起過去在墾丁體驗水肺潛水活動的時刻,原本期待看見海下美景,實際下水後,海裡卻只有載浮載沈的垃圾。「當時我納悶地問教練為什麼都看不到魚,教練只說等考到執照,再帶我到其他國家看更多魚、更多水下美景。」面對台灣海域顯而易見的生態問題,當時雙方都沒再往下探究。
直到趙健舜在2016年考到開放水域潛水執照後,他反而開始潛水撿垃圾,更在隔年創立「BlueTrend 藍色脈動」。「一開始潛水教練還笑我,但後來那位教練也開始帶領潛客淨灘、撿海廢。其實淨灘最終淨化的是人心,看到教練改變了對海的價值觀,也發現原來我在做的事能影響他人、幫助環境。」
從水下到雲端 號召海洋公民科學家共建AI資料庫
身邊人們對維護海洋環境充滿相同使命感,成為趙健舜的精神支柱,而他也認知到,保護台灣海洋與漁業資源,只靠使命感與劃設海洋保護區是不夠的,還需要號召更多人加入,才有機會擴散理念。
趙健舜說,僅仰賴個人或學者專家在水裡拉設穿越線獨立記錄,觸及的範圍與生物數量有限,因此有了邀請民眾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共同建立「AI Ocean 數據海洋生物資料庫」的計畫,截至2024年7月,已經有超過6800名海洋公民科學家參與、累積15000張照片。
有管理網路資訊系統專案經驗的趙健舜,打造方便易用的公民參與平台,讓民眾輕鬆就能上傳所拍攝的水下生物照片,分享水下生態之餘,也強化資料庫的圖像分析辨識與分類功能,新增生物多樣性指數,讓資料有效、便利地應用於學術研究。
海洋監測不簡單 公民鏡頭協助拍下罕見物種
趙健舜舉例,「有民眾在基隆拍到只出現在日本、韓國和中國沿海的『日本鳶魟』,這對分類學家、動物學家來說,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案例。」民眾上傳分享的每一張照片、記錄的每一筆資料,對研究學者來說可能是千載難逢的重要圖資,因此長期累積、精進分析辨識技術更顯重要。
然而,要讓民眾願意穿著潛水衣、帶著包覆防水殼的貴重相機在水下拍攝,上岸後再挑選、上傳照片,步驟繁複,因此趙健舜結合各地潛水中心,提供拍攝獎勵、舉辦攝影比賽,讓民眾更有參與度與使命感,共同關心環境的變化。
趙健舜表示,有鑑於海洋監測受潛水技術、天候等條件限制,相對於陸上監測作業更不簡單,不僅蒐集數據的難度高,也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與經費。
這些監測不只是紀錄海洋生物,當遇上生態環境問題時,也能透過科學數據做出緊急應變。趙健舜提到2001年造成墾丁國家公園境內龍坑生態保護區帶來生態浩劫的「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強調這凸顯建立台灣海洋數據基期的重要性,透過龐大資料庫,掌握海洋生態變化,「因為了解,我們才可以在海洋面臨問題時,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辦法與政策。」
開放平台、跨域合作 串連民間力量守護海洋
從一人公司到現在的五人團隊,趙健舜不把「BlueTrend 藍色脈動」定位成IT公司、也不是活動公司,他秉持著開源精神、彰顯海洋的開放與包容,從減少海廢出發,邀請全民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打造使用者友善的網路平台。
過程中,趙健舜體會到,生物資料庫需要多元整合與跨領域合作,正在醞釀中的永續旅遊的線上學習平台,將持續和海洋生物專家學者、民間潛水業者、企業及公部門與熱愛海洋的民眾共同合作,讓「BlueTrend 藍色脈動」影響力擴大,串連民間力量,期盼公民分享的數據能創造最大效益,持續記錄與守護台灣的美好生態。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