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紅皮書揭4萬多物種面臨滅絕風險 少數因保育有成數量上升

陸地生物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最新的受脅物種紅皮書(Th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顯示,4萬5000種物種生存受到威脅,而且具滅絕風險,比去年增加1000多種。好消息則是一度瀕危的伊比利猞猁(Lynx pardinus)的數量已回升。

攝於2013年,這些是2005年遷地保育計畫中出生的伊比利猞猁。 圖/http://www.lynxexsitu.es(CC BY 3.0 ES)
攝於2013年,這些是2005年遷地保育計畫中出生的伊比利猞猁。 圖/http://www.lynxexsitu.es(CC BY 3.0 ES)

氣候變遷、外來入侵物種、非法貿易,到基礎建設擴建,地球的生物面臨各種生存挑戰。IUCN從1964年開始發表受脅物種紅皮書,至今已60年,名單上包含了16萬種物種。這是世界生物多樣性健全狀況的重要指標。

社交媒體刺激銷售 智利的仙人掌瀕危

物種滅絕的原因不盡相同,社群媒體的傳播力加速了龍爪球屬(Copiapoa cacti)仙人掌的危機。

《美聯社》報導,生長於智利沿海沙漠的龍爪球仙人掌常當成裝飾植物。隨著愛好者和商人在社群媒體上展示,需求攀升,非法走私更加嚴重。龍爪球屬仙人掌有82%的物種面臨滅絕風險,比2013年的55%大幅成長。

IUCN調查員葛雷諾(Pablo Guerrero)提醒不要購買盜採的龍爪球仙人掌。盜採的仙人掌表面有一層保護植物的灰塵,看起來是灰色的,而溫室培養的則比較翠綠。

棲地破壞 婆羅洲的亞洲象陷危機

婆羅洲的亞洲象(Elephas maximus borneensis)是一種特別的亞種,在過去75年來大幅減少,野外僅剩1000頭。剛開始是因為大規模伐木,破壞了棲地。後來則是因為人口變多,亞洲象為了覓食進入農地,而被捕殺。

婆羅洲的亞洲象因過度開發、棲地減少、與人象衝突而減少。 圖/Mike Prince(CC BY 2.0)
婆羅洲的亞洲象因過度開發、棲地減少、與人象衝突而減少。 圖/Mike Prince(CC BY 2.0)

入侵種危害大加納利群島原生爬蟲類

大加納利群島位在非洲西邊,隸屬西班牙。1998年引入加州王蛇(Lampropeltis californiae)後,對當地爬蟲類造成威脅。大加納利巨蜥(Gallotia stehlini)的受脅等級從無危級(LC)提升為極危級(CR),大加納利石龍子(Chalcides sexlineatus)的受脅等級也從無危級提升為瀕危級(EN)。

大加納利巨蜥(Gallotia stehlini)因外來種入侵而數量快速減少。 圖/Juan Emilio(CC BY-SA 2.0)
大加納利巨蜥(Gallotia stehlini)因外來種入侵而數量快速減少。 圖/Juan Emilio(CC BY-SA 2.0)

伊比利猞猁復育有成

隨著保育資源的投入,一度瀕危的伊比利猞猁的受脅等級已降級為易危級(VU)。伊比利猞猁在2001年僅62隻,現在已超過2000隻。保育重點是增加牠的主食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恢復天然地中海灌木叢和森林棲地。此外,為了增加基因多樣性,有些伊比利猞猁也重新引入西班牙跟葡萄牙。

註釋

[1] 物種受脅等級由低到高為:無危(LC)、近危(NT)、易危(VU)、瀕危(EN)、極危(CR)、野外絕滅(EW)、絕滅(EX)。其中,易危、瀕危、極危的物種視為受脅物種(threatened species)。另外還有未評估(NE)和資料不足(DD)兩種狀況。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IUCN紅皮書揭4萬多物種面臨滅絕風險 少數因保育有成數量上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從樟宜機場到Apple旗艦店 蟲鼠害挑戰新加坡「花園城市」形象

從樟宜機場到Apple旗艦店 蟲鼠害挑戰新加坡「花園城市」形象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最新文章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AI構思、古老火藥釋放...蔡國強煙火秀 再次引起藝術與生態的倫理論戰

美景藏危機...台南「藍眼淚」頻現蹤 學者警告:是優養化警訊

美景藏危機...台南「藍眼淚」頻現蹤 學者警告:是優養化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