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拾獲台灣狐蝠寶寶 花蓮展開全台首例幼蝠救援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分署徵詢國內及日本狐蝠專家,建立照養流程,經評估後決定將幼蝠交予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照養,由獸醫師依成長狀態,評估成體後是否野放。

台灣狐蝠為夜行性動物,於晨昏及夜間活動,棲息在森林或谷地,黃昏時外出活動,多為單獨活動。因棲地被破壞,數量大幅減少,屬於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根據花蓮狐蝠監測志工的觀察,發現狐蝠日間也會棲息在市區綠地樹林中。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 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指出,台灣狐蝠在本島僅在大花蓮地區確認有繁殖個體,非常不容易,拾獲幼蝠的民眾為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志工,20日晚間發現狐蝠幼體後,擔心幼蝠遭到流浪犬貓攻擊緊急救援,隔天交由台灣狐蝠監測志工隊長鍾秀綢,立即通報緊急處置。

花蓮分署指出,這次是國內首次拾獲台灣狐蝠幼體,經檢查是隻小公蝠,推測約2周大。因過去無相關照養經驗,在母蝠接回前,為維持幼蝠體力,花蓮分署向多名教授、獸醫、台灣蝙蝠學會,以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等狐蝠專家,諮詢蝙蝠幼體照養方式,專家們也向日本專家請益狐蝠照養經驗及收集文獻,建立幼蝠照養流程。

經獸醫師評估後,花蓮分署執行幼蝠回歸母蝠計畫,將幼蝠放回原拾獲處,希望母蝠接回。但2天過去,發現狐蝠不斷在幼蝠周邊繞飛,卻未接觸幼蝠。

考量幼蝠體力、健康狀況及母蝠未出現,花蓮分署於23日送至野灣動物醫院,由專業團隊接手照養工作,並進行更精密的測量與體能評估。這次花蓮分署及志工夥伴共出動27人次照養與野放。

花蓮分署呼籲,民眾如發現幼蝠或受傷個體,第一時間應通報縣市政府1999,或分署(0800-057930),切勿帶回私自照養,避免觸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