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懸鈴木說掰掰 雪梨為什麼要汰換行道樹?

因應氣候變遷加劇,雪梨市政府決議讓市內的懸鈴木計畫性退場。 圖/Pixabay/Lefthand
因應氣候變遷加劇,雪梨市政府決議讓市內的懸鈴木計畫性退場。 圖/Pixabay/Lefthand

澳洲雪梨的街道、 公園種有不少懸鈴木,春天來臨時長出新葉,林蔭抵抗了都市叢林的酷暑,然而對一些市民而言,新葉飄散出的毛狀體 (trichomes)傳播到空氣中,卻是令人不舒服的過敏源。雪梨市政府宣布,將計畫性請懸鈴木退場,但主因不是樹木造成過敏,而是因為氣候變遷。

面臨氣候變遷考驗 懸鈴木不耐旱程度高居第三

為了因應未來更極端的暖化氣候,2023年年底,雪梨市政府通過了一項新的城市行道樹計畫,希望將城市的綠覆蓋率提升至40%,以保持都會區的涼爽宜人,並改種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行道樹種。

澳洲專家們逐一走訪每條街道與街區,挑選了數百種樹木進行研究,令人驚訝的是,行道樹中常見的懸鈴木,竟然是在氣候變遷下最不適合的樹種之一,數據指出,懸鈴木的不耐旱程度在400種樹種中排名高居第三。

根據澳洲專家研究,懸鈴木在400種行道樹種中的不耐旱程度排名第三。 圖/Wikipedia(CC BY-SA 3.0)/CephasOz
根據澳洲專家研究,懸鈴木在400種行道樹種中的不耐旱程度排名第三。 圖/Wikipedia(CC BY-SA 3.0)/CephasOz

暖化影響下,雪梨地區未來將會越來越乾燥與炎熱,市政府決議將計畫性請懸鈴木退場,並停止在市內繼續種植懸鈴木。

「這意味著大約在98%的地方,懸鈴木將被汰換掉」,不過思維尼強調,計畫不會主動移除懸鈴木,而是等樹木自然凋零後,再改由其他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樹種取代。

他們預計漸進式的汰換樹種,韌性高、適應力好的本土樹種無疑是優先選項,不過由於澳洲原生的落葉喬木不多,可能難以找到符合的樹種。專家也考慮讓本土樹種、外來樹種混合種植,入選的原生種像桉樹(學名:Eucalyptus)、血檀和多花桃金孃(學名:Waterhousia floribunda)等,外來種則如藍花楹(學名:Jacaranda mimosifolia)等。

相較於種植單一樹種,不同樹種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也可以減輕植物病蟲害的風險。不過,要經得起氣候變遷的考驗,種植新樹種時還要考量許多因素,像是行道樹要種在街道哪一側,以及該如何讓冬天有陽光透入,夏天又能有陰影遮蔭,都是需要持續研究的議題。

改善熱島效應 瞄準綠覆蓋率最低的羅斯梅多

樹木是城市對抗氣候變遷及熱島效應的第一道防線。隨著人居環境越來越炙熱,乾旱期越來越長,強化行道樹管理並增加樹冠覆蓋,不僅可以增進城市調節溫度的能力、為路面降溫、增加水土保持效率,也提升了都市宜居性。

未來,專家考慮澳洲的行道樹將以本土樹種、外來樹種混合種植,藍花楹是其中一種。 圖/Unsplash/Andy Wang
未來,專家考慮澳洲的行道樹將以本土樹種、外來樹種混合種植,藍花楹是其中一種。 圖/Unsplash/Andy Wang

為改善都市嚴峻的熱浪問題,雪梨當局從2019年和坎貝爾敦(金寶鎮)市議會(Campbelltown City Council)合作,在雪梨西邊的郊區羅斯梅多啟動示範計畫(Rosemeadow demonstration project),當地的樹冠覆蓋率僅有近6%,也是大雪梨地區中最低的,樹冠低覆蓋率導致了極端的熱島效應,天氣熱的時候,羅斯梅多的溫度和鄰近區域相比,甚至可以高出將近9°C。研究團隊正在努力提升綠覆蓋率,改善行道樹的規劃。

此外,羅斯梅多也列出了「行道樹栽種設計手冊」,內容從辨別路樹、可優先安排栽種的樹種到設計創新的栽種解決方案,提供給其他地方政府參考。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企劃。(原文標題:和懸鈴木說掰掰 雪梨為什麼要汰換行道樹?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最新文章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

曾文水庫有老鷹在開趴!數十隻黑鳶盤旋俯衝 南台灣最壯觀覓食秀

曾文水庫有老鷹在開趴!數十隻黑鳶盤旋俯衝 南台灣最壯觀覓食秀

冰河孑遺「台灣山毛櫸」族群現蹤烏來!絕跡植物相隔87年再發現

冰河孑遺「台灣山毛櫸」族群現蹤烏來!絕跡植物相隔87年再發現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全日本最安全旅遊地?熊出沒警報下 本州唯一「零熊」的千葉縣爆紅

全日本最安全旅遊地?熊出沒警報下 本州唯一「零熊」的千葉縣爆紅

北海道熊患嚴重 獵友會卻拒絕獵熊...全因副議長耍官威 熊出沒無人處理

北海道熊患嚴重 獵友會卻拒絕獵熊...全因副議長耍官威 熊出沒無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