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些人「不爬山會死」?程紀皓導演用紀錄片回答

紀實影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導演程紀皓。 圖/群山之島臉書粉專
紀實影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導演程紀皓。 圖/群山之島臉書粉專

臺灣土地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在這小小的島上,分佈著200多座海拔超越3000公尺的高山,足以稱臺灣為「群山之島」。在多山的臺灣,有一群人對臺灣山岳有著深厚的熱情,不論是一步步挑戰極限攀登高峰,在山林中發揮靈敏感官尋找動物蹤跡,或是在湍急溪流垂降,發現溪谷蘊含的生命力,這些人們都共有某些特質,就是對山有著深厚的真誠與情感。自2021年開始播放的山岳紀錄影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以下簡稱群山之島),紀錄這群探險者,展現向山而行之於他們的意義。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是由臺灣導演程紀皓拍攝的山岳探險紀錄片,透過拍攝每集主角重回對他們意義深遠的一座山或一個地方,呈現出登山者和山之間的特殊情感與連結,相較於臺灣其他的山岳紀錄片,群山之島將更多的重心放在登山者身上。

因緣際會上山拍攝 發覺侷限的日常

「回頭看我所有和山有關的作品,其實就是我認識山的過程。」程紀皓說,拍《群山之島》的契機,要回溯到他第一個與山有關的拍攝。

2016年,程紀皓因為朋友的邀約,擔任了臺灣三星品牌展「UP TO 3742 臺灣屋脊上」的紀錄片導演,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山,長達十天的拍攝,程紀皓沒有多想,準備好登山的裝備後,便參與了北一段拍攝行程。

在這期間,他發現原來臺灣有他不曾看過的模樣。「我很常自稱是死臺北人,不會想要離開臺北,」程紀皓說,一直以來我們常在教科書中學習到臺灣是個多山的島嶼,山域與平原的比例約為7:3,「在這次的拍攝過程中,我突然發現,身為一個創作者,怎麼會讓自己侷限在這30%很侷限的狀態,還一副什麼事情都知道的樣子?」

這場拍攝是程紀皓導演的「山林啟蒙」,拍攝進行的地方,是位於中央山脈北端的「北一段」,對第一次爬山的新手來說,走完全程很不容易,在這次拍攝後,程紀皓接到越來越多有關山岳拍攝的案子,因緣際會認識《群山之島》的製作人詹偉雄。詹偉雄曾參與許多臺灣文化雜誌的草創,對臺灣的藝文產業有深刻的觀察,他不僅喜愛登山,也認為臺灣應該有更多關於山岳與登山者的紀錄。《群山之島》的誕生最初是源自於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的邀約,經過詹偉雄的初步發想後,因緣際會結識程紀皓導演,種種機緣才促成的。

從問「為何登山」到領悟探險的意涵

程紀皓說,自己之所以想開始拍《群山之島》,有一個原因是想了解「為何要登山?」這個問題。「你可以看到我當初在拍第一季時,幾乎每集都瘋狂地問⋯⋯為什麼要登山?山給了你什麼?每個人都想很久,想不出答案⋯⋯」程紀皓露出有點尷尬的微笑,「當然我第二季的時候就沒有這樣問了,拍攝的心境已經不太一樣。」程紀皓說,他拍攝第一季的時候,心境上比較「年輕」,因為不了解他們登山的動機,自己也還沒進到他們的世界;拍攝第二季時隨著心境不同,想了解的事也不一樣了。

程紀皓說,「為什麼要登山」這件事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很多時候,是登山者的心帶領他們前往山裡。他說:「在拍攝的過程中,我慢慢認知到『人類是需要探險的』這件事,去探險、去習慣面對危機才能帶給你進步。爬山這件事,本身就是探險的具象化,可能我們日常遇到的困難是去解決超出能力的任務,而登山就是探險簡單明瞭的呈現:你眼前就有一道山壁在那,你要怎麼過去、要踩哪個點⋯⋯。」程紀皓說,臺灣很常發生一件事,可能有登山客發生山難,就會有很多人批評說為什麼要去那麼危險的地方送死,出事了還要別人來救你?其實他一開始也有類似的想法,但隨著拍攝,他開始了解更多。

「我是在拍第一季第二集的過程中,才逐漸去了解這件事。他們並不是去送死,而是在透過爬山去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不論是在登山之前或途中,都會經過審慎的評估,在那之中,慢慢的去靠近自己能力所及的最邊緣。」程紀皓說。《群山之島》的第一季第二集,紀錄了臺灣登山家張元植與他的母親徐思潔走聖稜線的過程。聖稜線是連接雪山與大霸尖山的稜脈,標高超越三千公尺,擁有壯麗的山景,同時攀登難度也高。劇組在這次拍攝過程中,歷經了大雪的難題,除了劇組拍攝條件艱難外,也面臨撤退與否的抉擇。

張元植在影集中曾提及自己如何讓母親放下她的擔心。「恐懼其實是來自於無知,所以我就帶著我媽媽去爬山,讓她知道我們是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並想辦法去避免。」

千變萬化大自然遇見美麗嘆息灣

談及拍攝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程紀皓想起第二季第二集拍攝過程中美麗的巧合。這集《深淵驚現嘆息灣!》總拍攝期間為十四天,主旨在紀錄臺灣溪降先鋒李佳珊重回18年前與她的隊友共同發現,位於哈伊拉羅溪南源溪底的「嘆息灣」。劇集中,李佳珊被抵達嘆息灣時的美景深深感動,想起初見嘆息灣的情景,也憶起當初自己的模樣,場景令人動容。

其實,影集中這個橋段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在拍攝過程中,抵達嘆息灣的時間點對於影集來說非常重要,若是時間夠好,則能為影集帶來強大的的戲劇張力,但是當初在規劃整個路程時,忽略了劇組體力的問題,當時的天氣變化又不太穩定,因此何時啟程、何時抵達便成了一個難題。

「不管是補給、天氣還是體力,所有最複雜的問題全部糾纏在一起了!」程紀皓說,後來因為各種巧合,挪出了一個最好的狀態,恰好在嘆息灣最美的狀態抵達,程紀皓打趣的說,「就像是星際效應(電影)裡面平行宇宙的概念,你每做一個決定,就分裂出一個可能性,我們就是在那麼錯綜復雜的可能性中,選擇了一個對的決定。」嘆息灣的美景讓所有人都很驚喜,「其實在抵達之前,天氣都不太好,我們抵達後也沒有停留很久,過不久之後,陽光就沒了。很像一種正中紅心的感覺,所有人都很感動。」本集主角溪降先鋒李佳珊,也在影集中說:「謝謝你們(劇組),給了我回來的理由!」

不去會死的他們與探險的收穫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這部片名令人印象深刻,程紀皓說,其實原先只想以製作人詹偉雄題的名稱「群山之島」作為片名,後來加上「不去會死的他們」是因為公視的節目部經理認為可以加上符合程紀皓導演個性的元素。事實上,「不去會死的他們」這個標題來自於一本讓程紀皓印象深刻的書籍,是日本作家石田裕輔紀錄他用單車環遊世界的書,名字就叫《不去會死!》。

「不去會死」的精神與群山之島中提到的探險家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呼應著程紀皓導演想透過影集傳達給觀眾的訊息。探險的精神也可以在拍攝山岳紀錄片中看見,程紀皓說,「就像是在天氣不穩定的情況下,去調整敘事的結構與畫面,面對著未知的狀態,同時做一些調整,成功解決之後,會有很大的成就感。」隨著遭遇的事情愈來越難,回饋與成就感也越來越多。或許,這就是探險的收穫。

採訪側記:

由於我本身就有在看群山之島,能夠採訪到程紀皓導演覺得很開心,採訪過程能夠感覺到導演對事情有縝密的想法,會從很多不同角度和我們解釋、闡述拍攝時遇到的狀況,非常有趣!(記者 /郭綵蓁)

第一次以紀錄片導演的角度看臺灣山景,也理解了「冒險」對於人的意義。此次訪問,收穫良多。(記者 /林韻聆)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程紀皓導演攀登群山 紀錄不去會死的他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富士山「白頭」遲到!打破130年來最晚降雪紀錄

富士山「白頭」遲到!打破130年來最晚降雪紀錄

苗圃裡的魔法師!從種子種出森林 孕育樹木新生命

苗圃裡的魔法師!從種子種出森林 孕育樹木新生命

月亮杯其實早是80年前的發明?為何直到現在才受歡迎?

月亮杯其實早是80年前的發明?為何直到現在才受歡迎?

飛羽遭剪的蒼翡翠幼鳥...歷經3個月復健重返自然

飛羽遭剪的蒼翡翠幼鳥...歷經3個月復健重返自然

最新文章

「生而為人,我很慚愧」 一位巡山員面對山林亂象的無奈告白

「生而為人,我很慚愧」 一位巡山員面對山林亂象的無奈告白

飛羽遭剪的蒼翡翠幼鳥...歷經3個月復健重返自然

飛羽遭剪的蒼翡翠幼鳥...歷經3個月復健重返自然

台中砍樹頭驅鳥鬧笑話...鳥換地方繼續叫 最後改用雷射

台中砍樹頭驅鳥鬧笑話...鳥換地方繼續叫 最後改用雷射

「明知山有虎」保護石虎棲地 全國第二個環境信託地宣布成案

「明知山有虎」保護石虎棲地 全國第二個環境信託地宣布成案

友善農業保育有成!瀕危草鴞第3代幼鳥離巢後回歸

友善農業保育有成!瀕危草鴞第3代幼鳥離巢後回歸

高雄高爾夫球場違規占地 還用劇毒農藥!恐汙染澄清湖 遭重罰100萬

高雄高爾夫球場違規占地 還用劇毒農藥!恐汙染澄清湖 遭重罰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