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熱點+1 香港維港海底發現35種珊瑚 還有「海龍、海牛」

城大研究團隊在維港五個地點發現35種珊瑚,反映維港富生物多樣性。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城大研究團隊在維港五個地點發現35種珊瑚,反映維港富生物多樣性。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高樓林立、原來海底另有風景。城大海洋汙染國家重點實驗室花約兩年,3日發表關於維港海底生態系統的研究結果,發現維港有5個重要的底棲生境位置,其中佛堂洲的底棲生境面積約10.42公頃,相當於14.6個標準足球場,並且蘊藏35種珊瑚,包括黑珊瑚、石珊瑚及種八放珊瑚物種。

明報報導,城大的調查,揭示維港仍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底棲生境的恢復潛力以及海洋生態系的修復可能性。團隊下一步會公開海底地圖,並透過海事處通知船主,避免在珊瑚豐盛地點下錨、殺死珊瑚。

城大海洋汙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港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對維港的海底生態系統展開調查。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城大海洋汙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港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對維港的海底生態系統展開調查。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城大海洋汙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港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2021年6月至去年6月調查維港的海底生態系統,以了解該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及恢復軌迹。研究涵蓋7條維港的自然海岸線及5個人工防波堤(包括油麻地及銅鑼灣避風塘等)。

調查首次發現佛堂洲地區蘊藏高密度扇貝、以及在香港海防博物館附近海域觀察到雙尾管海龍及青高海牛等標誌性的海洋生物。

實驗室副主任陳荔指出,近岸海底生境棲地測繪技術,能讓團隊全面了解水下棲息地及其健康狀況,透過分析棲息地的空間分布及覆蓋範圍,團隊可隨時間有效監測其變化,並提出針對性措施,以保護維港獨特的海洋生態系統。

城大研究團隊在維港五個地點發現35種珊瑚,反映維港富生物多樣性。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城大研究團隊在維港五個地點發現35種珊瑚,反映維港富生物多樣性。 圖/取材自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港府早前公布擬修訂《保護海港條例》,准許在維港一帶展開小型的改善海濱工程,例如小規模填海。被問及會否擔心修例後會影響維港海底生態,陳荔說目前只屬初步調查,未能全面得悉維港棲息地狀況。實驗室主任梁美儀則說需視乎港府計畫填海的位置,相信港府事前會做環評調查。

另據大公文匯網報導,天文台回顧去年12月天氣,由於影響華南沿岸的東北季候風遠較正常弱,12月上半月香港異常溫暖。縱使下半月有強烈冬季季候風影響香港,12月香港整體仍較正常溫暖。該月平均氣溫19.1℃,較正常值18.2℃高0.9℃。31日下午錄得25.7℃,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除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全台首家碳中和餐廳!曉鹿鳴樓:菜餚裡加負碳食材、打造綠色供應鏈

全台首家碳中和餐廳!曉鹿鳴樓:菜餚裡加負碳食材、打造綠色供應鏈

冰島出現罕見高溫26°C!全球暖化最前線...格陵蘭冰蓋消融速度也飆升17倍

冰島出現罕見高溫26°C!全球暖化最前線...格陵蘭冰蓋消融速度也飆升17倍

常態高溫...2025年5月有紀錄以來第2熱 僅次於去年

常態高溫...2025年5月有紀錄以來第2熱 僅次於去年

Z世代敲響日本企業警鐘!自創ESG標準 將被全球市場判出局?

Z世代敲響日本企業警鐘!自創ESG標準 將被全球市場判出局?

最新文章

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20年禁令失靈 法國最大濕地1/8水鳥誤食狩獵鉛彈丸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土壤碳匯」吹向台灣米鄉!池上小農搶搭種碳列車 伯朗大道400公頃農地變碳匯田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從9.5%到22%!南極皇帝企鵝數量15年間銳減 遠超電腦模型預估

從9.5%到22%!南極皇帝企鵝數量15年間銳減 遠超電腦模型預估

睽違2年!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 重返桃園竹圍漁港築巢繁殖

睽違2年!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 重返桃園竹圍漁港築巢繁殖

石虎慘變盤中飧...越南籍移工獵殺石虎、穿山甲等保育類 賣給同鄉「野味」

石虎慘變盤中飧...越南籍移工獵殺石虎、穿山甲等保育類 賣給同鄉「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