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90%給自然 阿里磅農場「定存大自然」計畫守護北海岸淡水濕地

野菜採集。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野菜採集。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隨著山林開發,野生動物逐漸失去生存棲地,人們距離自然越來越遠,孩童的成長多被3C產品包圍,成為一群失去山林的孩子。

為守護並提供下一代一個可賞、可學、可玩、可愛的自然生態寶庫,曾經是美商藥廠幹部的王德昌放棄高薪,於1997年發起「定存大自然」計畫,於報章雜誌刊登廣告,號召大眾集資購地做保育。最後於2000年左右,在新北石門鄉阿里磅的一處優美谷地創設了面積約10.3公頃的「阿里磅生態休閒農場」。

阿里磅大池塘。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阿里磅大池塘。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孕育於大屯火山系下的自然資源

阿里磅農場座落於北海岸的淺山森林,大屯火山群的岩脈由竹子山向北緩降直達海濱,地勢起伏多變,在山谷與丘陵形成許多清澈的溪流以及沼澤濕地。

溪水隨著冬季的陰雨和夏季的晴朗豐枯交替,早期先民開墾土地的同時,也修築了水圳與池塘,提供農田重要的水資源。在自然生態與人類的利用下,創造了豐富的生態環境,包含濕地生態系(溪流、埤塘)、草原生態系及森林生態系等,也提供了各類型生物棲息的環境。

阿里磅溪。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阿里磅溪。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農場以低度開發為原則 保留90%給大自然

以「定存大自然」為農場的設立宗旨,並保存優美地貌與生態資源、了解土地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王德昌在農場創設初期便邀請生態專家學者協助資源調查。為進行農場自然資源的管理,他除了辭去藥廠工作,更考取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進修專業知識,以進行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及經營規劃。

農場整體以低度開發為規劃原則,除了早期開墾為茶園時既有的產業道路,不再鋪設新的路徑,也規劃使用自然資材(碎石、石板)或不鋪設資材的自然步道,並以步道兩側各2公尺的範圍劃定為生態干擾區域,進行草木的修剪管理,此干擾區域僅占農場約10%,其餘90%則維持原始狀態使其自然演替,保留動物藏匿及生活的空間,以融合人與自然共存之環境。

艾氏樹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艾氏樹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設置環境教育場所 分享自然之美

秉持保育為主,環境教育為輔的兩大方針,阿里磅生態農場以在地豐富的自然生態為資源,積極推動環境教育,設計富含特色的生態課程,並於2012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並以行動參與地方生態保育。

農場以濕地森林生態為主題推出系列體驗課程,其中包含:透過園區導覽認識濕地樣貌與功能,以自然遊戲「青蛙的一生」認識濕地生物及其保育的重要性;藉由溪流生態體驗認識不同樣態的濕地,親身體驗了解溪流中大小石頭的腳色,並認識躲藏其中的小生物們;參與手作DIY認識蕨類與苔癬在濕地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和森林的關係;透過可食性植物「野菜」了解人們與森林的關係,並親手製作野菜天婦羅和青草茶,帶入深刻體驗;最後透過夜間導覽探索森林,尋找夜間出沒或正在美夢中的小生物。藉由親身感受,找回人與自然連結感受與土地的溫度,並透過體驗課了解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保留淡水濕地 守護瀕危台北赤蛙

農場內包含19個深淺不一的池塘以及許多林下小溪澗,豐富的濕地環境提供了昆蟲、蛙類、蛇、龜鱉類及其他野生動物多樣的微棲地。

阿里磅可以觀察到19種蛙類,其中包含瀕危的台北赤蛙。早期農田創造出多樣棲地,使台北赤蛙成為台灣西部低海拔農田常見蛙種。但隨著農業工業化、慣行農法中農藥使用,以及土地開發帶來的污染和破壞,使得台北赤蛙族群數量大量消失,如今全台灣只剩下新北三芝、石門、南桃園埤塘以及台南官田還存在少量的野生族群。

台北赤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台北赤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交付環資 期待更多人參與濕地守護

阿里磅生態農場創辦人王德昌管理農場20餘年,為繼續傳承「定存大自然」的理念,於2022年1月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簽訂管理契約,將農場交付環資經營管理。

環資長期關注環境議題並推動民間保護區(環境信託),自2005年開始便與阿里磅生態農場合作導入生態工作假期,邀請大眾以及企業志工參與棲地維護工作。

期待環資以長期推動環境信託及棲地保育議題的推廣經驗,讓更多人認識並了解阿里磅的故事以及其保育的重要性。王德昌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一起參與土地守護運動,創辦另一個阿里磅。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保留90%給自然 阿里磅農場「定存大自然」計畫守護北海岸淡水濕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