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登革熱本土疫情現蹤!衛福部疾管署25日公布,國內出現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也是首起本土社區群聚疫情,共計4例確定病例,均是登革熱病毒第二型,4人都居住在高雄市鼓山區,高雄市除了指標個案外,其他3例,包含同住2人、鄰居1人,均為衛生局主動擴大採檢檢出。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26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提醒民眾多加注意。
曾淑慧說,受到氣候變遷、颱風等因素影響,全球登革熱疫情於去年是最為嚴重的一年,本土登革熱則於今年8月22日現蹤,創近10年來最晚出現紀錄。因登革熱疫情與氣溫、雨量有關,屬於環境病,相較於往年首例個案為6月至8月初之間,雖然今年本土個案出現時間較晚,「不代表疫情一定嚴重或不嚴重」,最重要的是要於個案現蹤時,努力防制疫情,目前高雄已成立區級的前進指揮中心,期望讓今年疫情降到最低。
關於境外移入方面,曾淑慧說,今年截至8月25日共累計146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過去介於7至186例,多自東南亞國家移入,以印尼49例為多,其次為越南30例、菲律賓及泰國各18例。全球登革熱疫情,今年迄今累計逾394萬例病例及2690例死亡。
另,美洲疫情最為嚴峻,包括巴西、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等國病例數為多;亞洲越南、泰國、孟加拉、菲律賓、寮國及中國疫情上升,尤其越南自今年初以來,所有省市均報告病例,南部地區病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0%,並已造成多人死亡,而馬來西亞及印度疫情持續,斯里蘭卡病例數也高於去年同期;此外,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疫情亦上升。
疾管署提醒,全球登革熱疫情嚴峻,且鄰近東南亞國家疫情持續,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落實防蚊措施,從事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
疾管署指出,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且國內本土疫情現蹤,近期天氣高溫炎熱也常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疫情傳播風險增加;孳生源清除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籲請民眾澈底落實住家內外環境整頓,雨後應積極巡視家戶內外,主動清除積水容器,落實「巡、倒、清、刷」。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疾管署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落實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適時使用登革熱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並及早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即早採取防治工作。